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继艳专利>正文

引产用水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771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产用水囊,具有带引流孔的硅胶引流管,引流管的一侧设有注水孔,通过注水孔能向其前端水囊内注水,使水囊放置于胎儿先露与宫颈内口之间,扩张宫颈,发动宫缩引产,如有出血或胎膜早破,液体可通过引流孔进入引流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囊能容纳80ml液体,引产相对缓和,对宫颈条件不成熟孕妇,引产成功率较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直接涉及产科引产用水囊
技术介绍
在产科,有许多中期引产及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成功率极低,前列腺素类药物引产易引起强直宫缩、胎儿窘迫或产道裂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引产用水囊,它能有效地解决宫颈条件不成熟孕妇引产难且引产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带引流孔的硅胶引流管,引流管的一侧设有注水孔,通过注水孔能向其前端水囊内注水。本技术由于设置了水囊,在注水过程中缓慢将水囊向下牵引,使其位于胎儿先露与宫颈内口之间,起到扩张宫颈,发动宫缩的作用,且硅胶的前端为钝圆形,易于放置于宫腔内。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具有带引流孔3的硅胶引流管 4,其特征是引流管4的一侧设有注水孔1,通过注水孔1能向其前端水囊2内注水。使用时将水囊2自宫颈放置于宫腔内胎膜与宫壁之间,水囊2必须全部置入,通过注水孔1将无菌注射用水注入水囊2,注水超过IOml即可缓慢向外牵引,边牵引边注水,最后使水囊2位于胎儿先露与宫颈内口之间,起到扩张宫颈,发动宫缩引产的目的。如有宫内出血或胎膜早破,液体可通过引流孔3进入引流管4内,自阴道流出,及时发现,取出水囊2。本技术水囊能容纳80ml液体,引产相对缓和,对宫颈条件不成熟孕妇,引产成功率较高。权利要求1. 一种引产用水囊,具有带引流孔(3)的硅胶引流管(4),其特征是引流管(4)的一侧设有注水孔(1),通过注水孔(1)能向其前端水囊(2 )内注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引产用水囊,具有带引流孔的硅胶引流管,引流管的一侧设有注水孔,通过注水孔能向其前端水囊内注水,使水囊放置于胎儿先露与宫颈内口之间,扩张宫颈,发动宫缩引产,如有出血或胎膜早破,液体可通过引流孔进入引流管内。本技术水囊能容纳80ml液体,引产相对缓和,对宫颈条件不成熟孕妇,引产成功率较高。文档编号A61B17/42GK202207192SQ20112033930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云, 王瑞华, 马继艳 申请人:马继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艳王瑞华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马继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