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231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2:09
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及弹性的第二臂部,通过设置第二臂部的接触部初始时与第一臂部接触挡住本体的收容空间而达到防误差的作用,只有匹配的具有对接插针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才会与第二臂部配合而推动第二臂部,并与接触部接触而达到电性连接,从而该插针连接器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使用不匹配的对接物而造成损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插针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插针连接器,一般具有本体、收容于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以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其中本体具有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以及与该接触部对接的对接插针。但是,该种插针连接器由于不同的规格在外观上相差不大,常常出现不匹配的插针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误插而导致插针连接器或对接连接器损毁。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插针连接ο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插针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 所述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及弹性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二臂部的末端设有接触部,所述第一臂部嵌于本体内,而第二臂部自固定部向第一臂部延伸,且所述接触部与第一臂部接触。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插针连接器通过设置第二臂部的接触部初始时与第一臂部接触挡住本体的收容空间而达到防误差的作用,只有匹配的具有对接插针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才会与第二臂部配合而推动第二臂部,并与接触部接触而达到电性连接,从而该插针连接器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使用不匹配的对接物而造成损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插针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插针连接器与对接插针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针连接器100,其包括本体20、收容于本体20 中的导电端子30及套设于本体20外的外壳40。所述本体20设有收容导电端子30的收容空间21。所述导电端子30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21内的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32及弹性的第二臂部33,所述第二臂部33的末端设有接触部34。所述第一3臂部32嵌于本体20上,而第二臂部33自固定部31向第一臂部32延伸,且所述接触部34 与第一臂部32接触。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当所述对接插针101插入该插针连接器100时,插针101 的头部插入所述第一臂部32、第二臂部33及本体20之间围有间隙中并与第二臂部33的接触部34接触,并推动第二臂部33向远离第一臂部32的方向移动。当对接插针101插入后,该对接插针101与接触部34接触,而第一臂部32不再与第二臂部33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插针连接器100通过设置第二臂部33的接触部34初始时与第一臂部32 接触挡住本体20的收容空间21而达到防误差的作用,只有匹配的具有对接插针101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才会与第二臂部33配合而推动第二臂部33,并与接触部34接触而达到电性连接,从而该插针连接器100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使用不匹配的对接物而造成损毁。优选的,所述第一臂部32、第二臂部33及本体20之间围有间隙(未图示),该间隙可以给予对接插针101引导作用,从而可加快对接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及弹性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二臂部的末端设有接触部,所述第一臂部嵌于本体内,而第二臂部自固定部向第一臂部延伸,且所述接触部与第一臂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本体之间围有间隙。全文摘要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及弹性的第二臂部,通过设置第二臂部的接触部初始时与第一臂部接触挡住本体的收容空间而达到防误差的作用,只有匹配的具有对接插针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才会与第二臂部配合而推动第二臂部,并与接触部接触而达到电性连接,从而该插针连接器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使用不匹配的对接物而造成损毁。文档编号H01R13/02GK102420359SQ20111032792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云珍 申请人: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