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希同专利>正文

空气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21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空气过滤机,属于空气滤清领域,主要由箱体组成,特点是箱体内依次为散风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集风室;第一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过滤水箱,第二过滤室内设有隔断式过滤网,过滤网上连接有一个与供水系统相通的喷水管;可与加工车间、冶炼车间及各种燃料锅炉、蒸汽炉配套使用,有效减少有毒气体及烟尘的排放,对污染空气进行清洁、净化、过滤,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效果,还可对水及热量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滤清领域,特别是一种烟、尘过滤用空气净化 装置。技术背景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 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 生直接或间接的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千万亿之多,严重制 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主要与冶炼、燃料锅炉等有关,特别是 在一些大型的车间、厂矿,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较多,气味难闻,严重影 响大气环境及人们的身心健康。环保治理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了硫、 氮等的减排,而对于灰尘、杂质及其它污染物关注较小, 一些环保装置 仅用于除硫、除氮等,无法对空气进行洁净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水清洁过滤空气环境的空气过 滤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空气过滤机,主要由箱体组成,箱体上设有进风管和排风管,其特 征在于箱体内依次为与进风管相通的散风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 室、与排风管相通的集风室;第一过滤室内设置有一个过滤水箱,该过 滤水箱内卧置带有出气孔的过滤管,该过滤管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散风室 相通;第一过滤室与第二过滤室在上端相通;第二过滤室内设有一个横 向的通风道,通风道内设置有隔断式过滤网,过滤网上连接有一个与供 水系统相通的喷水管;该通风道后端与所述集风室相通。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与加工车间、冶炼车间及各种燃料 锅炉、蒸汽炉配套使用,有效减少有毒气体及烟尘的排放,对污染空气 进行清洁、净化、过滤,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效果,空气清洁效果明显,洁净率高,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还可对水及热量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中,l为箱体、2为进风管、3为排风管、4为散风室、5为第 一过滤室、6为第二过滤室、7为集风室、8为过滤水箱、,9为过滤管、 10为通风道、11为过滤网、12为喷水管、13为刺辊、14为风机、15 为隔风墙、16为水包、17为集水箱。如附图如示,本技术为一种对各种污染空气净化处理的空气过 滤机,主要由封闭式箱体1组成,箱体1内从前向后依次为散风室4、 第一过滤室5、第二过滤室6、集风室7;散风室4连通进风管2,进风 管2位于箱体1的前端,用于吸入外部污染空气源;进风管2上加装有 风机14,用于向箱体1内吹入污染空气,并保证空气在箱体l内的流动。 集风室7连通排风管3,排风管3位于箱体1的后端;排风管3上也加 装有一个风机14,用于向外排出过滤处理后的空气,并保证空气在箱体 l内的流动。散风室4通过导气管与第一过滤室5相通;在导气管与进 风管2之间的散风室4内设置有一个立式隔风墙15,保证散风室4内的 空气均匀分散并正常流动。在第一过滤室5内设置有一个过滤水箱8, 过滤水箱8内加装过滤用水,并与供水系统相通;过滤水箱8内卧式设 置有过滤管9,过滤管9上开有出气孔;该过滤管9设计为多个,并与 所述导气管相通;散风室4内的空气经导气管进入过滤管9,通过其上 的出气孔排入过滤过滤水箱8,并形成气泡排出水面,完成第一次水过 滤。