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新专利>正文

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146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能以双碱法、钠碱法、镁法、氨法、废碱液法、海水法等净化燃烧烟气及有机废气的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包含带净气出口管、废气进口管及灰水灰渣出口管、药液喷管的主塔及与主塔同轴的带顶板和中心孔道的内塔,其特征是主内塔间固结一块能使两塔间的圆环柱形空间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下两空间的隔板,上空间带有出水口、内塔壁设有供废气自下空间进入中心孔道的切向进口和自中心孔道进入上空间的切向出口,主塔侧壁设有能去除切向进口与切向出口的灰垢的清刷孔。从而使装置有效消烟:林格曼黑度≤1级,并除尘率≥99.99%、排尘浓度≤30mg/m↑[3]、脱硫率≥99%及脱除氟、硝、氮和有机废气且确保净化持续高效而塔高与设备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尤可用于锅炉、冶炼炉、烧结炉、窑炉、垃圾焚烧炉等 内含硫、氟、硝、氮及部分有机废气等的消烟除尘净气装置,特别是一种能确保净气过程持 续高效地进行的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03146760. 1的中国专利"三旋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它包含一个直立安装的 其中心带有内塔的主塔,主塔顶端设置的烟气出口管、底部设置的切向的烟气进口管、灰水 和灰渣的出口管、塔壁上设置的切向的药液喷管、在内塔顶端设置的旋流离心脱水装置、主 塔在内塔塔顶以上的内壁上带有的挡水圈,其特征是它在旋流离心脱水装置下方的气流通道 上设有一套能使气流先向心涡旋流向、后又转为离心涡旋流向上的双旋流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组向心导流柱、 一组离心导流柱和两导流柱之间的其直径小于内塔直径的内孔道,并且药 液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内孔道内。它使进主塔的烟气除了从切向进口进入、在塔内形成旋流之 外,还在通过向心导流柱、离心导流柱时,再分别产生两种旋流,从而增加了烟气在主塔径 向上的碰撞机率、净化反应更为彻底;其结果不仅使净化效果达到我国火电厂燃煤锅炉的环保新标准,而且耗能和耗药量少。但经实际使用后,还发现它有以下的缺点1)烟气中的灰尘与净化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在主塔和内塔的塔壁上沉积、结灰成垢,而且在向心导流柱和 离心导流柱的外壁上沉积、结灰成垢,其结果是增加气流通道的壁面粗糙度且通道变窄,气 体的运行阻力加大、净化烟气的能耗增加,且净化效率也因此而不断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净化过程中止,从而迫使与其相关的所有设备停止运行;然而这些污垢还因外界工具无法触 及而难以消除;2)该除尘器为保证气流在主塔的向心旋转和离心旋转而必须使两组导流柱 之间有足够大的通道,因此它必须增加内塔和主塔的高度;其结果不仅提高除尘器的制造成 本,而且还要增加主塔的安装空间、加大与其配套的建筑物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保持了现有"三旋高效湿法 脱硫除尘器"能使废气在其内实现三次旋流而净化效果好,又能对它的气流通道及时清灰除 垢以确保净化效果持续高效且耗能和耗药量少的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还使它具有结 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制造和与其配套的建筑设施的建造成本低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包含一个其顶端带有净气出口管、底部带有切向 的废气进口管及灰水与灰渣的出口管、侧壁设有切向的药液喷管的圆环形截面的主塔,主塔 内同轴安装一个带顶板和中心孔道的内塔,其特征是内塔和主塔的塔壁上固结一块能使主 塔、内塔之间的圆环柱形空间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空间和下空间的隔板、隔板上方的主塔侧 壁上带有上空间的出水口、上空间和下空间所在的内塔侧壁上分别设有可供废气自主塔的下 空间进入中心孔道的切向进口,及可供废气自中心孔道进入主塔上空间的切向出口,并且在 主塔的侧壁上设有能插入切向进口 、切向出口的清刷孔。本专利技术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的内塔在切向进口上方的中心孔道上设置文丘里管。