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形屋组合装置及其工法,该造形屋组合装置包括一支撑单元、一屋顶单元,及多数个辅助单元,该屋顶单元包括一顶座,及多数根能够枢设在该顶座且呈放射状的屋脊,每一屋脊能够组合在相对应的支撑单元的支撑柱上,借由将每一辅助单元设置在二相对应的屋脊间,使每一辅助单元的第一、二肋条能够分散所述屋脊的支撑力,进而使该屋顶单元的重量平均落于所述支撑柱上,而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装置及其工法,特别是指一种造形屋组合装置及其工法。
技术介绍
一般临时性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一定规格尺寸的货柜屋,借以作为遮风避雨的住所,由于货柜屋是由吸热性高的钢铁所制成,因此,使用者必须于该货柜屋内部作适当的装潢,才能够隔绝货柜屋的钢铁所吸收的热度,进而无法提供使用者良好的居住品质。另一种临时性的建筑物,为组合拆卸方便的组合屋,该组合屋通常是以预搭设的建材运载至施工现场,在搭建的过程当中,需将建材裁切出适合的尺寸,接着再以锁固元件将建材锁固定位,虽然该组合屋于架设时能够达到建造迅速且造价便宜的目的,但是,该组合屋与货柜屋于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结构稳定性差由于该组合屋诉求简便,以及便宜造价,但过于简单的搭建结构,仅利用锁固元件将建材锁固定位,较容易造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差。2.搭建费力耗时该组合屋必须将建材运载至施工现场,才能够裁切适合的尺寸以进行搭建,不仅拖长组合该组合屋的时间,而且也需耗费较多的人力进行组合屋的搭建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度高的造形屋组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造形屋组合装置的工法。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包括一个支撑单元,及一个屋顶单元,该支撑单元包括多数根支撑柱,及多数根搭接在所述支撑柱上缘的连接肋,每一根连接肋是位于二根相对应的支撑柱间,该屋顶单元包括一个顶座,及多数根能够枢设在该顶座且呈放射状的屋脊,每一根根屋脊能够组合在相对应的支撑柱上,其特征在于该造形屋组合装置还包括多数个辅助单元,每一个辅助单元是设置在二根相对应的屋脊间,且每一个辅助单元具有一根能够枢设在该顶座的第一肋条、一个能够供该第一肋条枢设的连接器,及二根能够枢设在该连接器上的第二肋条,所述第二肋条与该第一肋条是呈放射状地向外延伸,而且每一根第二肋条是能够组合在相对应的屋脊上。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工法,包括一个备置组合步骤、一个撑立步骤,及一个吊挂结合步骤,该备置组合步骤是将多数根屋脊枢接在一个顶座上,并将多数个辅助单元的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相对应地组合在多数个连接器上,再将每一个辅助单元的第一肋条枢接在该顶座上,每一个辅助单元的第二肋条组合在相对应的屋脊上,而使每一个辅助单元位于二根屋脊间,该撑立步骤是将多数根支撑柱撑立于地面,并且将多数根连接肋搭接在所述支撑柱上缘,该吊挂结合步骤是将组合完成的顶座、所述屋脊,及所述辅助单元吊挂至所述支撑柱上方,并且将每一根屋脊组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上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每一辅助单元设置在二相对应的屋脊间,使每一辅助单元的第一、二肋条能够分散所述屋脊的支撑力,进而使该屋顶单元的重量平均落于所述支撑柱上,而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侧视图,说明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部分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单元的态样;图3是一部分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脚座的态样;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体的态样;图5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屋顶单元的态样;图6是一部分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顶座的态样;图7是一部分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态样;图8是一流程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工法的较佳实施例;图9是一侧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10是一侧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11是一侧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图12是一侧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图13是一部分立体图,说明该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底座单元2、一支撑单元3、一屋顶单元4,及多数个辅助单元5。请参阅图2、3,该底座单元2包括一底框架21、多数根组设在该底框架21内缘的固定肋22,及多数个设置在该底框架21下且能够撑立于地面的脚座23,每一脚座23具有一能够组合在该底框架21下且能够调整长度的螺旋管体231,及一设置在该螺旋管体231 下缘的底板23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脚座23的螺旋管体231也能够借由油压缸的形式达到调整长度的效果,并不以本实施例所局限。参阅图4、5,该支撑单元3包括多数根设置在该底框架21上的支撑柱31、多数根搭接在所述支撑柱31上缘的连接肋32,及多数个设置在该底框架21与所述支撑柱31间的窗体33 (为方便说明图4仅绘示一窗体33,该窗体33为百叶窗),每一连接肋32是位于二相对应的支撑柱31间。参阅图5、6,该屋顶单元4包括一顶座41,及多数根能够枢设在该顶座41且呈放射状的屋脊42,该顶座41具有一管体411,及多数根环设枢接在该管体411外围的枢接件 413,每一屋脊42能够组合在相对应的枢接件413与相对应的支撑柱31上,值得一提的是, 所述屋脊42与该顶座41也能够利用球接的方式枢转,并不以本实施例所局限。参阅图5、7,每一辅助单元5是设置在二相对应的屋脊42间,且每一辅助单元5具有一能够组接在如图6所示的枢接件413的第一肋条51、一能够供该第一肋条51枢设的连接器52、二根能够枢设在该连接器52上的第二肋条53、二分别连设在所述第二肋条53上且能够调整长度的第一螺旋杆件M,及一二端分别连设在所述第二肋条53上且能够调整长度的第二螺旋杆件阳;所述第二肋条53与该第一肋条51是呈放射状地自该连接器52向外延伸,而每一螺旋杆件M是连设在该第一肋条51与相对应的第二肋条53间,每一连接器52具有一本体部521、一设置在该本体部521上且供该第一肋条51枢接的第一连接部 522,及二设置在该本体部521上且分别供相对应的第二肋条53枢接的第二连接部523。参阅图8,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工法的较佳实施例,适用于上述的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并包括一备置组合步骤701、一撑立步骤702,及一吊挂结合步骤 703。参阅图5、8,该备置组合步骤701是将所述屋脊42枢接在该顶座41上,并将所述辅助单元5的第一肋条51与第二肋条53组合在相对应的连接器52上,接着,再将每一辅助单元5的第一肋条51枢接在该顶座41上,每一辅助单元的第二肋条53组合在相对应的屋脊42上,而使每一辅助单元5位于二屋脊42间。参阅图4、5、8,该撑立步骤702是将所述支撑柱31组合在该底座单元2的底框架 21上而撑立于地面,并且将所述连接肋32搭接在所述支撑柱31上缘。该吊挂结合步骤703是将组合完毕的顶座41、所述屋脊42,及所述辅助单元5吊挂至所述支撑柱31上方,并且将每一屋脊42组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31上缘。如上所述,借由将每一辅助单元5设置在二相对应的屋脊42间,使每一辅助单元5 的第一、二肋条51、53能够分散所述屋脊42的支撑力,进而使该屋顶单元4的重量平均落于所述支撑柱31上,而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度,同时,透过该造形屋组合装置的工法以模块化的方式组合搭建,能够有效缩短组装建造的时间,进而提升搭建的效率。参阅图9,本专利技术造形屋组合装置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三发,
申请(专利权)人:陈三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