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和宥专利>正文

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2158 阅读:4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在车体两侧之间结合一行星齿轮中轴构造,在行星齿轮中轴构造设有马达定子单元以及三个行星齿轮,在三个行星齿轮外侧啮合一受马达定子单元驱动的轮榖构造,又在三个行星齿轮中间啮合一太阳齿轮,以太阳齿轮中心的传动杆透过单向轴承连接一发电机单元,并在发电机单元的永磁转子设有离心飞轮;当马达定子单元驱动轮榖构造转动时,能以行星齿轮配合太阳齿轮加速,以发电机单元发电回充车体上的电池,加上电动车下坡时轮榖构造转动仍能继续转动,且电动车停止时离心飞轮因惯性转动而能继续旋转发电的设计,使得本较佳实施例具有较佳的充电效能,能减少电池的用量并延长电动车行驶的时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自发电模式的电动车,是利用马达运转的动力产生电能,再将产生的电能反馈回充电池,使其所产生的电压高于电池的电压,才得以将所产生的电能反馈回充电池,因此,马达停止运作后,即无法再产生电能。但电动车的轮榖以及车轮仍有惯性旋转的动力, 随着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而消失,使车轮的机械动能被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消散,实在可惜。因此目前现有电动车的发电或充电构造无法解决车辆耗电的问题,不符用车人的实际需求,如何让电动车在最大出力行进时提升足够转速来充电,以及在下坡或者平缓路段未加速或暂时停止后一段时间内,马达停止运动时仍能利用惯性的能量维持足够转速来充电,是尚待克服以及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的电动车在下坡或平缓路段行进时缺乏足够发电的手段,因此造成自行发电回充的电力不足的缺点。为此,本技术主要在轮榖内设有啮合的行星齿轮提升发电机单元永磁转子的转速产生足够的电压,配合透过单向轴承连接发电机单元的构造,达到电动车在下坡以及平缓路段时皆可发电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轮榖马达结合部,在该车体并设有一电池以及一与该电池电连接的整流器;—行星齿轮中轴构造,设有一左管以及一右管,左管以及右管各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直管体,左管以左端部穿置固定在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在左管右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左行星齿轮盘,右管以右端部穿置固定在右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在右管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右行星齿轮盘,左、右行星齿轮盘为外径相同大小的圆环形盘体,在左、右行星齿轮盘的周缘之间环绕且等间隔结合三个行星齿轮轴,在各行星齿轮轴的周围分别套设一行星齿轮;在左管与右管内设有数个传动杆轴承,在数个传动杆轴承穿置一传动杆,该传动杆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穿出同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外,在该传动杆对应三个行星齿轮之间套设固定一太阳齿轮,通过该太阳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在左、右管其中之一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座,在该马达定子座的内侧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单元座,在该马达定子单元座的外面环绕设有一马达定子单元,该马达定子单元与该电池电连接;一轮榖构造,在左、右位置相对设有两轮榖外盘,两轮榖外盘为圆形的盘体并在中心设有一套孔,在各套孔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通过两单向轴承分别套设在左管以及右管的周围,在两轮榖外盘内侧的周围之间结合一轮榖内环,轮榖内环包括一间隔盘以及两结合在间隔盘两侧的侧环,其中一侧环对应三个行星齿轮的位置在内周面形成一齿圈,通过齿圈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另一侧环的内侧对应该马达定子单元形成一马达永磁转子, 通过该马达永磁转子环绕在该马达定子单元周围;以及一发电机单元,在该传动杆穿出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外面结合一基座,在该基座的中间穿设一基座穿孔,该传动杆的外端由该基座穿孔向外穿出,在该基座外面对应基座穿孔的周围结合一线圈定子,该线圈定子与该整流器电连接,在该线圈定子的周围设有一永磁转子,在该永磁转子的外缘结合一离心飞轮,该离心飞轮结合一散热风扇叶片,以该散热风扇叶片盖合在该离心飞轮的外侧,该离心飞轮的周缘环绕结合数个加重块,又在该离心飞轮的中间穿设一离心飞轮穿孔,在该离心飞轮穿孔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通过该单向轴承套设在该传动杆,又在该基座结合一护罩,以该护罩盖合在该散热风扇叶片的外侧,在该护罩开设数个散热孔。