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滤袋、含尘风机、均风变径管、灰斗和灰料输送管道;机体上方的各过滤室内设有数个滤袋,过滤室的上方设有烟囱,过滤室的下方设有灰斗,灰斗的下端设有卸灰器并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均风变径管经进风阀与灰斗相通连;均风变径管与含尘风机的出口相连;均风变径管经分叉管、反吸风阀与反吸风管相连;反吸风管直接与含尘风机的进口相连。在灰斗与灰料输送管道之间设有内含料位仪的二级灰斗,二级灰斗的下端经闸板阀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易于制作,清灰彻底,避免二次吸附,降低了运行阻力,运行成本低,并且锁风效果好,避免了二次扬尘,特别适用于微细、比重轻的粉尘收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正压反吸风除尘器主要应用在矿热炉冶炼产生烟气的粉^i治理工作中,回收烟 气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氧化粉尘。现有的正压反吸风除尘器普遍采用含尘风机在除尘器前面鼓风,后面辅以反吸风机进行反吸并将反吸的气流重新鼓进除尘器内的结构形式。但反 吸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易损,还使运行成本提高;并且,由于矿热炉冶炼所产生的烟 气中氧化粉尘粘附性强,现有的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属于弱风清灰形式,反吸风不能将 滤袋表面的粉尘完全反吸下来,而这些氧化粉尘微细、比重轻,长时间不易沉降,当滤袋 里的粉尘还飘浮在空气中时,新的过滤程序已开始了,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又被过滤的气 流重新吸附到滤袋表面,形成了二次吸附现象,不利于滤袋的清灰处理,导致除尘器运行 一段时间后阻力增加,不能正常运转。此外,现有的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的灰斗卸灰口 所采用的卸料阀,通常为单级电动卸灰器、气动翻板阀,此类卸料装置存在着卸灰时不能 实现锁风的缺点;也有的釆用单联翻板阀、双联重锤翻板阀等,这类卸料装置存在阀不 能完全密封,尤其是在正压反吸风除尘器处于正压运行的状态下其密封性能更差,从而使 锁风效果均难以得到保证,造成部分含尘气体从卸灰口喷出,造成二次扬尘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清灰彻底、避免二次吸附、运行阻 力小、运行成本低、漏风系数小、适用于微细、比重轻的粉尘收集的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 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体、滤袋、含尘风机、均风变 径管、灰斗和灰料输送管道;机体上方的各过滤室内设有数个滤袋,过滤室的上方设有烟 囱,过滤室的下方设有灰斗,灰斗的下端设有卸灰器并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均风变径管经进风阔与灰斗相通连;均风变径管与含尘风机的出口相连;均风变径管经分叉管、反吸 风阀与反吸风管相连;其特征在于反吸风管直接与含尘风机的进口相连。这样,取消了 现有同类除尘器中用于高压反吸的反吸风机,从而降低了运行功率和运行费用,减少了运 转设备和损耗件。当除尘器的进风阀关闭、反吸风阀打开时,过滤室通过反吸风管、利用 含尘风机的负压作用实现反吸清灰,并能使得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尽快下落到灰斗中,避 免了二次吸附的产生,清灰更彻底。为解决灰斗底部的漏风问题,在灰斗与灰料输送管道之间设有二级灰斗,二级灰斗 '内设有料位仪,二级灰斗的下端经闸板阀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在正常状态下闸板阀处 于关闭状态,灰斗的集灰首先进入二级灰斗中存集,当二级灰斗内的集灰到达一定位置 后,料位仪立即传送信号,打开二级灰斗下端的闸板阀,并启动灰料输送管道。这样, 在卸料阀卸灰时,下方的闸板阀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并且借助于沉降的粉尘,实现完全 锁风的目的,避免了二次扬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合理、易于制作,清灰彻底,避免二次吸附,降低 了运行阻力和运行成本低,并且锁风效果好,避免了二次扬尘,特别适用于微细、比重轻 的粉尘收集。