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茂盛专利>正文

连续砂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66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砂滤器,由输砂管将含杂质的细砂送至桶槽体上端第一分离槽侧壁的阻挡片上以打散砂粒与杂质并减小喷出细砂的冲力,由砂粒与杂质的比重不同,最轻杂质浮于水面由浅凹槽内侧隔离面的缺口流入浅凹槽经输出管排出,较重杂质由深凹槽底端输出管排出,而细砂由第一分离槽底端出口掉入第二分离槽,经由空压管将细砂进一步打散,使夹有杂质的细砂与杂质分离,使杂质由槽体的隔离面的缺口流入槽体经输出管排出,以达到连续清洁水质的效益。(*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砂滤器。一般的废水处理是在废水集水槽至沉淀槽间经过高低顺流各种药桶处理,而经过沉淀槽的废水再进入一砂滤器过滤杂质,而现有的砂滤器如图1所示,其主要为一由数个脚架支撑的桶槽体,桶槽体尾端呈渐缩圆锥状,于桶槽体内放置有预定高度的细砂,一进水管直接插入桶槽体下端的细砂中,经细砂过滤的清水浮出于桶槽体并由出水管流出,该桶槽体尾端的排出口与输砂管相通,输砂管内由空压机的压缩空气输送含有杂质的细砂至桶槽体上端一分离槽内,由于砂粒与杂质的比重不同,使杂质浮于水面而由分流管流出,而清洁的砂粒掉入桶槽体内的砂堆上端。由上述的过滤方式,桶槽体下端堆积的含有杂质的细砂由输砂管喷入分离槽内,虽可分离部分杂质,但因其冲力大而使部分杂质与细砂夹粘在一起由输砂管喷入分离槽内并掉入砂堆上端,且一些比水重的杂质亦容易沉淀于分离槽下端,无法浮出水面流出,所以上述结构无法有效地将细砂中的杂质分离,以致于使一些杂质可能随清洁水流出,即该砂滤器的过滤效果不佳,仍有待改进,为现今污水处理所面对的课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砂滤器,其可将废水中的各种杂质有效地分离出去,达到连续清洁水质的效益。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续砂滤器,其为由数个脚架支撑的桶槽体,于桶槽体侧边开设一供进水管穿置凸伸的孔洞,该进水管的出口端下方设有一缓冲平台,该桶槽体呈渐缩的圆锥状尾端设有排出口与输砂管相通,于桶槽体内放置有细砂A,桶槽体上端位置设有清水排放孔,于输砂管的入口端上插套有一空压机的空压管,于输砂管的弯角叉管也插套有一空压机的空压管,于桶槽体上端内缘固设有第一分离槽,其中该第一分离槽的面向输砂管出口的侧壁上延设一阻挡片,而另一侧壁底端形成一浅凹槽,该浅凹槽内侧的隔离面上侧中端设有缺口,浅凹槽底端连接一输出管,浅凹槽前侧一体向下凹设一深凹槽,该深凹槽底端也连接一输出管,该侧壁的底端出口延伸接入固设于桶槽体上端的支撑杆上的第二分离槽;该第二分离槽的下端出口置于细砂上端,第二分离槽两侧面下侧端位置固设有两具有数个出气孔的管体,两管体与一控制进气的空压管相通,第二分离槽上侧一端延设一槽体,该槽体的隔离面上侧中端设有缺口,槽体底端连接一输出管,以达到连续清洁水质的效益。现再就本技术的改良结构及特征等项,以配合附图说明的方式,详列记述于后。图1为现有结构的操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操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视示意图。首先请详细参阅图2至4所示本技术连续砂滤器,其主要为一由数个脚架1支撑的桶槽体2,于桶槽体2侧边的孔洞21供一进水管3穿置凸伸,进水管3出口端下方设有一缓冲平台31,该桶槽体2呈渐缩的圆锥状尾端设有排出口22与输砂管4相通,于桶槽体2内放置有预定高度的细砂A,桶槽体2上端预定位置处设有清水排放孔23,于输砂管4的入口端41上插套有空压机(图未示)的一空压管41A,于弯角叉管42上插套有空压机的另一空压管42A,由空压管41A及42A将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吹入输砂管4,以输送含有杂质的细砂A至固设于桶槽体2上端内缘的第一分离槽5内;该第一分离槽5如图2所示,其面向输砂管4出口的侧壁51上延设一阻挡片52,而另一侧壁53底端形成一浅凹槽54,该浅凹槽54内侧的隔离面541上侧中端设有缺口542,该浅凹槽54底端连接一输出管543,该浅凹槽54前侧一体向下凹设一深凹槽55,该深凹槽55底端连接另一输出管551,侧壁51的底端出口56延伸接入固设于桶槽体2上端的支撑杆24上的第二分离槽6;该第二分离槽6的下端出口置于细砂A上端,第二分离槽6两侧面下侧端预定位置处固设有两具有数个出气孔611的管体61,两管体