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0099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由雷米普利1%-25%,肼屈嗪0.1%-25%,赖诺普利0.1%-25%,表面活性剂10%-55%、油5%-30%,其余成分为蒸馏水,上述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纳米乳乳滴颗粒小、分布均匀、粘度小、流动性好,具有抗高血压能力,增强了雷米普利的溶解度,提高了雷米普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稳定性,延缓其在体内的代谢时间,更由于综合了肼屈嗪和赖诺普利,使其能够综合解决高血压问题。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减少了药物的辅料用量,降低药物对身体的毒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制备方法简单、耗能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复方雷米普利的新剂型,特别涉及一种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
技术介绍
雷米普利(ramipril),化学名称(S)-2-[N_(l-乙氧羰基-3-苯基-丙基)丙氨酰基]-2-氮杂二环[3. 3. 0]辛烷-3-羧酸,分子式=C23H32N2O5,分子量416. 50。 CAS号87333-19-5。化学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07. 0-110. 0°C。雷米普利是一个前体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水解生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雷米普利拉,是强效和长时间作用的ACE抑制剂。服用雷米普利会导致血浆肾素活性的升高,和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血浆浓度的下降。因为血管紧张素 II的减少,ACE抑制剂可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和血管阻力下降,从而产生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有证据显示,组织ACE,尤其是血管系统-而不是循环中的ACE,是决定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主要因素。同激肽酶II 一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也能降解缓激肽。有证据显示,雷米普利拉弓I 起的ACE抑制,对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系统能产生某些效应。有人推测这一机制参与了雷米普利的降压和代谢作用。雷米普利口服给药后能被迅速地从胃肠道吸收,在1小时之内即可达到血浆峰浓度。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峰值血浆浓度出现在用药后的2-4小时以内。雷米普利拉的血浆峰浓度以多相方式下降。如雷米普利5-10mg每日1次给药,经数日后雷米普利拉的有效半衰期是13-17小时;以较低的剂量(雷米普利1.25-2. 5mg)给药时,有效半衰期明显延长。这种差异与极低血浆浓度时观察到的雷米普利拉的浓度时间曲线的长终末相有关。这一终末相不依赖于药物剂量,提示同雷米普利拉结合的酶的作用是可饱和的。雷米普利几乎能被完全地代谢,其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泄(大约60%从尿中排泄,40%从粪便排泄)。除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以外,其它没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包括二酮哌嗪酯、二酮哌嗪酸及其耦合物。是治疗高血压的极佳药物。胼屈嗪(Hydralazine)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动脉和小动脉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它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单独使用效果不甚好, 且易引起副反应,故多与利血平、氢氯噻嗪、等合用,以增加疗效。胼屈嗪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作用,限制平滑肌细胞肌浆网的钙离子释放;作为一氧化氮供体;激活缺氧诱导激活因丁寸。赖诺普利(Lisinopril),化学名N- {N- [ (S)羧基_3_苯丙基]_L_赖氨酰}-L-脯氨酸二水合物;分子式C21H31N305*2H20 ;分子量441. 53。赖诺普利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它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后者可催化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抑制ACE可使血管紧张素II浓度降低从而使升压作用及醛固酮分泌下降。后者的降低导致血清钾的升高。赖诺普利主要通过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酸固酮系统降低血压, 同时赖诺普利亦对低肾素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现在市场上已有如雷米普利片剂的降压药物,虽然口服后能迅速从胃肠道吸收, 但吸收不完全,另外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慢,生物利用度差,再加上雷米普利本身作用缓慢,使得雷米普利的药效无法迅速得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均勻,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的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雷米普利1% -25%胼屈嗪0. 1% -25%赖诺普利0. 1% -25%表面活性剂或/和助表面活性剂10% -55%油5%-30%,其余成分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吐温80或泊洛沙姆188或与span80的混合物。所述的油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丙二醇酯、乙酸乙酯、苯甲酸甲酯或苯甲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集中的混合物。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助表面活性剂乙醇、1, 2-丙二醇、卡必醇或聚乙二醇400中的任一种或集中的混合物,助表面活性剂占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之和的_50%。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吐温80、泊洛沙姆188或spanSO,这些表面活性剂对人体低毒、安全、无刺激。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油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丙二醇酯、乙酸乙酯、苯甲酸甲酯或苯甲酸乙酯,安全、无毒。本专利技术中助表面活性剂在雷米普利纳米乳的构建中同样是很好的药物助溶剂, 本专利技术在药物中加入刺激性小的助表面如卡必醇、乙醇、1,2-丙二醇、丙三醇或聚乙二醇 400,除了助溶作用外,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为了调整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使得油水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增大界膜的油水性和刚性。助表面活性剂掺入到界面膜中, 促进曲率半径很小膜的形成,扩大雷米普利纳米乳的乳区面积。本专利技术的雷米普利纳米乳通过口服给药,极大的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 减少药物在体内的首过效应,促进药物的胃肠道吸收。雷米普利在水中极难溶解,使人体对药物的转运及吸收变得困难,纳米乳基质为雷米普利提供了良好的溶解环境。口服时可经淋巴吸收,克服首过效应和分子通过胃肠道时的屏障。本专利技术的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雷米普利抗高血压纳米乳的药物粒径在粒径69. 6 118.4 nm,平均粒径 87. 6 nm,是将雷米普利溶于油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和助表面活性剂)后,用溶解胼屈嗪和赖诺普利的蒸馏水滴定到均勻、透明的纳米乳体系。2.本专利技术的复方雷米普利抗高血压纳米乳分布均勻,体系透明、稳定性好,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油包水型纳米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3.本专利技术的复方雷米普利抗高血压纳米乳将不同治疗途径的三种抗高血压药物通过纳米乳剂型结合在一起,降低了服用者的耐药性。并且服用简单方便,通过一次服用即可将三种药物同时摄入。4.本专利技术的复方雷米普利抗高血压纳米乳给药后迅速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使药物迅速起效,并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及药理效应,提高雷米普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次数。5.本专利技术的复方雷米普利抗高血压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药效稳定,耗能低。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的透射电镜图。图2本专利技术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的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检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专利技术人给出具体制备方法实施例及使用药效试验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效果。试验例1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粒径大小分析本专利技术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图1 ),液滴呈类球形,分散性好,无粘连。经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检测(图2)其粒径分布在69. 6 118. 4 nm,平均粒径87. 6 nm。试验例2本专利技术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稳定性分析通过以下离心试验、光稳定性试验、温度稳定性试验等观察本专利技术复方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的稳定性,观察本专利技术是否有分层、浑浊或晶体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雷米普利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其余成分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油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丙二醇酯、乙酸乙酯、苯甲酸甲酯或苯甲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五庆孙江宏郑星星张小华袁天罡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