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272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使用CC复合材料这样的碳/石墨材料,能够遍及摩擦面压力的广阔范围实现稳定的动力传递功能的摩擦离合器,以及能够在该摩擦离合器中使用的摩擦盘组件。在摩擦离合器中,利用中心毂部和摩擦盘构成摩擦盘组件,该摩擦盘具备第一摩擦面和第二摩擦面,并且,与该第一摩擦面对置的飞轮具备第三摩擦面,进一步,与该第二摩擦面对置的压板具备第四摩擦面,上述第一至第四摩擦面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由组合了碳/石墨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的异种材料构成,碳/石墨材料形成碳/石墨材料类摩擦面,金属/陶瓷材料形成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的面积相对于将碳/石墨材料类摩擦面和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加在一起而得到的摩擦面的面积之比设定成0.05~0.65,动力传递时的第一摩擦面与第三摩擦面、以及第二摩擦面与第四摩擦面的面压力设定成10N/cm2~250N/c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从驱动侧朝向从动侧的动力传递断续的离合器,更详细地说,涉及适用于四轮汽车或两轮车(摩托车或者带原动机的自行车等)等具有动力产生源的交通工具等的摩擦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合器多作为通过机械接触使来自汽车的发动机这样的动力产生源的动力断续的部件使用。摩擦离合器是利用2个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的部件,通过使这2个面之间接触来传递动力,通过使这2个面之间分离而断绝动力的传递。该摩擦离合器由于能够顺畅地进行动力的断续等,因此多用于汽车(包括四轮汽车或两轮车)等。图1是在四轮汽车中使用的以往的摩擦离合器的剖视图(示出利用包含中心毂 (center hub)的中心轴的一个平面切断后的部位)。参照图1对以往的摩擦离合器101进行说明。另外,此处,为了容易进行图示和理解,省略了对分离轴承(release bearing)和放松臂(release arm)等的图示。摩擦离合器101具备离合器盖107 ;飞轮103,该飞轮 103安装于发动机的输出轴(曲轴);摩擦盘组件113 ;压板115 ;以及膜片弹簧(diaphragm spring)117。进而,摩擦盘组件113具有中心毂105(未图示的传动箱的主轴内插固定于该中心毂105。包括扭簧109);摩擦盘111 ;以及铆钉119,该铆钉119用于连结中心毂105和摩擦盘111。离合器盖107构成无底有盖(下表面完全敞开,上表面除了后述的开口以外都被遮盖的状态。)的圆筒形的容器,且在上表面设置有以该圆筒形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形的开口 107h。沿着圆形的开口 10 的周围安装有多个长方形状的构成板簧的膜片弹簧117(长方形状的各个膜片弹簧117分别通过螺钉部件118安装成能够在包含螺钉部件118的中心轴的平面内在规定范围内转动。)。膜片弹簧117的一端117a与压板115的凸部11 抵接,由此朝飞轮103的方向对压板115施力。通过该施力力,摩擦盘111被压靠于飞轮103,从而动力从飞轮103朝摩擦盘111传递。即,该状态是离合器连接的状态,动力从飞轮103经由摩擦盘111和铆钉119 传递至中心毂105。另外,对于摩擦盘111,为了不滑动地顺利地接收来自飞轮103的动力,在摩擦盘 111中的与飞轮103和压板115接触的部分粘贴有离合器衬片(clutch facing)。另一方面,膜片弹簧117的另一端117b与未图示的分离轴承抵接,通过利用同样未图示的放松臂使该分离轴承朝飞轮103的方向移动,膜片弹簧117的另一端117b也被朝该方向按压,由此,膜片弹簧117的一端117a从压板115的凸部11 离开,压板115对摩擦盘111朝飞轮103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力消失。由此,摩擦盘111不会被压靠于飞轮103,动力不会从飞轮103朝摩擦盘111传递。 即,该状态是离合器被切断的状态,动力不会朝中心毂105传递。对于这种摩擦离合器,期望其小型轻量且可传递的动力大,尤其是在作为汽车的离合器使用的情况下,由于最近的发动机的高输出化、车厢内空间的大型化、以及轻量的要求,该倾向大。这种倾向要求摩擦离合器能够在从低温区域到高温区域、从低速旋转区域到高速旋转区域、以及从低传递动力区域(低负载区域)到高传递动力区域(高负载区域) 的广阔的工作范围中发挥稳定的动力传递功能,进行了响应上述要求的各种各样的尝试。在这种尝试中,研究使摩擦盘111的与飞轮103和压板115接触的部分的材质为能够实现高温区域和高速旋转区域中的高传递动力的材质。