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传动杆轴承设有三个,三个传动杆轴承分别嵌设固定在所述右管的内端以及左管的内、外两端;所述传动杆以左端朝左穿出左管的左端而穿出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外;所述马达定子座环套固定在左管的周围,所述基座以螺丝钻过结合在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外面。进一步,本技术在所述左管左、右半侧的中间分别贯穿一穿线孔,所述马达定子座环套在左管右半侧的周围,该马达定子座为圆管体,以数个螺丝横向穿过该马达定子座而将该马达定子座结合在所述左行星齿轮盘的左侧,在该马达定子座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凸设一定位凸缘,该马达定子座对应右侧的穿线孔在顶部的中间贯穿一顶穿线孔,通过该顶穿线孔与右侧的穿线孔以及左管的内部相通,所述马达定子单元座环套固定在该马达定子座右半部的左侧,在所述马达定子单元结合一电源线,该电源线由该顶穿线孔与右侧的穿线孔穿入左管内再由左侧的穿线孔向外穿出连结在所述电池。进一步,本技术在所述两轮榖外盘的周围环绕穿设数个轮榖外盘穿孔,所述间隔盘为外径宽度介于各轮榖外盘与所述马达定子单元座之间的圆盘体,该间隔盘以可转动的形态套设在所述马达定子座的右端部,在该间隔盘的周围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的位置穿设数个间隔盘穿孔,两侧环为圆环体并且各以左、右端面抵靠在各轮榖外盘与该间隔盘之间,各侧环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的位置穿设数个侧环穿孔,设有数个螺栓螺帽组,通过各螺栓螺帽组穿过左、右两侧的各轮榖外盘穿孔、各间隔盘穿孔以及左、右两侧的各侧环穿孔将两轮榖外盘、间隔盘以及两侧环紧迫结合。更进一步,本技术在所述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底缘朝上凹设一凹槽,所述左管在左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左固定螺纹,左管以左端部穿置在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凹槽的顶侧,在左固定螺纹位于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左固定螺帽,以两左固定螺帽紧迫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两侧面固定;所述右管在右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右固定螺纹,右管以右端部穿置在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凹槽的顶侧,在右固定螺纹位于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右固定螺帽,以两右固定螺帽紧迫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两侧面固定。较佳的,本技术在传动杆的外端周围设有一定位螺纹,在所述散热风扇叶片的中间穿设一叶片穿孔,在该传动杆的定位螺纹螺合一定位螺帽。本技术运作时是在轮榖构造的周围结合轮胎,以电池供给马达定子单元电源,以马达定子单元带动轮榖构造以及轮胎旋转。当轮榖构造旋转吋,会以内侧的齿圈带动 三个行星齿轮旋转,以行星齿轮加速带动太阳齿轮以及传动杆旋转,以传动杆透过单向轴 承带动永磁转子高速旋转,此时发电机单元的线圈定子进行发电的作用,将发电的电源由 导线输入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以充电导线回充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干,当电动车遇到下坡无须以马达定子单元驱动轮榖构 造加速吋,由于此时轮榖构造仍在转动,因此仍可带动三个行星齿轮驱动太阳齿轮以及传 动杆加速旋转,以传动杆透过单向轴承带动永磁转子转动而持续进行发电的作用。此外,当 电动车减速或者在平缓路上逐渐以惯性滑行时,虽传动杆的转动速度变慢,但由于永磁转 子与传动杆之间是以单向轴承结合,因此这时永磁转子会持续的旋转,不会受制于传动杆, 仍会以离心飞轮周围各个加重块产生的旋转惯性持续的带动永磁转子高速旋转,使得发电 机単元的线圈定子持续进行发电的作用。使得电动车无论加速、减速、上坡、下坡以及平缓 路段时皆可发电的功效,具有较佳的发电回充电池的效果,可减少电池能量的损耗并减少 充电的频率,増加电动车行驶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行星齿轮中轴构造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和宥廖宸玮
申请(专利权)人:廖和宥廖宸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