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华锋专利>正文

一种静电节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20487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5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节水系统,包含支架(7),所述支架(7)固定到冷却塔的梁(12)上,正极层(8)固定到支架(7)上,负极层(9)固定到正极层(8)上。各层间用绝缘体(10)相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中将塔中蒸发水汽回收,使带负电的微小颗粒状的水汽被吸附于静电节水系统的正极板上,形成大颗粒水滴,落回到塔底部集水池,起到节水和增加循环水换热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式节水系统,可应用于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中将塔中蒸发水汽回收,使带负电的微小颗粒状的水汽被吸附于静电节水系统的正极板上,形成大颗粒水滴,落回到塔底部集水池,起到节水和增加循环水换热效率的目的。
技术介绍
我国的电力结构以火力发电为主,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0%,火力发电与纺织、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等行业同属高耗水行业。湿式冷却塔是发电厂汽机系统中的重要装置,通过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散去废热到大气中,从而来冷却循环水,使冷却水可循环使用。湿式冷却塔的用水量占电厂总用水量的60%,而冷却塔的蒸发水损(小时耗水量占系统循环水量的1. 5%)和飘散水损(小时耗水量占系统循环水量的 0. 1%)是无法挽回的。仅装机容量为2 X 100MW机组冷却塔每年蒸发掉的水约240万吨,水的损失量惊人。由于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如何实现冷却塔蒸发水量显著减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火力发电厂,为解决这种状况,通常冷却塔填料层上部安装有挡水器,但也仅能会阻挡一部分水分流失,同时挡水器无疑会影响塔内通风效率,使冷却塔内热交换效率降低。若将静电除水系统安置于冷却塔内,捕捉小颗粒水滴及雾状湿热水汽,吸附于正极板,形成大水滴并重新落回塔内,达到节水目的;且可有效增加塔内通风量,从而塔内挡水器可拆除, 提高了热交换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简单坚实,经久耐用,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的静电节水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电节水系统,包含支架7,所述支架 7固定到冷却塔的梁12上,正极层8固定到支架7上,负极层9固定到正极层8上;各层间用绝缘体10相隔;所述正极层8包含正极板1,每六片正极板1组成一个六边形筒15,每平米有十个六边形筒15排在一起,所述正极层8放置到正极支撑架16上;负极针2插入正极板1组成的六边形筒15的中心处,形成负极层9,所述六边形筒15 内形成均勻高压静电场,形成一个节水单元13,以吸附微小水滴颗粒;所述正极支撑架16与高压继电器4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4与高电压发生器5和控制柜6分别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正极单元为六边形筒结构,此种结构内的电场更加均勻,增大电场面积,可更加有效的吸附水汽。2.正负极电压为5至120KV。3.装于冷却塔内可替代挡水盖,加强了塔内通风。4.分区式结构,使每个扇形区域单独控制,便于安装和检修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可靠。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六边形筒(1 排在一起形成正极网(3),每平米有八至十二个六边形筒(15)排在一起;所述正极网(3)呈正圆形由六至八个扇形区域(11)组成,每个扇形区域(11)之间由绝缘体(10)隔绝。进一步,所述六边形筒(15)内形成均勻高压静电场的电压为5至120KV。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节水单元主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节水单元结构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节水单元立体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节水单元示意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正极板,2.负极针,3.正极网,4.高压继电器,5.高压发生器,6.控制柜,7.支架, 8.正极层,9.负极层,10.绝缘体,11.扇形区域,12.冷却塔梁,13.静电节水单元,14.高压静电场,15.六边形筒,16.正极支撑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净水节电系统,采用三层式结构,支架7固定到冷却塔的梁12 上,正极层8固定到支架7上,负极层9固定到正极层8上,各级系统用绝缘体10相隔,以保证相互绝缘。总系统分为几个大区独立控制,当一个区出现问题时,不影响其他区正常工作。正极层8包含正极板1,每六片正极板1组成一个六边形筒15,每平米十个六边形筒15排在一起,放置到正极支撑架16上,组成正极层8 ;正极支撑架16与高压继电器4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4与高电压发生器5和控制柜6 分别连接。六边形筒15排在一起形成正极网3,每平米有十个六边形筒(1 排在一起;正极网3呈正圆形由六至八个扇形区域11组成,前述六边形筒15分布在每个扇形区域11内, 每个扇形区域11之间由绝缘体10隔绝。每个静电节水单元13均由作为正极的多个正六边形筒15和插入筒中心的负极针 2组成,所有六边形正极筒15接正电压,所有的负极针2接负电压,电压为5至120KV,在每个六边形筒15内壁和负极针2之间形成均勻而强烈的高压静电场14,含湿热蒸汽及水滴的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14时被电分离,小颗粒水滴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正极板 1表面放电而沉积。由于大量小颗粒水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六边形筒15内壁上, 汇集成大颗粒水滴,随重力落回到冷却塔填料层,经填料层再换热后落入冷却塔底部的集水池内,从而阻挡水汽蒸发。另外,静电节水系统应用后可有效替代冷却塔内的挡水器,挡水器去除后,可有效增加塔内通风量,增加冷却塔的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节水系统,包含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固定到冷却塔的梁 (12)上,正极层(8)固定到支架(7)上,负极层(9)固定到正极层(8)上;各层间用绝缘体 (10)相隔;所述正极层(8)包含正极板(1),每六片正极板(1)组成一个六边形筒(15),所述正极层(8)放置到正极支撑架(16)上;负极针(2)插入正极板(1)组成的六边形筒(15)的中心处,形成负极层(9),所述六边形筒(1 内形成均勻高压静电场,形成一个节水单元(13),以吸附微小水滴颗粒;所述正极支撑架与高压继电器(4)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4)与高电压发生器(5)和控制柜(6)分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筒(1 排在一起形成正极网(3),每平米有八至十二个六边形筒(1 排在一起;所述正极网(3)呈正圆形由六至八个扇形区域(11)组成,前述六边形筒(15)分布在每个扇形区域(11)内,每个扇形区域(11)之间由绝缘体(10)隔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筒(15)内形成均勻高压静电场的电压为5至120KV。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节水系统,包含支架(7),所述支架(7)固定到冷却塔的梁(12)上,正极层(8)固定到支架(7)上,负极层(9)固定到正极层(8)上。各层间用绝缘体(10)相隔。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中将塔中蒸发水汽回收,使带负电的微小颗粒状的水汽被吸附于静电节水系统的正极板上,形成大颗粒水滴,落回到塔底部集水池,起到节水和增加循环水换热效率的目的。文档编号F28F25/00GK102435097SQ201110458480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华锋 申请人:陈华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陈华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