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转轮空中翻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15050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轮机转轮空中翻身方法,翻身时:对于奇数叶片安装面的转轮,将一对带斜面法兰的轴头把合在转轮体的一对叶片安装面上;对于偶数叶片安装面的转轮,将一对带偏心法兰的轴头把合在转轮体的一对叶片安装面上。两轴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作为转轮翻身的偏心回转轴。将主钩吊绳挂在偏心回转轴上,将另两个吊钩吊绳分别挂在转轮上、下端的辅助吊耳上。启动主钩和上端吊耳吊钩,将转轮从其底座上竖直吊起,释放上端吊耳吊钩,使转轮自动倾斜,直至转轮平卧,启动下端吊耳吊钩,使转轮继续翻转,完成180°翻身。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其设计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电站转轮翻身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站机电技术,具体是一种在电站现场安装时,对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转轮进行空中翻身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中型的轴流转桨式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如果采用接力器缸不动而活塞动的结构形式,因为其活塞通常安装在转轮体上方、且带有操作架,为了安装连杆、转臂、操作架等零件,需要在转轮安装前,对其进行倒装装配,装配完成后,再将其翻转180°,装配其余零件。 当此类型的转轮在电站现场安装时,是先倒装装配部分零件后,再翻转180°进入安装位置。此后,保持转轮的安装位置,继续安装叶片、接力器缸盖、泄水锥等,最后再做动作试验、 漏油试验、吊入机坑,完成水电站水轮机转轮的安装。附图1 2是采用现有技术对转轮翻身的方法示意图。如图所示,转轮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吊耳,分别为2个对称设置的顶部吊耳2,和2个对称设置的底部吊耳 4,且顶部吊耳2之间的连线与底部吊耳4之间的连线垂直。2个顶部吊耳2和2个底部吊耳4分别通过吊索1对应连接两个吊钩,这两个吊钩只能设置在一台吊车上,并且这两个吊钩都能独立承载转轮3的整体翻身重量。现有技术就是先用一个吊钩承受重量,另一个吊钩起扶正翻转作用,当转轮3翻转到一定位置时,两个吊钩的作用互换。具体骤如图1所示 a.转轮3处于倒装状态,顶部吊耳2上的吊索1收紧、底部吊耳4上的吊索1放松,此时顶部吊耳2连接的吊钩受力、将转轮3整体倒吊离支座5 ;b.保持顶部吊耳2上吊索1的收紧状态,同时持续收紧底部吊耳4上的吊索1,使得底部吊耳4上的吊索1收紧逐渐受力,慢慢地使得转轮3翻转到水平位置,使得转轮3两端的吊索1受力均衡;c.保持底部吊耳4 上吊索1的收紧状态、同时持续放松顶部吊耳2上的吊索1,慢慢地使得转轮3继续往同一方向翻转,直到翻转180°时,顶部吊耳2上的吊索1完全放松,只有底部吊耳4上的吊索1 受力时,再将转轮3吊装到安装位置。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会存在以下问题1、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将转轮3倒吊起后,顶部吊耳2与转轮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线上,转轮3并不会主动发生偏移,此时,需要对吊索1进行强行拉拽,使转轮3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移。这样施加局部应力存在一定风险,对底部吊耳4的强度要求非常高,在水平位置拉拽时底部吊耳4甚至要承受转轮3 —半的重量,此时如果底部吊耳4被拉拽脱落,使得重达数百吨的转轮3在空中落下,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和损失。2、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转轮3在翻转过程中,吊索1会与转轮3接触并摩擦,俗称啃边,这样有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吊索1由于摩擦断裂,后果则不堪设想。3、另外上述空中翻身的方法还收到起重设备的限制,有的电站的桥式起重机是单组钩的起重设备,此种方法就无法在此应用,无法完成对转轮3的翻身吊装。例如,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沙湾水电站,装设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为120 MW,其转轮3的总重量重达275t(翻身重量重达190t以上),其水轮机转轮3就是接力器缸不动而活塞动的结构。