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镍双相不锈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6595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1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热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低镍双相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镍双相不锈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1-0.04;Si:0.2-1.0;Mn:3-5;Cr:21-23;Ni:1.7-2.5;N:0.15-0.25;Mo:0.2-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配方设计合理、镍金属含量低、成本低、既具有良好热加工性能能又具有较好耐腐蚀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热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低镍双相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双相不锈钢是指在其固溶组织由铁素体与奥氏体双相组成,而且其中一相比例约 45% 55% (量少相至少占30%)的不锈钢。由于两相组织的特征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与铁素体不锈钢比,其韧性高、脆性转变温度低、耐晶间腐蚀和焊接性能好,同时保留了铁素体钢导热系数高、膨胀系数小的优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其屈服强度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断裂能力均明显高于300系列的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油气、石化、化肥、桥梁、建筑以及化学品船等行业。近年来,随着镍价的不断上涨和大幅波动,为了充分发挥双相不锈钢资源节约的优势,双相不锈钢开始向低镍的方向发展。低镍双相不锈钢是指铬含量在23%以下,且含镍量低,同时不含钼或含少量钼的双相不锈钢,其设计开发思路是采用锰和氮代替镍,保证双相不锈钢的两相比例。该钢成本较低,是取代传统奥氏体不锈钢的理想材料。低镍双相不锈钢相关专利的成分见下表。专利申铒号CSMMC!NiSPCaNMoOtherWO 02/23056. Al0.005-0.070.1-2.03-819-230.5-1.7--<1.00.15· 0.30< LO-200310079771.90.0 ΙΟ.030.2-1.04-621-221.354.70.001-0.02O ΟΙΟ 040.1-0.60.20-0.250.1-0,6B :0.0028-0.0043200810200580.30.01-0.10.2-1,0< L520-22L84.0-“<1,00.08-0.20-05200910134128.6< 0 )3 2 1-220-221.9-2.3<0.0025<0.0350.7-1.00,1-0.20.2-1.0-201010303097,3< 0.03-M P o yi21.S 231.5-2.5<0.003<0.0050.2-0.50,2-0.40.243.4-专利申请号为WO 02/27056 Al 该专利镍含量比较低,为了保证两相的比例接近1 :1, 所以提高了锰和氮的含量。锰含量的提高,容易形成MnS夹杂,降低材料的腐蚀性,氮含量的增加,增加了冶炼的难度和成本。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9771. 9 该专利与专利WO 02/27056 Al 一样,同样锰含量和氮含量比较高,降低了材料的耐腐蚀性和增加了材料的冶炼难度。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00580. 3 该专利与专利200810079771. 9相比,提高了镍含量,降低了锰含量,但镍含量增加太多,最高增加到4%,镍含量的提高对双相不锈钢的组织稳定是有利的,但成本也大大增加,其市场竞争力比较弱。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341 . 6 该专利与专利200810200580. 3相比,降低了镍含量,但锰的含量没有相应的增加,难以保证两相组织的稳定性,增加了热加工的难度。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05097. 3 该专利与专利2009101341 . 6 一样,存在两相组织的稳定性和热加工性能比较差的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虽然出现了较多的低镍双相不锈钢,其成本有了较大的下降, 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专利技术专利合金的成本控制和热加工性能的匹配没有达到最优化,即有些专利的镍含量使用太少,导致锰和氮的含量的增加,热加工性能变差,材料的成材率降低,最终材料的综合成本并未降低;有些专利的锰和氮的含量过低,为了保证两相的稳定性,镍含量就比较高,虽然热加工性能比较好,但是材料的成本因为镍的增加也变得比较高。本专利综合考虑了合金的成本和热加工性能,设计出了一种具有低成本且具有良好热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低镍双相不锈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方设计合理、镍金属含量低、成本低、既具有良好热加工性能能又具有较好耐腐蚀性的双相不锈钢。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低镍双相不锈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 0. 01-0. 04 ;Si 0. 2-1. 0 ;Mn 3-5 ;Cr 21-23 ;Ni 1. 7-2. 5 ;N 0. 15-0. 25 ;Mo 0. 2-1. 0 ;其余为!^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学成分中还含有B,所述B的质量含量为0-30pp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学成分中还含有Ca,所述Ca的质量含量为0-30pp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杂质中,Cu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_1。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杂质中,S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 005。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杂质中,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 040。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是降镍,保证必要的铬含量,以确保耐腐蚀性能和降低成本;选择合适的锰和氮含量,以稳定双相不锈钢的两相组织。添加微量的硼元素,提高钢的热加工性能;增加微量的钙元素,改变夹杂物的形貌。上述各元素的作用如下C 碳是一种间隙元素,能够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组织并扩大奥氏体区。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但过多的碳会与钢中的铬形成Cr23C6型碳化物,使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从耐腐蚀性角度考虑,一般要求碳越低越好,但过低的碳会使双相钢的两相组织不稳定,而且增加冶炼成本。因此兼顾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和耐蚀性,控制碳在 0. 01-0. 04%οSi 硅是脱氧元素,另外也是提高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有效元素,但是硅是强烈的铁素体形成元素。为了获得稳定的两相组织,控制在0. 2-1. 0%。Mn:锰是较弱的奥氏体形成元素,但可增加氮在奥氏体钢中的溶解度,锰、氮的复合加入可替代钢中昂贵的镍元素,但锰的加入会与钢中的杂质元素硫形成MnS而降低钢的耐蚀性,过高的锰还降低钢的焊接性能,因此锰控制在3-5%。Cr 铬是双相不锈钢中的主要元素,增加铬含量能够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但是铬含量过多会导致在不锈钢中形成过多的铁素体,破坏两相的平衡,因此铬含量控制在 21-23%。Ni 镍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并稳定奥氏体组织,它促进铬的钝化,其本身不是耐蚀元素。镍可改善冷热加工性能,使强度、塑性和韧性很好的配合,但其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因此,在保证不锈钢综合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镍,控制其在1. 7-2. 5%。N:氮是非常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4力与碳相当,约为镍的30倍。氮主要作用是作为固溶强化元素提高双相不锈钢的强度,但并不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同时N还可以显著提高不锈钢的综合耐蚀性能。但氮含量过高,会导致钢的热加工性能下降。因此,控制氮在0. 15-0. 25%。Cu:铜是弱奥氏体形成元素,能显著降低钢的冷作硬化倾向,适量的铜可以提高钢的冷加工成形性。但铜过高会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从而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因此铜控制在1%以下。P,S 磷和硫是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对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尽量降低磷和硫的含量,但考虑的冶炼的成本,因此控制P彡0. 040%, S彡0. 005%。Mo 钼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海涛申鹏李亚峰周勇杨振李杰刘彦妍刘晓亚
申请(专利权)人:振石集团东方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