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颈椎体的椎板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489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8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颈椎体的椎板钢板,具有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具有夹持椎板切口端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夹持端还设有卡入椎板切口端端口卡槽内的卡位块。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夹持作用下,椎板相对于椎板钢板无法上下移动;同时,由于卡位块可以插入椎板切口端端口的卡槽内,故卡槽的前后侧壁会与卡位块抵触,则椎板相对于椎板钢板也无法前后摆动;此外,由于椎板切口端向外撑开,具有一定的复位趋势,椎板切口端也不易于自侧面脱离。因此,该结构的椎板钢板可以在植入固定螺钉之前较为可靠地将椎板切口端定位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而且,植入固定螺钉之后,卡位块也有助于巩固固定螺钉的定位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颈椎体的椎板钢板
技术介绍
颈椎受损时,可能导致颈椎内的脊髓受到损伤,而脊髓受损后又可能压迫颈椎神经,引起患者不适、疼痛等病状。比如,颈椎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颈椎的椎管内有骨折块明显压迫脊髓、伤后脊髓损伤症状逐渐加重等情况,均可能引起颈椎神经压迫。临床手术治疗时,通常进行切口、显露、椎板切除、切除后的融合固定、关闭切口等步骤。现有技术中,椎板切除主要包括全椎板切除、扩大椎板切除、单侧椎板切除。前两者方式均切除椎板,对颈椎稳定性的破坏程度较高,后者切开单侧椎板并撑开椎板和侧板,可以扩大椎管,从而解决脊髓压迫的问题,同时,又能够保留颈椎后部大部分稳定结构,对颈椎的稳定性影响较弱。针对椎板切除后的融合固定,具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Cauaturn椎板切除及小关节突融合术、椎板切除后由多根钢丝固定,以及固定螺钉和钢板固定融合术。后者主要针对单侧椎板切除。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术前的颈椎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椎板切除后由椎板钢板固定的颈椎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椎板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通过图1和图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单侧椎板切除术,是自单侧椎板102的根部切开(图2中所示的为右侧椎板102的根部),椎板102的顶部连接颈椎体10的棘突101,根部连接颈椎体10的侧块103。如图3所示,椎板钢板11的一端具有上夹板111和下夹板 112,上夹板111和下夹板112之间形成容纳椎板102切口端部的容纳口,即椎板102的切口端部可以卡入椎板钢板11 一端的上夹板111和下夹板112之间,椎板钢板11的另一端卡接于或搭接于对应的侧块103上。为了固定椎板钢板11和椎板102以及侧块103,在椎板钢板11的两端的上端面均加工出通孔,如图3中所示的上夹板111的通孔1111,再使用相应数目的固定螺钉分别贯穿各通孔,并分别植入椎板102和侧块103内,实现固定。然而,上述固定术存在下述技术问题在置入椎板钢板11时,仅通过上下卡接的方式将椎板钢板11的一端与椎板102定位,以便于植入固定螺钉,该方式稳定性较差,椎板钢板11很容易自容纳口两侧开口脱落,而与椎板11分离,不易于术中操作,而且,仅依靠固定螺钉也无法保证术后的稳定性;此外,上夹板111和下夹板112相分离,其强度较差,承压能力弱。有鉴于此,如何改进椎板钢板的结构,提高固定椎板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椎板钢板,该椎板钢板具有卡入椎板根部端口卡槽的卡位块,该卡位块可以限制椎板切口端摆动而脱离椎板钢板的容纳口,从而提高椎板钢板夹持椎板切口端的稳定可靠性,便于术中操作。为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颈椎体的椎板钢板,具有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具有夹持椎板切口端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夹持端设有卡入所述切口端端口卡槽内的卡位块。优选地,所述卡位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相接。优选地,所述卡位块,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的所述椎板钢板的板体连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卡位的宽度w小于所述下夹板的宽度t。优选地,所述卡位块的长度L2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夹板的长度Li。优选地,所述卡位块的宽度w等于所述下夹板的宽度t,且所述卡位块的长度L2小于所述下夹板的长度Li。优选地,所述上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夹板的长度Li。该技术所提供的椎板钢板的夹持端设有卡入椎板切口端端口卡槽内的卡位块。于是,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夹持作用下,椎板相对于椎板钢板无法上下移动;同时,由于卡位块可以插入椎板切口端端口的卡槽内,故卡槽的前后侧壁会与卡位块抵触,则椎板相对于椎板钢板也无法前后摆动;此外,由于椎板切口端向外撑开,具有一定的复位趋势,椎板切口端也不易于自侧面脱离。因此,该结构的椎板钢板可以在植入固定螺钉之前较为可靠地将椎板切口端定位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而且,植入固定螺钉之后,卡位块也有助于巩固固定螺钉的定位作用。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卡位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相接于上夹板和下夹板。该种设置方式可以加强椎板钢板夹持端的强度,提高抗压能力,从而维持术后该颈椎体的正常机能。附图说明图1为术前的颈椎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椎板切除后由椎板钢板固定的颈椎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椎板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椎板钢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与图5中椎板钢板配合的颈椎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椎板钢板植入图6中颈椎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的主视图;图9为图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椎板钢板,该椎板钢板具有卡入椎板根部端口卡槽的卡位块,该卡位块可以限制椎板切口端摆动而脱离椎板钢板的容纳口,从而提高椎板钢板夹持椎板切口端的稳定可靠性,便于术中操作。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5,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椎板钢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与图5中椎板钢板配合的颈椎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椎板钢板植入图6中颈椎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和参阅,文中提及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等方位指示词皆以图8的视角为基准,其中涉及的前、后分别对应图8中垂直纸面向外、向里的方向。该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椎板钢板21,用于颈椎体20椎板202的固定。椎板202固定切除术完成后,切口形成椎板202的切口端2021和颈椎体20的侧块203切口端。椎板202 切口端2021向外撑开以扩充椎管后,需要固定椎板202和侧块203,为实现此目的,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椎板钢板21的一端为夹持端,夹持端具有上夹板211和下夹板212, 二者将椎板202切口端2021夹持于二者之间,即上夹板211和下夹板212形成椎板202切口端2021的容纳口,椎板钢板21的另一端连接颈椎体20的侧块203。椎板钢板21的另一端可以是一搭接板213,直接搭接于侧块203的上表面,图5中所示椎板钢板21的另一端还具有由板体向下延伸的抵靠板,与搭接板也形成卡接结构,该抵靠板抵靠侧块203,提高椎板钢板21与侧块203连接的稳定性。椎板钢板21夹持端的上夹板211和搭接板213均可以设置沿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相应数目的固定螺钉贯穿各通孔并分别植入对应的椎板202和侧块203中,从而实现椎板202和侧块203的固定。可以在上夹板211上设置一个通孔2111,搭接板213上设置两个通孔2131,如图5所示,即在椎板202和侧块203上分别植入一根和两根固定螺钉,此种设置方式主要基于椎板202和侧块203可操作面积的不同。此外,通过固定搭接板213和侧块203、上夹板211和椎板202, 易于实际操作。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椎板钢板21的夹持端还设有卡入椎板202切口端2021端口卡槽A内的卡位块214。即手术时,植入椎板钢板21之前,在椎板 202切口端2021的端口咬出卡槽A,则使该椎板钢板21卡于椎板202切口端2021时,该卡位块214可以插入卡槽A内。于是,在上夹板211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伟王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