特别地,在汽车赛等中使用的赛车的摩擦离合器在严酷的条件下使用,因此尤其要求高度区域和高旋转区域中的高传递动力。为了提供在这种高温区域和高旋转区域中达成高传递动力的摩擦离合器,存在摩擦盘使用CC复合材料(composite)的摩擦离合器(专利文献1)。该CC复合材料存在摩擦面的温度越高则摩擦系数越上升的倾向。因此,通过在摩擦盘使用CC复合材料,能够在高温区域和高旋转区域中达成高传递动力、能够实现轻量化、能够缩小惯性矩、并且能够容易地使摩擦盘追随转速变化。并且,在摩擦盘使用CC复合材料这样的碳/石墨材料的情况下,由于低温区域中的擦擦系数低的特性,存在摩擦离合器的低温区域下的动力传递不充分的问题,但是,通过利用组合了碳/石墨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的异种材料构成摩擦面,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8107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97690号公报然而,在摩擦盘仅使用CC复合材料这样的碳/石墨材料的情况下,无法解决低温区域中的摩擦系数低的问题,并且,即便是在利用组合了碳/石墨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的异种材料构成摩擦面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够提供性能优异的摩擦盘,谋求一种能够遍及摩擦盘中的摩擦面压力的广阔范围维持高摩擦系数、将磨损量抑制在低的程度、并实现稳定的扭矩传递的摩擦离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CC复合材料这样的碳/石墨材料、且能够遍及摩擦离合器的摩擦面压力的广阔范围实现稳定的动力传递功能的摩擦离合器,以及能够在该摩擦离合器中使用的摩擦盘组件。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摩擦离合器具有飞轮,该飞轮通过输入而旋转;离合器盖,该离合器盖安装于飞轮;以及摩擦盘组件,该摩擦盘组件通过压接于飞轮而与飞轮一起旋转,其中,离合器盖具备压板,该压板用于将摩擦盘组件按压于飞轮;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用于对压板进行施力,摩擦盘组件具备中心毂部,该中心毂部一体地组装在摩擦盘组件的中心部分,用于输出传递动力;以及摩擦盘,该摩擦盘被夹在飞轮与压板之间,用于通过摩擦力来传递旋转动力,摩擦盘具备第一摩擦面,该第一摩擦面面向飞轮侧;以及第二摩擦面,该第二摩擦面面向压板,飞轮具备与摩擦盘的第一摩擦面对置的第三摩擦面,压板具备与摩擦盘的第二摩擦面对置的第四摩擦面,第一至第四摩擦面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由组合了碳/石墨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的异种材料构成,碳/石墨材料形成碳/石墨材料类摩擦面,金属/陶瓷材料形成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的面积相对于将碳/石墨材料类摩擦面和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加在一起而得到的摩擦面的面积之比设定成0. 05 0. 65,动力传递时的第一摩擦面与第三摩擦面、以及第二摩擦面与第四摩擦面的面压力设定成ΙΟΝ/cm2 250N/cm2。 并且,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摩擦离合器中,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的面积相对于将碳/石墨材料类摩擦面和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加在一起而得到的摩擦面的面积之比设定成0. 05 0. 40,动力传递时的第一摩擦面与第三摩擦面、以及第二摩擦面与第四摩擦面的面压力设定成ΙΟΝ/cm2 200N/cm2。 并且,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摩擦离合器中,第一摩擦面和第二摩擦面由组合了碳/石墨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的异种材料构成,碳/石墨材料形成碳/石墨材料类摩擦面,金属/陶瓷材料形成金属/陶瓷材料类摩擦面。其中,在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摩擦离合器中,碳/石墨材料由CC复合材料构成。进一步,在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隆夫佐藤裕贵鸟之海章松村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阿克罗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