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串红球菌及其在微生物催化制备手性芳香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482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新菌株——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WZ010,及其在选择性氧化混旋芳香醇制备R-型芳香醇和不对称还原芳香酮生成S-型芳香醇中的应用。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430072,保藏编号:CCTCC?No:M?2011336,保藏日期:2011年9月29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提供了一株具有高立体选择性、高酶活性的新菌株,通过该菌株菌体选择性氧化和不对称还原可同时得到R-芳香醇和S-芳香醇,该菌株的反应专一性强,催化活性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污染小,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新菌株-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WZ010,及其在选择性氧化混旋芳香醇制备R-型芳香醇和不对称还原芳香酮生成S-型芳香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手性芳香醇是一类具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结构的手性醇,是20多种芳香醇胺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中,比较典型的药物有Isoproternol、Colterol, Phenylephrine, Bitolerol,还有最新的抗抑郁药物Tomozetine, Fluoxetine和Nisoxetine等。手性芳香醇的两种对映体都可以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而且效果明显不同,如R-氟西汀 (Fluoxetine)是抗抑郁药,而S-异构体能预防偏头痛,两者功效不同;R-沙丁胺醇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症,S-型异构体几乎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因此,获得单一对映体的手性醇是合成这类药物的关键。化学法合成手性芳香醇,往往需要昂贵的过度金属或手性配体,操作条件苛刻,有机溶剂用量大。相对地,利用生物法催化制备手性芳香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环境友好,易于分离回收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目前生物法催化生成手性芳香醇方法主要有选择性氧化、不对称还原、脂肪酶不对称酯化、氧化酶羟基化等。尽管相关研究报道较多,这些微生物催化剂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发现新的生物催化剂仍十分必要与迫切。目前尚未见有关于利用红串红球菌微生物转化生成手性芳香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高酶活力的新菌株——红串红球菌WZOlO 及其在手性芳香醇合成中的应用。该菌株既可通过选择性氧化混旋芳香醇得到R-型芳香醇,也可通过不对称还原芳香酮生成S-型芳香醇,反应专一性强,转化率高,反应不需要外加辅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WZ01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430072,保藏编号=CCTCC No =M 2011336,保藏日期:2011年9月四日。本专利技术红串红球菌WZOlO的16S rDNA序列如下ATGCAGTCGAGCGGTAAGGCCTTTCGGGGTACACGAGCGGCGAACGGGTGAGTAACACGTGGGTGATCT GCCCTGCACTTCGGGATAAGCCTGGGAAACTGGGTCTAATACCGGATATGACCTCCTATCGCATGGTGGGTGGTGGA AAGATTTATCGGTGCAGGATGGGCCCGCGGCCTATCAGCTTGTTGGTGGGGTAATGGCCTACCAAGGCGACGACGGG TAGCCGACCTGAGAGGGTGACCGGCCACACTGGGACTGAGACACGGCCCAGACTCCTACGGGAGGCAGCAGTGGGGA ATATTGCACAATGGGCGAAAGCCTGATGCAGCGACGCCGCGTGAGGGATGACGGCCTTCGGGTTGTAAACCTCTTTC AGCAGGGACGAAGCGCAAGTGACGGTACCTGCAGAAGAAGCACCGGCTAACTACGTGCCAGCAGCCGCGGTAATACGTAGGGTGCAAGCGTTGTCCGGAATTACTGGGCGTAAAGAGTTCGTAGGCGGTTTGTCGCGTCGTTTGTGAAAACCAG CAGCTCAACTGCTGGCTTGCAGGCGATACGGGCAGACTTGAGTACTGCAGGGGAGACTGGAATTCCTGGTGTAGCGG TGAAATGCGCAGATATCAGGAGGAACACCGGTGGCGAAGGCGGGTCTCTGGGCAGTAACTGACGCTGAGGAACGAAA GCGTGGGTAGCGAACAGGATTAGATACCCTGGTAGTCCACGCCGTAAACGGTGGGCGCTAGGTGTGGGTTCCTTCCA CGGAATCCGTGCCGTAGCTAACGCATTAAGCGCCCCGCCTGGGGAGTACGGCCGCAAGGCTAAAACTCAAAGGAATT GACGGGGGCCCGCACAAGCGGCGGAGCATGTGGATTAATTCGATGCAACGCGAAGAACCTTACCTGGGTTTGACATA TACCGGAAAGCTGCAGAGATGTGGCCCCCCTTGTGGTCGGTATACAGGTGGTGCATGGCTGTCGTCAGCTCGTGTCG TGAGATGTTGGGTTAAGTCCCGCAACGAGCGCAACCCCTATCTTATGTTGCCAGCACGTTATGGTGGGGACTCGTAA GAGACTGCCGGGGTCAACTCGGAGGAAGGTGGGGACGACGTCAAGTCATCATGCCCCTTATGTCCAGGGCTTCACAC ATGCTACAATGGCCAGTACAGAGGGCTGCGAGACCGTGAGGTGGAGCGAATCCCTTAAAGCTGGTCTCAGTTCGGAT CGGGGTCTGCAACTCGACCCCGTGAAGTCGGAGTCGCTAGTAATCGCAGATCAGCAACGCTGCGGTGAATACGTTCC CGGGCCTTGTACACACCGCCCGTCACGTCATGAAAGTCGGTAACACCCGAAGCCGGTGGCTTAACCCCTTGTGGGAG GCAGCCGTCGAACGGG样品采集筛选所用的土样分别从山东、湖北、内蒙古等地采集。本专利技术红串红球菌WZ010筛选自中国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菜园土壤。平板初筛称取0. 5g 土样加入ImL的无菌水,摇勻,静置,上清液用无菌水稀释 1000倍,然后取其100 μ L涂布固体平板,放置3 5分钟,吸取150 μ L混旋1-苯乙醇再次涂布上述平板,30°C倒置过夜培养。挑取长出的单菌落转接于固体试管斜面,30°C过夜培养。固体培养基的组分蛋白胨1%,酵母浸膏0. 5%,NaCl 0. 5%,琼脂2%,pH7.0 7. 2, 121°C灭菌20min。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组成均以质量体积百分比(W/V)表示,如某组分浓度表示IOOmL培养基中含有Ig该组分。 将斜面菌株接种到发酵培养基,其组分如下蛋白胨1 %,酵母浸膏0. 5 %,NaCl 0. 5%, pH7. 0 7. 2,121°C灭菌20min。30°C摇床转速200rpm培养24 48小时,离心后得到菌体悬浮于缓冲液体系中。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湿菌体,悬浮在缓冲液体系中,加入混旋芳香醇或者芳香酮进行反应,反应1 72小时后,用手性气相色谱分析底物和其转化产物。芳香醇对映体过量值的气相检测条件检测仪器=Shimadzu GC-2014气相色谱仪手性气相柱CP-ChirasilDEX CB检测条件柱温,140°C恒温;检测器和进样器温度,250°C ;进样量,1 μ L ;分流比, 1 49 ;检测器,FID ;载气,Ν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的红串红球菌WZ010在选择性氧化混旋芳香醇制备R-型芳香醇中的应用。所述芳香醇为1-苯乙醇、1-苯丙醇或扁桃酸甲酯,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向贤汪钊杨池熊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