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天渝专利>正文

一种固、气再循环的半干式烟气脱硫和除尘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08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固、气再循环的半干式烟气脱硫和除尘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脱硫吸收反应器、收尘器、储灰仓和风机,其特征在于:脱硫吸收反应器(7)为圆桶形,它的中下部为反应器喉部(2),最下部为锥形底部(24),下部的一侧装有烟气进口管(1),喉部中间装有脱硫剂喷咀(6),所述反应器(7)上部一侧与收尘器(8)连接,收尘器(8)的下部装有排灰阀(9),通过连接的排灰管(10)与下部的储灰仓(11)连接,储灰仓(11)下部为分叉漏斗形,其底部分别装有循环排灰阀(14)和卸灰阀(12),一部份固粒通过排灰管(13)排出加以利用,另一部份固粒经排灰阀(14)排至灰一风混合器(15)中,所述混合器(15)一端与循环风机(16)连接,另一端经灰再循环管(17)与喉部(2)上方的固粒喷咀(18)连接。吸风机(20)的一端通过净化烟气排出管(19)与收尘器(8)连接,另一端通过吸风机出口管(25)与烟囱(21)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干式烟气脱硫和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脱硫副产物,未反应的脱硫剂和尘粒混合物再循环,以及净化烟气再循环的脱硫与除尘过程合为一体的装置。半干式烟气脱硫是采用碱性氧化物(通常为氧化钙CaO)的浆液为脱硫剂,在反应吸收塔内将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吸收反应,并被加热干燥,达到脱硫的目的,并排出干态副产物。为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副产物尘粒,未反应的脱硫剂和烟尘混合物被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吸收反应塔,形成固粒再循环。常规的固粒再循环半干式脱硫采用专门的固粒分离装置和特殊的物料送回装置将从烟气流中分离出的固粒送回反应器,以提高脱硫效率。但其缺点是为实现固粒循环需要粉尘收集器和特殊的输送装置,而脱硫后的烟气还需要再除尘,造成装置比较复杂,运行问题较多,造价亦较高;此外,为维持反应器中的固—气两相的流态化运动,要求足够大的进口烟气流量。因此,此类脱硫装置难以适应进口烟气量的变化,运行比较困难。它的主要优点1.将脱硫和除尘结合,全部收尘器的产物都可以在脱硫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其循环量易于控制,保证了反应器中固态的适当浓度;2.采用普通风机实现固粒的再循环;3.采用净化烟气再循环,确保反应器中适当的气流速度和固态浓度,因而保证了脱硫和除尘的高效率,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别是能适应进口烟气流量的大幅度变化;4.结构合理、简单,运行维修方便,造价低。如图所示,脱硫吸收反应器(7)为圆桶形,它的中下部为反应器喉部(2),最下部为锥形底部(24),下部一侧装有烟气进口管(1)以便将需净化的高温烟气送入并经横截面缩小的喉部向上流动,喉部中间装有脱硫剂喷咀(6),脱硫剂浆液经输送管(4)与压缩空气管(3)送入的压缩空气经喷咀进口管(5)进入喷咀(6),来自下部的烟气与喷咀(6)喷射出的碱性脱硫剂浆液混合,一同向上流动,其高温烟气被脱硫剂浆液冷却,其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被吸收反应,生成固态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随气流带到反应器(7)的顶部,液浆则被热气流干燥,形成气/固混合物,所述反应器(7)上部一侧与收尘器(8)连接,在收尘器(8)中,气流中的脱硫副产品,未被反应的脱硫剂和烟尘的固体混合物被从气体中分开。收尘器(8)的下部装有排灰阀(9),通过连接的排灰管(10)与下部的储灰仓(11)连接,储灰仓(11)的下部前后为分叉半漏斗形,其底部分别装有循环排灰阀(14)和卸灰阀(12),一部分固粒通过排灰管(13)排出,加以利用,另一部分固粒经循环排灰阀(14)排至灰—风混合器(15)中,所述混合器(15)一端与循环风机(16)连接,另一端经灰再循环管(17)与喉部(2)上方的固粒喷咀(18)连接。吸风机(20)的一端通过净化烟气排出管(19)与收尘器(8)连接,另一端通过吸风机出口管(25)与烟囱(21)连接,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出。从吸风机出口管(25)中间引出烟气再循环管(22),将部分净化后的烟气通入反应器(7)的锥形底部(24)处,以便增加通过反应器的烟气量,使反应器内的固粒处于沸腾状态以提高反应效果,烟气再循环量的大小通过再循环管(22)中所装的再循环烟气量控制阀(23)进行调控。所述收尘器(8)可前后并列安装2个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固、气再循环的半干式烟气脱硫和除尘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脱硫吸收反应器、收尘器、储灰仓和风机,其特征在于脱硫吸收反应器(7)为圆桶形,它的中下部为反应器喉部(2),最下部为锥形底部(24),下部的一侧装有烟气进口管(1),喉部中间装有脱硫剂喷咀(6),所述反应器(7)上部一侧与收尘器(8)连接,收尘器(8)的下部装有排灰阀(9),通过连接的排灰管(10)与下部的储灰仓(11)连接,储灰仓(11)下部为分叉漏斗形,其底部分别装有循环排灰阀(14)和卸灰阀(12),一部份固粒通过排灰管(13)排出加以利用,另一部份固粒经排灰阀(14)排至灰一风混合器(15)中,所述混合器(15)一端与循环风机(16)连接,另一端经灰再循环管(17)与喉部(2)上方的固粒喷咀(18)连接。吸风机(20)的一端通过净化烟气排出管(19)与收尘器(8)连接,另一端通过吸风机出口管(25)与烟囱(2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气再循环的半干式烟气脱硫和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器(8)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并排安装两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气再循环的半干式烟气脱硫和除尘一体化装置,其脱硫吸收反应器为桶形,中下部收缩为喉部,喉部处上方装有固粒喷嘴,下部装有脱硫剂浆液喷嘴,反应器下部一侧装有烟气进口管,需净化的高温烟气由下往上并与喉口部进入的脱硫剂混合,烟气被脱硫剂浆液冷却,酸性气体被吸收并形成气/固混合物,反应器后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收尘器和储灰仓,在收尘器中,脱硫副产品,未反应的脱硫剂被分离,部分固粒在下部排出利用,另一部分再被风机送入固粒喷嘴处,循环使用,净化后的烟气的一部分经再循环风机送至反应器的下部与刚进入反应器的烟气一并向上流动,以保证适当的气流速度,装置除尘脱硫效率高、结构紧凑、合理,造价低。文档编号B01D53/80GK2524819SQ0127901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熊天渝 申请人:熊天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天渝
申请(专利权)人:熊天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