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9487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它包括缸筒(4)、前盖(3),、前进气口(16)、活塞杆(1)、缓冲套(5)、活塞(6)、缓冲螺母(7)、后盖(8)、后进气口(17),其特征在于前盖(3)和后盖(8)均连接接近开关,前盖(3)连接前压盖(13),后盖(8)连接后压盖(13’),前盖(3)和前压盖(13)之间、后盖(8)和后压盖(13’)之间均形成密封换向室,密封换向室内均设有感应导向杆,前盖(3)和后盖(8)内均设有气孔,气孔与密封换向室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耐高压气缸自动换向、停止,启动更方便、控制更精确、大大的降低了气缸的总体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有很好的性价比,在自动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主要是用在需要自动控制气缸的启动、停止、需要准确定位的工程、冶金、矿山、机床、化工、轻纺和印刷等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有些自动化领域需要带有接近开关的气缸,并且还需要有很好的缓冲效果,以便活塞运行到终点时对气缸前、后盖的撞击减少到最小,同时也能减少对整机连接件的冲击。目前,带有接近开关、带有缓冲的气缸,气缸尺寸比较大,比较笨重,它的活塞很宽,形状比较复杂,加工比较麻烦;还需要在前后盖上加工很深的感应槽,当活塞运行到终点时,活塞进入到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接近开关发讯,控制气缸的往复运动,这样的结构,成本上相当不经济,并且这种结构中,高压气缸需要选用耐高压的接近开关,耐高压的接近开关是普通接近开关价格的五倍以上,每个耐高压的接近开关都需要千元以上,极大的增加了气缸的成本,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使耐高压气缸自动换向、 停止,启动更方便、控制更精确、气缸整体成本更低的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它包括缸筒,缸筒连接前盖,前盖上设有前进气口,前盖连接法兰,缸筒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缓冲套、活塞、缓冲螺母螺纹连接,缸筒连接后盖,后盖上设有后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前盖连接第一接近开关,前盖连接前压盖,前盖和前压盖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换向室,第一密封换向室内设有第一感应导向杆,前盖内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与第一密封换向室相通,后盖连接后压盖,后盖连接第二接近开关,后盖和后压盖之间形成第二密封换向室,第二密封换向室内设有第二感应导向杆,后盖内设有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与第二密封换向室相通。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述的第一感应导向杆由第一密封活塞与第一感应头连接构成,第一密封活塞与第一感应头上均装有密封圈。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述的第二感应导向杆由第二密封活塞与第二感应头连接构成,第二密封活塞与第二感应头上均装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设有感应导向杆,由于感应导向杆的密封活塞比感应导向杆的感应头大,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感应导向杆从左往右运动,把感应导向杆的感应头推出密封室,脱离接近开关的发讯范围。由于感应导向杆的密封活塞与感应头都装有密封圈,密封室使前盖内装有接近开关的密封空间与气缸前腔内的高压气体不相通,此密封空间与大气相通,所以不需要选用耐高压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装在前盖内仅需要螺纹连接而不需要密封;因为耐高压的接近开关比普通的接近开关价格要贵很多,所以这种结构在接近开关的选用上节省了很大的一部分费用,另外,接近开关不需要密封,降低了前盖与接近开关连接部分的加工难度,同时还降低了接近开关处漏气的机率; 3由于接近开关本身也有一定的发讯范围,有时活塞还没运行到预定的行程,接近开关就发讯了,容易造成气缸的误动作,本专利技术可以很方便调整接近开关拧入气缸的深度,就能调整它的发讯范围,让控制更加的精确和可靠。另外由于接近开关是一种毋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所以接近开关不容易损坏,且动作可靠,性能稳定, 频率响应快,应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同时本专利技术仅仅需要在前、后盖上加工一连接螺纹,活塞杆、活塞和缸筒材质都不用替换,另外由于接近开关的发讯,能够控制气缸的往复运动,接近开关能够检测到气缸活塞的位置,因此,就不需要在缸筒上安装行程阀或行程开关来检测气缸活塞位置,也不需要在活塞杆上设置挡块,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气缸的整体成本,市场潜力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Z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参见图1、图2、图3),它包括缸筒4,缸筒4 连接前盖3,前盖3上设有前进气口 16,前盖3连接法兰2,缸筒4内设有活塞杆1,活塞杆 1与缓冲套5、活塞6、缓冲螺母7用螺纹连接在一起,缸筒4连接后盖8,后盖8上设有后进气口 17,法兰2、前盖3、缸筒4、后盖8用拉杆螺栓10连接在一起,然后用六角螺母 9拧紧,组成一个整体。前盖3连接三线制PNP常开第一接近开关12、后盖8连接三线制 PNP常开第二接近开关12’,前盖3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4连接前压盖13,后盖8 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4’连接后压盖13’,前盖3和前压盖13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换向室15,后盖8和后压盖13’之间形成第二密封换向室15’,第一密封换向室15内装有第一感应导向杆11,第一感应导向杆11由第一感应头11-1与第一密封活塞11-2连接构成,第一密封活塞11-2与第一感应头11-1上均装有密封圈,第二密封换向室15’内装有第二感应导向杆11’,第二感应导向杆11,由第二密封活塞11-2’与第二感应头11-1’连接构成,第二密封活塞11-2’与第二感应头11-1’上均装有密封圈,前盖3内设有第一气孔 18,第一气孔18与第一密封换向室15相通,后盖8内设有第二气孔18’,第二气孔18’与第二密封换向室15’相通。上述接近开关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普通接近开关。使用时法兰2通过安装孔和整机用螺钉相连,把气缸固定在设备上,前进气口 16 和后进气口 17与外部气动控制系统相连。工作原理图1是前进气口 16进气,推动活塞6运行到终点时的状态。具体工作过程是前进气口 16进高压气体,后进气口 17排气,推动活塞6前行,带动活塞杆1做缩回运动,同时前腔的压缩空气经过第一气孔18进入前盖3中的第一密封换向室15,由于第一感应导向杆11 的密封活塞比感应导向杆的感应头大,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第一感应导向杆11从左往右运动,把第一感应导向杆11的感应头推出第一密封换向室15,脱离第一接近开关12的发讯范围。图的2就是反映的前盖3进气时的感应导向杆12的状态。当活塞6前行到靠近后盖8时,活塞6接触到第二感应导向杆12’的感应头,把感应头压入第二密封换向室15’,使第二感应导向杆12’的感应头进入到第二接近开关12’的检测范围,接近开关发讯,控制前进气口 16断开,活塞6停止前行,图3反映的活塞6运行到终点时第二感应导向杆12’的状态。活塞杆1伸出和缩回过程相同,不同处就是后进气口 17进气,前进气口 16排气, 活塞6运行到靠近前盖3时,把第一感应导向杆12的感应头压回去,使它进入到接近开关动作范围,接近开关发讯。动作原理和过程与活塞杆缩回完全相同。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技术方案实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接近开关的耐高压气缸,它包括缸筒(4),缸筒(4)连接前盖(3),前盖(3) 上设有前进气口(16),前盖(3)连接法兰(2),缸筒(4)内设有活塞杆(1),活塞杆(1)与缓冲套(5)、活塞(6)、缓冲螺母(7)螺纹连接,缸筒(4)连接后盖(8),后盖(8)上设有后进气口(17),其特征在于前盖(3)连接第一接近开关(12),前盖(3)连接前压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华宋贵彬刘毓新马龙鹏林志海曹常贞郭学敬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未来自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