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314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门框、密封结构和闭锁装置,门扇包括位于外侧的弧形门扇和位于内侧的平板门扇,所述弧形门扇包括弧形壳板和焊接在弧形壳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弧形壳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板,且弧形壳板与固定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所述平板门扇包括平面盖板,所述平面盖板通过焊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连接座与安装在固定板上,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通过设置弧形壳板能够加强门扇的承受爆炸冲击波的能力,通过设置隔热棉能够隔绝外部高温。通过在门扇的四周边缘设置密封条、且与所述密封条对应的门框上设置金属压条及多点锁紧机构来确保防护密闭门的气密性,防止外界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密闭门,具体的为一种集抗压、密闭、隔热三种功能为一体的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波、防御有毒气体进入避难硐室和隔绝外界尚温。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各类矿难事故时有发生,由于矿井事故存在破坏力大、事故原因复杂和易引起继发性事故等特点,使得矿难发生后,外界无法及时展开救援。而井下由于事故所引起的绝大多数人员伤亡都是由于遇险矿工不能及时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造成的。为了加快完善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并且强制要求三年之内覆盖所有的矿山企业。当煤矿井下突发瓦斯突出、煤突出、坍塌和火灾等事故,矿井通道堵塞或动力电源断电时,在井下遇险人员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脱险的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进入避难硐室等待救援,避难硐室为其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作为生命保障工程的第一道关键防线,避难硐室的防护密闭门对于实现避难硐室抵抗爆炸冲击、气密防毒和隔绝外界高温等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矿山井下用防护密闭门普遍存在以下主要缺陷①在矿难发生时,在人员需进入避难硐室逃生的紧急情况下,防护门的开启和闭锁费力费时,不够灵活、快速,易延误紧急逃生的宝贵时间;②现有防护密闭门的锁紧机构的限位装置设置不当,容易松动;③现有防护密闭门都没有考虑设计隔热结构和观察窗。④现有防护密闭门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地阻隔外界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井下避难硐室用的钢制式快速防护密闭门,具有较高的抵抗井下爆炸冲击的能力,能够有效地防御有毒气体进入的密封性能,兼具开闭灵活,密闭可靠的特性,且能有效的隔绝外界高温,为逃生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安全的密闭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该防护密闭门具有较强的抵抗爆炸冲击的能力,不仅能有效地隔绝有毒气体进入,还能有效的隔绝外界高温, 为逃生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安全的密闭空间。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门框、密封结构和闭锁装置,所述门扇包括位于外侧的弧形门扇和位于内侧的平板门扇,所述弧形门扇包括弧形壳板和焊接在弧形壳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弧形壳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板,且弧形板与固定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所述平板门扇包括平面盖板,所述平面盖板通过焊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连接座安装在固定板上,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进一步,所述门扇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包括固定焊接在门扇上的观察窗座、 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座内的两层钢化玻璃、位于两钢化玻璃之间并与观察窗座的内壁相匹配的定位套筒和固定安装在观察窗座上并压紧固定钢化玻璃的压板,所述观察窗座沿其轴线方向的截面呈“Π”字形且在观察窗座的底面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钢化玻璃分别与所述观察窗座、定位套筒和压板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背面的四周边缘均设有矩管,所述平板门扇的四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矩管相匹配的隔板,所述矩管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密封条,且与所述密封条对应的门框上设有金属压条;进一步,所述闭锁装置包括安装在门扇上的手轮转轴机构、与所述手轮转轴机构相匹配的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联动的多连杆机构以及与多连杆机构相匹配的楔形块机构;进一步,所述手轮转轴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门扇上的转轴座、旋转安装在转轴座内的转轴、套装在转轴两端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的手轮,所述转轴座的一端设有套装在转轴上并与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轴环相匹配的压盖,所述压盖安装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转轴与转轴座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进一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的小齿轮和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进一步,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大齿轮上的两短杆、分别与两短杆铰接的左连杆和右连杆、分别铰接在左连杆和右连杆上的多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呈角度大于90° 的折弯,且转动块的中部通过螺柱铰接在所述门扇上作为旋转支点;进一步,所述楔形块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门框上并与所述转动块一一对应设置的楔形块,所述转动块的自由端到旋转支点的距离大于所述楔形块内边缘到所述旋转支点的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楔形块外边缘到所述旋转支点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转动块的自由端上套装有自润滑轴承;进一步,所述闭锁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扇上的限位销和设置在所述大齿轮上并与所述限位销相匹配的限位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通过将门扇设置为位于外侧的弧形门扇和位于内侧的平板门扇,弧形门扇的弧形壳板和固定板均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的16Mn钢,其受力性能得到加强,力学原理为假设任意方向作用在弧形壳板上的爆炸冲击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是垂直于弧形壳板的分力,另一个是平行于弧形壳板切线的分力,平行于弧形切线的分力由于对称,互相抵消,垂直作用于门体的力小于原来的作用力,消弱了爆炸冲击力,从而使门扇承受爆炸冲击波的性能得到大大加强。因此,防护密闭门能够承受不低于 1. OMPa的冲击压力,使得避难硐室内部更加安全;弧形门扇的弧形壳板和固定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平板门扇的平面盖板与固定板之间也填充有隔热棉,能够有效隔绝外界高温,保证避难硐室内的温度适合人员生存;2、通过在门扇上设置观察窗,避难人员能够通过观察窗掌握外部环境状况,便于避难人员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3、本专利技术的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通过设置闭锁装置不仅能够从避难硐室的外部和内部打开,而且操作快捷方便,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防止闭锁装置运行到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4、通过在门扇的四周边缘设置密封条、且与所述密封条对应的门框上设置金属压条及多点锁紧机构来确保防护密闭门的气密性,可有效阻隔外界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保证避难硐室内的遇险人员的生存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实施例的弧形门扇正视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壳板;2-固定板;3-加强板;4-隔热棉;5-平面盖板;6-连接座;7-螺钉;8-观察窗;9-观察窗座;10-钢化玻璃;11-定位套筒;12-压板;13-观察孔;14-密封圈;15-螺钉;16-矩管;17-隔板;18-密封条;19-金属压条;20-转轴座;21-转轴;22-压盖;23-密封圈;24-手轮;25-小齿轮;26-大齿轮;27-短杆;28-左连杆;29-右连杆;30-转动块; 31-旋转支点;32-楔形块;33-自润滑轴承;34-限位销;35-限位槽;36-齿轮座;37-门框; 38-铰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实施例的弧形门扇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 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后视图。本实施例的井下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门框37、密封结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张广勋朱先国井婷婷蒋德献葛亮陈阳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