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225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包括阀芯、阀座,所述阀芯密封端为一定角度的密封座面,密封座面与阀座孔中密封锐边结合,特点是套于阀芯锥度密封座面的阀座孔为等径孔,阀座孔的孔口内边角与锥度头周面相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与阀芯锥度头连接的阀座孔设计为等径孔,通过阀座孔的孔口内边角与锥度头相触实现了密封连接,保证了密封件在长时间反复运行过程中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偶件合格率可以提高到85%以上,而且能够防止由于介质油中微小杂质的存在而使整个溢流阀功能和性能的失效,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密封结构可以在一定的使用周期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密封效果会更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泵、阀,具体涉及溢流阀。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在针对介质为油品的密封偶件中,几乎都是采用双座面密封的形式, 这种密封形式对于工程机械用溢流阀而言,由于受到使用介质的实际状况、使用工况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弊端,关键的就是由于使用状况和使用环境的影响,使得介质油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杂质,而一旦杂质进入密封锥面里就会造成锥面密封失效,从而造成溢流阀功能及性能的整体失效。其次是,双座面密封的加工技术要求较高,工艺不容易满足技术要求,加工合格率比较低,一般只能在60%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其结构简单、 容易加工、使用中密封效果好。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包括阀芯、阀座,所述阀芯密封部分为一定角度的锥阀芯,锥阀芯与阀座孔上口接触后形成一条密封带,密封阀座部分为锐边。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密封阀座的锐边和密封阀芯的锥阀芯接触部分为一线状密封带,阀座孔密封锐边与锥度密封座面周面相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将与阀芯锥度头结合的阀座孔设计为等径孔,通过阀座孔的锐边与锥度座面相触(即采用锐边密封技术)实现了密封连接,也就是通过一个锐边和另一个适合的锥度进行结合,并通过两个零件材料或热处理后金相组织的不同,保证了密封件在长时间反复运行过程中整体性能的稳定性。二、本技术的密封结构,不仅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偶件合格率可以提高到85% 以上,而且能够防止由于介质油中微小杂质的存在而使整个溢流阀功能和性能的失效(阀芯与阀座卡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密封结构可以在一定的使用周期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密封效果会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阀芯1、阀座2,所述阀芯1密封端为一定角度的锥度密封座面,密封座面与阀座的密封锐边密封连接。仍如图1所示,套于阀芯1锥度密封座面的阀座孔为等径孔,阀座孔的孔口内边角与阀芯1锥度头周面相触,密封阀座的锐边和密封阀芯的锥阀芯接触部分为一线状密封带。权利要求1.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包括阀芯(1)、阀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密封部分为一定角度的锥阀芯,锥阀芯与阀座孔上口接触后形成一条密封带,密封阀座部分为锐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阀座的锐边和密封阀芯的锥阀芯接触部分为一线状密封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阀偶件的密封结构,包括阀芯、阀座,所述阀芯密封端为一定角度的密封座面,密封座面与阀座孔中密封锐边结合,特点是套于阀芯锥度密封座面的阀座孔为等径孔,阀座孔的孔口内边角与锥度头周面相触。本技术将与阀芯锥度头连接的阀座孔设计为等径孔,通过阀座孔的孔口内边角与锥度头相触实现了密封连接,保证了密封件在长时间反复运行过程中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本技术不仅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偶件合格率可以提高到85%以上,而且能够防止由于介质油中微小杂质的存在而使整个溢流阀功能和性能的失效,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密封结构可以在一定的使用周期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密封效果会更好。文档编号F16K1/42GK202209435SQ20112024064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再猛 申请人:江苏博铭威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铭威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