61经由一空压管61A控制进气,第二分离槽6上侧一端延设一槽体62,该槽体62的隔离面621上侧中端设有缺口622,该槽体62底端连接一输出管63;继续参阅图2、3所示,污水经由进水管3注入桶槽体2下端的细砂A中,并经细砂A过滤成清水浮出于桶槽体2上端的清水排放孔23并由出水管流出,而桶槽体2尾端的排出口22与输砂管4相通,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由空压管41A及42A吹入输砂管4,输送含有杂质的细砂A至桶槽体上端的第一分离槽5的侧壁51的阻挡片52上,以打散砂粒与杂质,由砂粒与杂质的比重不同,使最轻杂质浮于水面,由浅凹槽54内侧的隔离面541的缺口542流入浅凹槽54并经输出管543排出,而较重的杂质可由深凹槽55底端的输出管551排出,而细砂A由第一分离槽5的底端出口56掉入第二分离槽6,再经由空压管61A使管体61的出气孔611吹气将细砂再进一步打散,使一些进入第二分离槽6中的夹杂有杂质的细砂A与杂质分离,而后杂质经槽体62的隔离面621的缺口622流入槽体62并由输出管63与输出管543会合排出。本技术由第一分离槽5的阻挡片52,可降低输砂管4出口喷出细砂的冲力,以减少杂质直接随细砂冲出第一分离槽5,且第一分离槽5可作第一阶段将杂质中比水轻的及比水重的以不同提出口分开处理,再利用第二分离槽6的空压管61A使管体61的出气孔611吹气将细砂再进一步打散,以将残余杂质分离排出,以达到连续清洁水质的效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结构实施确实具有创新暨实际功效提升。权利要求一种连续砂滤器,其为一由数个脚架支撑的桶槽体,于桶槽体侧边开设一供进水管穿置凸伸的孔洞,该进水管的出口端下方设有一缓冲平台,该桶槽体呈渐缩的圆锥状尾端设有排出口与输砂管相通,于桶槽体内放置有细砂A,桶槽体上端位置设有清水排放孔,于输砂管的入口端上插套有一空压机的空压管,于输砂管的弯角叉管上也插套有一空压机的空压管,于桶槽体上端内缘固设有第一分离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离槽的面向输砂管出口的侧壁上延设一阻挡片,而另一侧壁底端形成一浅凹槽,该浅凹槽内侧的隔离面上侧中端设有缺口,浅凹槽底端连接一输出管,浅凹槽前侧一体向下凹设一深凹槽,该深凹槽底端也连接一输出管,该侧壁的底端出口延伸接入固设于桶槽体上端的支撑杆上的第二分离槽;该第二分离槽的下端出口置于细砂上端,第二分离槽两侧面下侧端位置固设有两具有数个出气孔的管体,两管体与一控制进气的空压管相通,第二分离槽上侧一端延设一槽体,该槽体的隔离面上侧中端设有缺口,槽体底端连接一输出管。专利摘要一种连续砂滤器,由输砂管将含杂质的细砂送至桶槽体上端第一分离槽侧壁的阻挡片上以打散砂粒与杂质并减小喷出细砂的冲力,由砂粒与杂质的比重不同,最轻杂质浮于水面由浅凹槽内侧隔离面的缺口流入浅凹槽经输出管排出,较重杂质由深凹槽底端输出管排出,而细砂由第一分离槽底端出口掉入第二分离槽,经由空压管将细砂进一步打散,使夹有杂质的细砂与杂质分离,使杂质由槽体的隔离面的缺口流入槽体经输出管排出,以达到连续清洁水质的效益。文档编号B01D24/00GK2262449SQ9621444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林茂盛, 张绣娟 申请人:林茂盛, 张绣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砂滤器,其为一由数个脚架支撑的桶槽体,于桶槽体侧边开设一供进水管穿置凸伸的孔洞,该进水管的出口端下方设有一缓冲平台,该桶槽体呈渐缩的圆锥状尾端设有排出口与输砂管相通,于桶槽体内放置有细砂A,桶槽体上端位置设有清水排放孔,于输砂管的入口端上插套有一空压机的空压管,于输砂管的弯角叉管上也插套有一空压机的空压管,于桶槽体上端内缘固设有第一分离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离槽的面向输砂管出口的侧壁上延设一阻挡片,而另一侧壁底端形成一浅凹槽,该浅凹槽内侧的隔离面上侧中端设有缺口 ,浅凹槽底端连接一输出管,浅凹槽前侧一体向下凹设一深凹槽,该深凹槽底端也连接一输出管,该侧壁的底端出口延伸接入固设于桶槽体上端的支撑杆上的第二分离槽;该第二分离槽的下端出口置于细砂上端,第二分离槽两侧面下侧端位置固设有两具有数个出气孔的 管体,两管体与一控制进气的空压管相通,第二分离槽上侧一端延设一槽体,该槽体的隔离面上侧中端设有缺口,槽体底端连接一输出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盛张绣娟
申请(专利权)人:林茂盛张绣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