本专利技术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的药液喷管设置在废气进口管上方的主塔侧壁 上,并且在药液喷管和废气进口管之间的主塔内侧壁上设有一圈可供药液溢流的溢水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内塔和主塔之间的圆环柱形的空间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 空间和下空间,并且在上、下空间所在的内塔侧壁上分别设置可供废气自下空间进入内塔中 心孔道的切向进口,及可供废气自中心孔道进入上空间的切向出口,使本专利技术具有现有"三 旋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能使废气在三次旋流中彻底净气、达到我国有关废气排放的环保新 标准,且耗能和耗药少等特点;除此之外,主塔侧壁设有的清刷孔可确保气流通道无沉积物、 无污垢,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三旋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在使用后所带来的气流通道粗 糙度增加、通道变窄,气体的运行阻力加大、净化烟气的能耗增加等问题,确保了净气过程 的持续高效且节能;2)本专利技术还可根据用户对废气排放的要求和废气排放标准的提高,通 过增加切向进口和切向出口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数与同一层面上的切向进口和切向出口的数 量来增强废气和药液的混合力度、增加废气和药液的碰撞与磨擦接触的机率;经测试,消烟 (亦即林格曼黑度)《1级、除尘效率高达99. 99%、排尘浓度小于30mg/m3,且净气效率如 脱硫效率在99%以上;3)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适用性广,它不仅可用于不同炉型如燃煤锅炉、冶炼 炉、烧结炉、窑炉和垃圾焚烧炉等炉烟的净化,而且还能在其内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法,如钠 钙双碱抛弃法、钠钙双碱石膏法、氨钙双碱抛弃法、氨钙双碱石膏法、有机酸-石膏法、氧 化镁法、氧化锌法、氧化锰法、硫酸铝法、氨法、钠碱法、废碱液法、海水法和湿式络合吸 收法等净化处理烟气中的硫、氟、硝、氮和部分有机废气的等;4)与现有的"三旋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相比较,因去除了其内的挡水圈、集水槽、向心导流柱和离心导流柱等而使 结构更为简单合理,且内塔、主塔的高度也因导流柱的去除而大大降低,从而降低设备的制 造成本和安装空间,以及与其配套的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本专利技术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时,废气从切向的废气进口管进入主塔,在主塔 和内塔之间的圆环柱形的下空间内高速旋转、与切向药液喷管喷入的雾状药液接触混合、进 行净气化学反应;接着该气液混合旋流在上升中通过切向进口进入内塔的中心孔道、气液混合旋流向心聚拢;此后,气液混合旋流在上升过程中又通过内塔壁上的切向出口进入主塔与 内塔之间的圆环柱形的上空间,且呈离心发散;气液混合旋流在该上空间内进一步接触、碰 撞和磨擦中充分地完成净气反应并彻底除尘;最后,消烟除尘了的净气从净气出口管排入大 气。气液混合旋流分离出来的灰水和灰渣沿壁向下,最终从主塔上空间的出水管和主塔底部 的灰水与灰渣的出口管排至塔外。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的主剖视图2、图3和图4分别是图1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和C-C剖面图5、图6和图7分别是图1中的D-D剖视图、E-E剖面图和F-F剖面图中的标号说明l-主塔;1,-上空间;1"-下空间;2-内塔;2,-中心孔道;3-灰水 与灰渣的出口管;4-废气进口管;5-溢水槽;6-药液喷管;7-切向进口; 8-清刷孔;9-隔板;10-上空间的出水管;ll-文丘里管;12-切向出口; 13-顶板;14-净气出口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的结构可从图1、图2和图3中看 到,它包含一个其顶端带有净气出口管14、底部带有切向的废气进口管4及灰水与灰渣的出 口管3、侧壁设有的切向的药液喷管6的圆环形截面的主塔1,主塔内同轴安装一个带顶板 13和中心孔道2'的内塔2;本实施例的内塔2和主塔1的塔壁上固结一块能使主塔、内塔 之间的圆环柱形的空间被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空间1'和下空间1"的隔板9,隔板所在的主 塔侧壁上方带有一组可供上空间1,的灰水和灰渣排出主塔外的上空间的出水管IO,并且上 空间所在的内塔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组可供废气自主塔的下空间1"进入内塔的中心孔道2' 的切向进口 7、下空间所在的内塔侧壁上设有一组可供废气自内塔的中心孔道2'进入主塔 的上空间1'的切向出口12,主塔的侧壁在与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包含一个其顶端带有净气出口管(14)、底部带有切向的废气进口管(4)及灰水与灰渣的出口管(3)、侧壁设有切向的药液喷管(6)的圆环形截面的主塔(1),主塔内同轴安装一个带顶板(13)和中心孔道(2’)的内塔(2),其特征是:内塔(2)和主塔(1)的塔壁上固结一块能使主塔、内塔之间的圆环柱形空间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空间(1’)和下空间(1”)的隔板(9)、隔板上方的主塔侧壁上带有上空间的出水口(10)、上空间和下空间所在的内塔侧壁上分别设有可供废气自主塔的下空间(1”)进入中心孔道(2’)的切向进口(7),及可供废气自中心孔道(2’)进入主塔上空间(1’)的切向出口(12),并且在主塔的侧壁上设有能插入切向进口(7)、切向出口(12)的清刷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
申请(专利权)人:林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