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1为含尘风机、2为反吸风管、3为均风变径管、4为花板、5为滤袋、6为烟 囱、7为导流板、8为进风阀、9为反吸风阀、IO为灰斗、11为卸料器、12为二级灰斗、 13为灰料输送管道、14为料位仪、15为机体、16为过滤室、17为分叉管、18为闸板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主要包括机体16、滤袋5、含尘风机l、均风变径管3、灰斗IO、 二级灰 斗12和灰料输送管道13;机体15上方的各过滤室16内设有数个滤袋5,过滤室16的 上方设有烟囱6,过滤室16的下方设有灰斗10,灰斗10的下端设有卸灰器11。均风变径管3经进风阀8与灰斗10相通连;均风变径管3与含尘风机1的出口相连;均风变径管3经分叉管17、反吸风阀9与反吸风管2相连。均风变径管3与含尘风机1的出口相 连;分叉管17经反吸风阀9与反吸风管2相连;反吸风管2直接与含尘风机1的进口相 连。在灰斗10的下端设有二级灰斗12, 二级灰斗12内设有料位仪14, 二级灰斗14的 下端经闸板阀18与灰料输送管道13相连。工作时,污染气源的含尘气体经管道被含尘风机1引过来,在含尘风机1的作用下 被吹进均风变径管3内进行均风处理,经进风阀8进入灰斗10,在导流板7的作用下含 尘气流均匀进入各滤袋5中,并由内向外地透过滤袋5,粉尘被阻留于滤袋5的内表面, 净化后的气体由顶部的烟囱6排出。随着过滤工况的不断进行,滤袋5内表面上的粉尘 越积越多,设备的运行阻力逐渐增加,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尘器阻力的上限通 常维持在1200 1600Pa,当超过此限定范围,则进行反吸清灰。先将进风阀8关闭,同 时反吸风阀9打开,此时滤袋5因含尘风机1和反吸风管2所提供的负压作用而收縮变 形,部分粉尘脱离滤袋5内表面并在反吸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沉降,但由于清灰力量不足, 滤袋5仅是收縮变形,此时很多粉尘不能脱离滤袋5;待10秒后,将反吸风阀9关闭, 进风阀8重新打开,正压含尘气体将滤袋5重新立即鼓起,滤袋5在瞬间鼓起时由于反 向作用力的作用,滤袋5上的粉尘完全脱离滤袋5表面。然后再将进风阀8关闭,反吸 风阀9打开进行第二次反吸清灰,此时,脱离滤袋5表面的粉尘随反吸气流向下进入灰 斗10沉降。数十秒后将反吸风阀9关闭,该过滤室16实现静止状态下的沉降清灰,间 隔一定时间后再将进风阀8打开,过滤室16恢复过滤状态,并进入下一单元进行清灰, 如此逐室循环清灰。滤袋5清下的粉尘落入灰斗10内,灰斗10下端的卸料器11 (刚性 叶轮给料机)不停运转,将集灰送入二级灰斗12内。在灰斗10的外侧部并设有振打器, 间隔一定周期进行振打辅助卸灰。当二级灰斗12内的粉尘达到一定高度时,料位仪14 立即传送信号,将闸板阀18打开,并启动灰料输送管道13,将粉尘集中送至指定的地 点进行包装。权利要求1、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滤袋、含尘风机、均风变径管、灰斗和灰料输送管道;机体上方的各过滤室内设有数个滤袋,过滤室的上方设有烟囱,过滤室的下方设有灰斗,灰斗的下端设有卸灰器并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均风变径管经进风阀与灰斗相通连;均风变径管与含尘风机的出口相连;均风变径管经分叉管、反吸风阀与反吸风管相连;其特征在于反吸风管直接与含尘风机的进口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灰斗与灰料输送 管道之间设有二级灰斗,二级灰斗内设有料位仪,二级灰斗的下端经闸板阀与灰料输送 管道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滤袋、含尘风机、均风变径管、灰斗和灰料输送管道;机体上方的各过滤室内设有数个滤袋,过滤室的上方设有烟囱,过滤室的下方设有灰斗,灰斗的下端设有卸灰器并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均风变径管经进风阀与灰斗相通连;均风变径管与含尘风机的出口相连;均风变径管经分叉管、反吸风阀与反吸风管相连;反吸风管直接与含尘风机的进口相连。在灰斗与灰料输送管道之间设有内含料位仪的二级灰斗,二级灰斗的下端经闸板阀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本技术结构合理、易于制作,清灰彻底,避免二次吸附,降低了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正压反吸风袋式除尘器,包括机体、滤袋、含尘风机、均风变径管、灰斗和灰料输送管道;机体上方的各过滤室内设有数个滤袋,过滤室的上方设有烟囱,过滤室的下方设有灰斗,灰斗的下端设有卸灰器并与灰料输送管道相连;均风变径管经进风阀与灰斗相通连;均风变径管与含尘风机的出口相连;均风变径管经分叉管、反吸风阀与反吸风管相连;其特征在于:反吸风管直接与含尘风机的进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平,宋正华,徐志海,顾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