第一过滤室5与第二过滤室6在上端相通,第一次过滤后的空气进 入第二过滤室6;第二过滤室6内设置有一个横向的通风道10,该通风 道10后端连通集风室7;从第一过滤室5进入的空气直接进入通风道 10,然后再排入集风室7;通风道10内立式设置有隔断式过滤网11, 过滤网ll设计为筛网式;在滤网11的一侧还设置有一个立式剌辊13, 刺辊13上均匀分布的拨刺;刺辊13通过传动由电机带动,剌辊13转动时,其上的拨剌可拨离吸附在过滤网ll上的杂物;与过滤网ll配合有一个喷水管12,喷水管12与供水系统相通;喷水管12将水喷向过滤 网11,并在过滤网ll上形成一层溥溥的水幕;空气通过水幕向后流动, 形成第二次水过滤;过滤网11可设计为多个,平行设置、依次排列。 集风室7内.也设置有一个立式隔风墙15,该隔风墙15位于排风管3与 通风道10之间,使集风室7内的空气均匀分散,空气中的水分子在集 风室7内自然凝结并形成水珠落下,洁净的空气则通过排风管3排出。对于冶炼等产生的污染热空气处理时,可在进风管2上加装一个水 包16,水包16与外部供暖系统相通,用于回收进风管2内的热量。为 保证热量的回收,进风管2在水包16内螺旋设置,以增加吸热面积。为充分利用水资源,还可加装一个循环水利用系统,主要由集水箱 17及供水系统组成,集水箱17设置在通风道10后端及集风室7下端, 用于收集集风室7及通风道10流出的水;集水箱17通过管道与供水系 统相通;供水系统主要由供水管、过滤池、供水池组成,供水管上设置 有供水泵,用于向过滤过滤水箱8及喷水管12内提供水源。使用时,进风管2连通空气污染源,污染的空气通过进风管2进入 散风室4,均匀分散后通过导气管进入第一过滤室5,经一次水过滤后 进入第二过滤室6,经二次水过滤后再进入集风室7,最后通过排风管3 排出。权利要求1、 空气过滤机,主要由箱体(l)组成,箱体(1)上设有进风管(2)和 排风管(3),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依次为与进风管(2)相通的散风室(4)、 第一过滤室(5)、第二过滤室(6)、与排风管(3)相通的集风室(7);第一过 滤室(5)内设置有一个过滤水箱(8),该过滤水箱(8)内卧置带有出气孔的 过滤管(9),该过滤管(9)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散风室(4)相通;第一过滤室 (5)与第二过滤室(6)在上端相通;第二过滤室(6)内设有--个横向的通 风道(IO),通风道(10)内设置有隔断式过滤网(11),过滤网(ll)上连接 有一个与供水系统相通的喷水管(12);该通风道(10)后端与所述集风室 (7)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及排风管(3)上分别设置有风机(14)。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散风室(4)内设置有一个立式隔风墙(15),该立式隔风墙(15)位于进风管(2) 与导气管之间;所述集风室(7)内也设置有一个立式隔风墙(15),该隔风 墙(15)位于排风管(3)与通风道(10)出口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 网(11)一侧还设置有一个立式刺辊(13),该立式剌辊(13)通过传动由电机 带动。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 管(2)螺旋设置在一个余热回收水包(16)内,该水包(16)与外部供暖系统 相通。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过 滤室(6)的通风道(10)后端及集风室(7)下端设置有一个集水箱(17),该集 水箱(17)通过水道与所述供水系统相通,供水系统由供水管、过滤池、 供水池组成,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泵。专利摘要本技术为空气过滤机,属于空气滤清领域,主要由箱体组成,特点是箱体内依次为散风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集风室;第一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过滤水箱,第二过滤室内设有隔断式过滤网,过滤网上连接有一个与供水系统相通的喷水管;可与加工车间、冶炼车间及各种燃料锅炉、蒸汽炉配套使用,有效减少有毒气体及烟尘的排放,对污染空气进行清洁、净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气过滤机,主要由箱体(1)组成,箱体(1)上设有进风管(2)和排风管(3),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依次为与进风管(2)相通的散风室(4)、第一过滤室(5)、第二过滤室(6)、与排风管(3)相通的集风室(7);第一过滤室(5)内设置有一个过滤水箱(8),该过滤水箱(8)内卧置带有出气孔的过滤管(9),该过滤管(9)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散风室(4)相通;第一过滤室(5)与第二过滤室(6)在上端相通;第二过滤室(6)内设有一个横向的通风道(10),通风道(10)内设置有隔断式过滤网(11),过滤网(11)上连接有一个与供水系统相通的喷水管(12);该通风道(10)后端与所述集风室(7)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同
申请(专利权)人:刘希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