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2405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打印系统,与电子装置连接,包含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与电子装置连接,以自电子装置接收打印信号并处理成数据信号;喷墨头模块,包含控制芯片,内含无线传输模块及控制电路,无线传输模块包含天线、前端处理单元、指令单元、传送时钟脉冲单元及调制及解调单元,供以无线传输方式与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通信,以接收数据信号,控制电路包含控制处理单元、编码及译码处理单元及存储装置,供以接收经由无线传输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将数据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喷墨加热芯片,与控制电路连接,以因应控制信号驱动而进行喷墨打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打印系统,尤指一种以无线传输方式传递数据信号至喷墨头模块的控制芯片内部的打印系统。
技术介绍
现行喷墨打印技术日趋复杂,各种喷墨头模块皆有其特定规格,可包含使用墨水、 喷孔数、喷墨控制电路及识别电路等,因此,需搭配兼容的打印系统才能正确地完成打印工作,故需要一控制电路以控制喷墨头模块作动,并将控制电路作为喷墨头模块可用于该打印系统的依据。请参阅图1,其为已知打印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打印系统11与计算机10 连接,且可由接收处理数据单元111以及喷墨头模块112所组成,其中,该接收处理数据单元111通过多组传输线电连接至喷墨头模块112的金属接点,喷墨头模块112内更包含一喷墨芯片1121,且喷墨芯片1121内部包含控制电路11211以及喷墨电路11212,其中喷墨电路11212内部包含多个喷墨加热组件(未图标)。当该打印系统11内部的接收处理数据单元111接收到计算机10所传递的打印信号时,接收处理数据单元111会将该打印信号传递至喷墨头模块112以驱动喷墨电路1121的控制电路11211,而使控制电路11211控制喷墨电路11212进行喷墨打印。然而,由于喷墨头模块112在进行喷墨打印时,因控制电路11211及喷墨电路 11212制作于同一喷墨芯片1121内,如此会造成控制电路11211受喷墨电路11212内部的喷墨加热组件所产生的高热影响,使控制电路11211有错乱或干扰现象,将造成喷墨异常, 以及控制电路11211易受墨水侵蚀的问题。再者,喷墨头模块112通过多组金属接点与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11的传输线电连接,造成成本过高,且该金属接点亦容易因受到喷墨加热组件所产生的高热影响而损坏,致使接收打印信号异常,造成打印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解决上述已知缺点的打印系统,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解决已知打印系统内的喷墨头模块的金属接点制程的高成本且容易因受到喷墨加热组件所产生的高热影响而损坏,以及控制电路及喷墨电路设置于同一喷墨芯片内,使得控制电路受高热影响,而有错乱或干扰现象,造成喷墨异常及受墨水侵蚀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其与一电子装置连接,至少包含一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与该电子装置连接,用以自该电子装置接收一打印信号并处理成一数据信号;一喷墨头模块,至少包含一控制芯片,其包含一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一控制电路,该无线传输模块内部包含一天线、一前端处理单元、一指令单元、一传送时钟脉冲单元以及一调制及解调单元,供以无线传输方式与该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通信,以接收该数据信号,该控制电路包含一控制处理单元、一编码及译码处理单元以及一存储装置,供以接收经由无线传输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转换成一控制信号;一喷墨加热芯片,与该控制电路连接,用以因应该控制信号的驱动而进行喷墨打印。附图说明图1 其为已知打印系统的示意图。图2 其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 其为图2所示的控制芯片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 其为图2所示的喷墨加热芯片内部所包含的加热组件的电路结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计算机10打印系统11、21 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111、22喷墨头模块112、23 喷墨芯片1121控制电路11211、2312喷墨电路11212电子装置20控制芯片231喷墨加热芯片232无线传输模块2311 天线23111前端处理单元23112 调制及解调单元23113 指令单元23114传送时钟脉冲単元23115控制处理单元23121编码及译码处理单元23122存储装置23123 加热组件2321加热电阻器R驱动晶体管S输入端点A、P 共接端点COM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式在本质上当作说明的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其中,图2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系为图2所示的控制芯片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系统21 与电子装置20连接,电子装置20可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打印系统21可由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22及喷墨头模块23所组成,其中,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22与电子装置20连接,用以接收电子装置20所传送的打印信号并将打印信号处理为一数据信号,而喷墨头模块23内部则可包含控制芯片231及喷墨加热芯片232,本专利技术的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22可设置于例如一打印机本体上,而喷墨头模块23则可设置于一打印匣上。以下就本专利技术喷墨头模块23内部采用包含控制芯片231及喷墨加热芯片232的优点做说明该控制芯片231作为控制喷墨头模块23内部的控制电路,而该喷墨加热芯片232 做为喷墨头模块23内部的喷墨电路,其控制方式为电子装置20(例如计算机)给予打印系统21(例如打印机)打印信号,打印系统21接收并处理信号,送到喷墨头模块23中,并由控制芯片231再次处理后,送到喷墨加热芯片232产生打印信号,则完成一打印动作。如此控制方式有下列优点(1)因控制电路多为数字逻辑电路,可制作成控制芯片231,而喷墨电路则维持旧有技术制作,如此则可大大降低数字逻辑电路在喷墨加热芯片上232所占有的空间,使得喷墨加热芯片232的成本降低,而控制电路也可使用先进技术制作成控制芯片231,亦降低了成本。(2)以往控制电路与喷墨电路制作于同一喷墨芯片上,如此则会造成数字逻辑电路受高热影响,使数字逻辑电路有错乱或干扰的现象,将造成喷墨上异常,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予以解决改善。(3)因控制电路使用当前先进技术制作,如此在一个小的控制芯片231上,将可设置多组控制电路,用以同时控制多个喷墨加热芯片232。(4)因控制电路与喷墨电路设置在不同芯片上,故控制电路受喷墨组件干扰(如加热组件热效应、墨水侵蚀)将大大降低,甚至没有,故可整合无线传输技术及控制电路在同一芯片中,即控制芯片231,而无线传输技术用于打印机本体及控制芯片231的间,当控制大量喷墨加热芯片232进行喷墨时,使用于打印机本体与控制芯片231间的大量连接线将可降至最少甚至没有。又请再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芯片231可包含无线传输模块2311以及控制电路 2312,于本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231可包含天线23111、前端处理单元23112、调制及解调单元23113、指令单元23114及传送时钟脉冲单元23115,其系以无线传输方式与接收及处理数据单元22通信,以接收该数据信号,并对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变等相关处理。而控制电路2312则可包含控制处理单元23121、编码及译码处理单元23122及存储装置23123,其系接收经由无线传输模块2311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2转换成一控制信号。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4,其中图4系为图2所示的喷墨加热芯片内部所包含的加热组件的电路结构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墨加热芯片232与控制芯片231的间系以有线传输方式连接,且包含有多个加热组件2321,用以因应控制芯片231的控制电路2312 所传送的控制信号的驱动而使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侯廖文雄戴贤忠张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