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7503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8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状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研磨材料装填到研磨装置中,该研磨装置对包含树脂的圆筒膜的表面进行研磨;交替且重复地执行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其中,表面粗糙化操作使研磨材料碰撞圆筒膜的表面,使表面粗糙化;该圆筒膜更换操作用还没有完成表面的粗糙化的另一个圆筒膜更换已经完成了表面的粗糙化的圆筒膜;通过部分地排出研磨材料,并且装填新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相对于装填新研磨材料之后研磨材料的总量的百分比按重量计变为30%或更高,来更换研磨材料;以及再次交替且重复地执行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通过感应加热法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JP-A)No. 11-35观04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0-188177)。除了具有发热层的加热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电磁感应加热定影方法需要线圈和高频电源。线圈安装在加热定影部件的内部或外部且靠近加热定影部件的位置,并且电连接到高频电源。通过该高频电源使高频交流电流流过线圈,并且此时,根据电流方向沿着与线圈缠绕表面垂直的方向,在线圈周围产生磁通量。磁通量横穿安装在线圈附近的加热定影部件的发热层,并且在加热定影部件上的发热层中产生涡电流,该涡电流沿着抵消该磁通量的方向产生磁场。由于发热层具有由其材料和厚度确定的抵抗值,因此将来自生成的涡电流的电能转换成热能。使用此时产生的热的定影装置是电磁感应加热定影装置。作为用于电磁感应加热定影的定影带,存在这样的定影带从内周面侧到外周面侧,在聚酰亚胺树脂层上层叠金属层。已经尝试了通过无电镀来形成该金属层的方法。常规地,已经尝试了通过诸如喷砂和珩磨(湿式喷砂)等的方法使聚酰亚胺树脂层的表面粗糙化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 11-320753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3-105551)。还已经尝试了化学地激活聚酰亚胺树脂层的表面以执行无电镀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10-7746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与下述情况相比能够大量重复制造具有期望的表面状态的环状体的环状体制造方法不执行研磨材料的排出及新研磨材料的装填的情况,和/或在研磨材料更换步骤中不更换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的百分比按重量计变为30%以上的情况。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1>和<2>来实现。<1> 一种,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研磨材料装填步骤,将研磨材料装填到研磨装置中,该研磨装置对包含树脂的圆筒膜的表面进行研磨;第一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交替且重复地执行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该表面粗糙化操作使研磨材料碰撞圆筒膜的表面,使表面粗糙化,该圆筒膜更换操作用还没有完成所述表面的粗糙化的另一个圆筒膜更换已经完成了所述表面的粗糙化的圆筒膜; 研磨材料更换步骤,通过在第一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之后将装填到研磨装置中的一部分研磨材料排出,并且装填新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相对于装填新研磨材料之后研磨材料的总量的百分比按重量计变为30%以上,来更换研磨材料;以及第二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在研磨材料更换步骤之后,再次交替且重复地执行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2>根据<1>所述的,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中,在形成了所述圆筒膜中粗糙化表面的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表面积/投影面积)相对于最初完成表面粗糙化的所述圆筒膜中的所述比的值变为小于80%的圆筒膜之前,结束所述表面粗糙化操作和所述圆筒膜更换操作二者的重复,然后执行研磨材料更换步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下述情况相比能够大量重复制造具有期望的表面状态的环状体的不执行研磨材料的排出及新研磨材料的装填的情况,和/或在研磨材料更换步骤中不更换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的百分比按重量计变为30%以上的情况。根据上述实施方式<2>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不采用下述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大量重复制造具有期望的表面状态的环状体的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中,在形成所述圆筒膜中粗糙化表面的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表面积/投影面积)相对于最初完成表面粗糙化的圆筒膜中的该比的值变为小于80%的圆筒膜之前,结束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二者的重复,然后执行研磨材料更换步骤。附图说明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示出了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的环状体的粗糙化表面的表面粗糙化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示出了在传统制造方法中当使用劣化的研磨材料时所制造的环状体的粗糙化表面的表面粗糙化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A至图3D是对用于表面粗糙化之前的新研磨材料进行拍照时得到的图像;图4A至图4D是对用于表面粗糙化之后的劣化研磨材料进行拍照时得到的图像;图5是示出了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要使用的树脂层的外周面进行粗糙化的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由环状体来控制膜厚度的浸渍涂布法使用的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由旋转涂布装置进行的涂布方法的示意图,图7A是从侧面观察到的图,而图7B是从正面观察到的图;图8是示出了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环状体(树脂层)上形成有金属层的环状带的沿周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包括图8中所示的环状带作为定影带的电磁感应加热型定影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包括图9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图IlA是示出了用显微镜观察比较例1中第1800条制得的环状体的粗糙化表面时的截面照片,而图IlB是用显微镜观察示例1中第1800条制得的环状体的粗糙化表面时的截面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以下步骤。-研磨材料装填步骤将研磨材料装填到研磨装置中,该研磨装置对包含树脂的圆筒膜的表面进行研磨的。-第一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交替且重复地执行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该表面粗糙化操作使研磨材料与圆筒膜的表面碰撞,由此使表面粗糙化;该圆筒膜更换操作将已经完成了表面粗糙化的圆筒膜用还没有完成表面粗糙化的另一个圆筒膜进行更换。-研磨材料更换步骤通过在第一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之后,排出装填到研磨装置中的一部分研磨材料,并且装填新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相对于装填新研磨材料之后研磨材料的总量的百分比按重量计变为30%以上(或者按重量计是大约30%以上),来更换研磨材料。-第二表面粗糙化重复步骤在研磨材料更换步骤之后,再次交替且重复地执行表面粗糙化操作和圆筒膜更换操作。研磨材料通过重复地碰撞圆筒膜而劣化,并且逐渐变小。具体地当使用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研磨材料时,角部被去除并且变圆,并且接近球形。在已经通过这样的劣化研磨材料执行了表面粗糙化的情况下,不会获得如图1所示的、具有在树脂层31表面上形成的凹部32和凸部33并且具有锐角缘34的粗糙表面,而获得了如图2所示的、仅具有凹部32和凸部33的粗糙表面。另一方面,已经发现了通过排出由于重复地碰撞圆筒膜而劣化的研磨材料的一部分,并且装填新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的百分比在上述范围之内,可以重复获得如图1 所示的、具有在树脂层31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32和凸部33并且具有锐角缘34的粗糙表面。由此,即使通过无电镀等在圆筒膜的粗糙化表面上形成金属层,也确保粘附性。在无电镀中,金属沉积在与镀液接触的部分中。由此,即使如图1所示在树脂层31中存在表面被锐角缘34隐藏的部分,甚至在内表面部分中也沉积并且形成金属层。因此,推断出已经进入表面被隐藏的内表面部分的金属层展现出锚固效应(咬入效应),由此确保粘附性。通过在研磨材料更换步骤中通过执行排出研磨材料并装填新研磨材料使得新研磨材料的百分比按重量计变为30%以上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涉谷博小仓佳刚斋藤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