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式雷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106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0:10
一种变压器绕组,包括铁芯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线圈(4)由铜包铝线绕成,铜包铝线均匀绕在纸筒(3)上,有两层或多层,线圈(4)两端设置端绝缘(5)。该变压器绕组,既降低了变压器绕组的成本,又不减损其性能。由于铜包铝线的密度小、质量轻,采用该导线可降低变压器绕组的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产品便于运输和安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尤其是一种用铜包铝线绕制的铁芯变压器绕组。属于变压器制造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绕组构成设备本身的电路部分,它与外部的电网直接相连,是变压器中的重要的部件,常把绕组比做变压器的“心脏”。当遭受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波时,绕组内部会产生大于额定电流许多倍的短路电流,沿轴向与辐向产生巨大的机械力,同时会瞬时将绕组温度提升至极高的危险程度。铜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是传统的导电材料,也是变压器绕组的主要原材料。由于世界上铜资源的匮乏和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促使电工行业积极寻求代用材料。 一般认为,铝导线是较好的代用材料。由于铝的资源丰富,其具有价格低廉、重量轻、导电率较高等优点,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以铝代铜”,用铝导线作电能传输线,其中包括制作变压器绕组。随着双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铜的优良导电性和铝重量轻的特点,将铜层包覆在铝芯线周围,形成具有导电性好、密度小、柔软、耐腐蚀、易钎焊、价格低廉的铜包铝导线,从而发展成为导线的第三种金属材料。铜铝复合导线是一种高性能的双金属线材,其铜的厚度大约是在最小半经的3. 5%,其导电率大约是铜线的62. 9%,而同样重量、截面的铜包铝线的长度是纯铜线长度的2. 7倍。但是,由于铝的强度较低,容易蠕变,长期使用后会产生变形,而且铝的耐蚀性较差,表面极易形成坚固的氧化膜,致使用铜铝复合导线绕制变压器绕组成为技术难题,从而限制了 “以铝代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如今变压器绕组最常用的材料仍然是铜。虽然其可以承受短路机械力、瞬时的高温,但由于铜资源紧缺、铜价格高,使得变压器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得到铜铝复合导线绕制的变压器绕组便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实现既降低变压器绕组的成本,又不减损其性能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绕组,包括铁芯和线圈,其线圈由铜包铝线绕成,铜包铝线均勻绕在纸筒上,有两层或多层,线圈两端设置端绝缘。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在两层线圈之间设置瓦楞纸板,瓦楞纸板与线圈之间置有若干油道。本技术应用铜包铝线代替铜导线绕制变压器绕组,既降低了变压器绕组的成本,又不减损其性能。由于铜包铝线的密度小、质量轻,采用该导线可降低变压器绕组的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产品便于运输和安装。同时,铜包铝线的比热比铜导线的大,在相同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的条件下,绕组的温升较低,从而延长了绝缘材料的老化过程,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虽然无论软态或硬态的铜包铝线,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比铜导线的低,但仍足以满足绕组对导线力学性能的要求,尤其铜铝复合材料导线兼具铜线和铝线的优良特性,价格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变压器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变压器绕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变压器绕组,由铁芯和线圈4构成,其线圈4由铜包铝线绕成, 铜包铝线均勻绕在绝缘纸筒3上,共有两层,线圈4两端设置端绝缘5。在两层线圈4之间设置瓦楞纸板1,瓦楞纸板1与线圈4之间置有油道2。该变压器绕组是以下列方法绕制而成的先将绝缘纸筒3固定在模具上,然后将线圈4首头搣制完毕包扎好后,将导线按要求均勻绕在纸筒3上得到线圈4,并在两层之间加相应的瓦楞纸板1,瓦楞纸板1与线圈4之间形成油道2 ;在线圈绕制过程中,每层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要放置端绝缘5,加强上下端部的绝缘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绕组,包括铁芯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线圈由铜包铝线绕成,铜包铝线均勻绕在纸筒C3)上,有两层或多层,线圈(4)两端设置端绝缘(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是在两层线圈(4)之间设置瓦楞纸板 (1),瓦楞纸板(1)与线圈(4)之间置有若干油道O)。专利摘要一种变压器绕组,包括铁芯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线圈(4)由铜包铝线绕成,铜包铝线均匀绕在纸筒(3)上,有两层或多层,线圈(4)两端设置端绝缘(5)。该变压器绕组,既降低了变压器绕组的成本,又不减损其性能。由于铜包铝线的密度小、质量轻,采用该导线可降低变压器绕组的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产品便于运输和安装。文档编号H01F27/28GK202205557SQ20112021945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式雷 申请人:张式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式雷
申请(专利权)人:张式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