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痉挛肌温热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898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痉挛肌温热治疗仪,该仪器正面设有操作控制面板;该操作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操作键、脉冲波输出插孔、热量输出插孔;仪器内部安装有电源及主板,该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及操作控制面板电连接;该痉挛肌温热治疗仪使用A、B两组脉冲发生器分别发出脉冲,并且具有温热功能,它是对现有的痉挛肌治疗仪的一种重大改进,选择不同的脉冲电流,刺激肌肉或肌群,使之发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并通过温热治疗,进一步降低肌张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痉挛肌温热治疗仪
技术介绍
痉挛肌温热治疗仪的研发背景是由于现市场上的痉挛肌治疗仪有很多种,但多数都是以电刺激疗法来达到改善和治疗痉挛肌的目的。基于物理治疗学的理论,热疗法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电刺激疗法和热疗法都对痉挛肌的治疗和恢复有一定功效,故如何使两种疗法相互结合对痉挛肌进行治疗,是现在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在痉挛肌治疗仪仅有电刺激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痉挛肌温热治疗仪,在现有电刺激的痉挛肌治疗仪基础上又引入温热对痉挛肌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痉挛肌温热治疗仪,包括主机和附件,主机包括外壳、 操作界面、电脉冲电路、温热治疗电路,操作界面上有电刺激治疗调节按键、两个电刺激治疗输出插口、温热治疗温度指示灯、温热治疗温度调节键和一个温热治疗输出插口 ;附件由两个电脉冲刺激治疗附件和温热治疗附件构成,电脉冲刺激治疗附件是由输出插头,输出导线,导电电极构成;温热治疗附件是由温热治疗输出插头,输出导线,导热贴片构成;两个电脉冲刺激治疗附件的输出插头分别插入两个电刺激治疗输出插口,导电电极贴在治疗点,电刺激治疗调节按键信号到电脉冲电路,电脉冲电路中单片机接收信号处理后输出两路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过信号放大电路输出两路电极信号接两个电刺激治疗输出插口, 单片机输出显示到电刺激治疗显示屏幕;温热治疗附件中输出插头插入温热治疗输出插口,温热治疗附件中导热贴片贴在治疗点,温热治疗温度调节键信号输入温热治疗电路处理后,输出接温热治疗输出插口,温热治疗电路输出到温热治疗温度指示灯。所述两路导电电极分别贴在患者的痉挛肌和拮抗肌,输出两路电极信号为交替的三角形脉冲。所述导热贴片敷于病患肌肉的肌腹处,内部包括电阻丝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信号送温热治疗电路,温热治疗电路输出控制电阻丝的通电和断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在电刺激的基础上加上了热疗,缓解肌肉的疲劳,进一步提高了痉挛肌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图; 图2为电刺激的波形图3为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图; 图4为电刺激输出波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电刺激部分电路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热疗部分电路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的电刺激部分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的温热治疗部分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痉挛肌温热治疗仪的温热治疗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中枢神经系统病损伤可一起肌肉痉挛性瘫痪,恰当的应用电刺激可使痉挛肌松弛,这种治疗方法称为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它也是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的一个类型,属于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正常肌腱中有一种特殊的张力感受器,称为高尔基氏器。当电刺激作用于痉挛肌, 使其进一步强烈收缩时,为避免收缩过去剧烈而引起肌肉损伤,该感受器被兴奋,冲动传入脊髓,经中间神经元传至相应前角细胞,使强烈收缩的肌肉受到反射性抑制,从而使痉挛肌在强电刺激后得到松弛。本仪器采用的方法是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其原理是交互抑制作用,即某块肌肉兴奋时,其拮抗肌将受到抑制,如屈肌兴奋收缩时,对应的伸肌被抑制而伸展。因此可用刺激拮抗肌收缩的方法来使痉挛肌松弛。另外,在痉挛肌的皮肤表面使其温热,使其表面温度达到45°C左右,从而达到更好的缓解痉挛的效果。其中温热治疗在本仪器中起到的是辅助治疗的作用,主要的治疗还是依靠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简称 NMES)。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 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了解强度/时间曲线 (itensity/time curve)。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以及相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 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1所示。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如图2所示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但本治疗仪采用的是对称性单向三角波。选择三角波作为电刺激的波形,主要考虑到正常的脉冲方波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使用的患者产生皮肤的刺痛感,由于脉冲波是一个个突然发生的电流从而使皮肤没有一个过渡、适应的过程,而三角波却是一种以陡坡形式爬升到所调至的所需要电流峰值的一种波形。许多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 2 0. %is,研究表明0. 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 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波宽大于1.0ms,电流在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兴奋痛觉神经,当波宽为0. 2 0. 4ms时,电流强度稍有增加便可产生明显的肌肉收缩(参看图 NM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可参看图3所示,低频脉冲电流(1 5Hz)引起肌肉的单次收缩,它不易引起肌肉疲劳及不适感,10 20Hz的脉冲电流可引起肌肉的不完全性强直收缩,频率40 60Hz可引起完全性强直收缩,由于强制性收缩的力量可比单收缩强4倍, 所以较高频率的电刺激可用于锻炼正常肌肉,但易引起肌肉疲劳。因为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宽息,而一直维持在缩短状态中。肌肉因这种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为了避免肌肉疲劳,针对不同的疾病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应选择适当的通断比,比如对于偏瘫患者,肌力较低,可选择1:6或1:5 ;对于骨科制动所引起的肌萎缩, 可选择1:4或1:3 ;对于增进肌肉收缩力量及耐力训练者,可选用1:2。总之,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频率及通断比。本仪器电刺激部分采用两路输出,波形如图4所示,电路框图如5所示,单片机控制两路信号输出,经过放大电路后,产生两路电极输出,先后出现的两组脉冲分别刺激患者的痉挛肌和拮抗肌,使二者交替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两组脉冲分别是Ta和Tb它们的电流强度分别是Ia和Ib,因为本仪器采用的是三角波,所以计算三角波的脉宽是计算这个波的三分之一高度时的脉冲宽度。两组脉冲先后相隔时间为Tl,T1>0.T (脉冲周期)0 2 s (Os, 0. 5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怡孙佳哲包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