但是该电站的桥式起重机是单桥机单主吊钩的吊车,其主钩的最大载荷为300t,两个副钩分别为50t和10t,这两个副钩都不能承受转轮3在翻身过程中的重量与载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无法完成对转轮3的翻身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水轮机转轮的空中翻身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转轮的转轮体有多个叶片安装面,数量为大于3的奇数或大于4的偶数,其横截面轮廓是正多边形,每一安装面上有用于固定叶片的螺栓连接孔, 用水电站配置的桥式起重机对其进行空中翻身,该桥式起重机有3个吊钩,其中至少有一个主钩,其余是副钩,所述翻身步骤是1)、准备步骤对于奇数叶片安装面的转轮,制作一对带斜面法兰的轴头,法兰的连接孔适配叶片螺栓连接孔,用螺栓把合在转轮体的一对叶片安装面上,使两轴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中心线与转轮重心垂线垂直,但不在转轮重心垂线上,作为转轮翻身的偏心回转轴;对于偶数叶片安装面的转轮,制作一对带偏心法兰的轴头,法兰的连接孔适配叶片螺栓连接孔,用螺栓把合在转轮体的一对叶片安装面上,使两轴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中心线与转轮重心垂线垂直,但不在转轮重心垂线上,作为转轮翻身的偏心回转轴; 在转轮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辅助吊耳;将主钩吊绳挂在偏心回转轴上,将另两个吊钩吊绳分别挂在转轮上、下端的辅助吊耳上;2)、翻身步骤①同时启动主钩和上端吊耳吊钩,将转轮从其底座上竖直吊起,升至空中停留;②缓慢释放上端吊耳吊钩,使转轮自动倾斜,直至转轮处于平卧位置;③启动下端吊耳吊钩,同步释放上端吊耳吊钩,将转轮下端缓慢升起,直至转轮处于竖直位置,完成180度翻身;3 )、同时释放主钩和下端吊耳吊钩,将转轮放回底座上。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轮机转轮的空中翻身方法,构思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其设计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电站转轮翻身的难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单主钩承重、自动翻身,副钩辅助保持平衡的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转轮翻身的要求。同时,能够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使用,适用面大大扩大,不仅适用于采用单桥机单吊钩转轮翻身的轴流转桨式电站,同时也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转轮翻身的轴流转桨式电站。由于偏心回转的设计和辅助吊耳的作用,转轮在吊起后会自动产生翻转,不需要外界强加应力;另外,对称的主吊耳设计和辅助吊耳的设计,转轮翻身过程中不会出现憋劲现象和吊索啃边、滑移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强了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转轮翻转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转轮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视图; 图5是图4的C向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偶数叶片); 图7是本专利技术转轮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转轮翻转的步骤示意图。图中标号表示1-吊索、2-底部吊耳、3-转轮、4-顶部吊耳、5-底座、6-主钩、7-辅助吊耳、8-螺钉、9-斜面法兰、10-轴头、11-偏心法兰。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轮机转轮3在水电站中的空中翻身方法, 该转轮3有多个叶片安装面,数量为大于3的奇数或大于4的偶数,其横截面轮廓是正多边形,每一个安装面上设置有叶片安装孔,用于固定连接叶片。用水电站配置的桥式起重机对其进行空中翻身,该桥式起重机有3个吊钩,其中至少有一个主钩6,其余是副钩,并且主钩 6能够承受整个转轮3的重量载荷,副钩只是起到辅助翻身的作用。实施例一对于奇数叶片安装面的转轮3,即转轮3的转轮体外形为五边形、七边形等奇数多边形时,翻身装置的具体结构和翻身步骤如下所述,本具体实施方式以正五边形的转轮3为例, 具体说明1)、准备步骤如图4、图5所示,将一对轴头10把合在转轮3的一对叶片安装面上,形成转轮3的一对主吊耳,再使用吊索1、将其连接至主钩6。但是,如果按常规的设计,将两个轴头10把合在叶片轴法兰上,其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成144°或216°的夹角。这样,虽然能把转轮3吊起来,但是吊索1要打滑, 无法满足翻身的要求。这样,虽然能把转轮3吊起来,但是吊索1要打滑,无法满足翻身的要求。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了新颖的斜面法兰9的设计方案,制作一对带斜面法兰9的轴头10,斜面法兰9的连接孔适配叶片螺栓连接孔,用螺栓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佑林曾明富王红曼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