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3920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蜡保温装置,解决现有保温装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技术措施是:对液蜡泵、流量计、注蜡阀及所属手动阀等装置增设保温夹层外壳,夹层留有空间,在夹层外壳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带丝扣或法兰的连接管,或在夹层外壳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了注蜡装置液蜡流体管道全部保温,增强了对环境温度适应性;满足了熔点高特种蜡的需要;节省了人工加热误工损失,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保护了环境,更有利于注蜡精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蜡保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石蜡连续成型机阀式注蜡装置中的液蜡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石蜡连续成型机阀式注蜡装置中液蜡保温装置的基本结构是只对液蜡流体管道安装夹套管,在夹套管中用略高于液蜡注蜡温度的热水进行保温。其不足之处是此种方式有局限性,由于采用的是局部保温方式,只适用于熔点较低的石蜡,当生产现场环境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液蜡流体管道上的蜡泵、阀门、流量计等会出现液蜡凝固,不能进行生产,出现这种现象只能用蒸汽对凝固点进行里外吹扫,延误正常开机时间、减少设备寿命,且造成污染,此装置更不能适应熔点较高石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蜡保温装置,解决现有保温装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技术措施是在注蜡装置O)的液蜡泵、流量计、注蜡阀及所属手动阀等各装置分别增设保温夹层外壳 ⑶。液蜡泵保温措施是对泵体安装夹层外壳,具体做法是用铝板或不锈钢板工艺制成与泵体外形相同,留出IOmm 20mm空间的夹层外壳,在夹层外壳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带丝扣或法兰的连接管(1);液蜡泵或直接铸成夹层外壳C3)式泵体。流量计采用两种保温措施,一是按流量计壳体外形,用铝板或不锈钢板工艺制成夹层外壳,直接套装在流量计的壳体上,夹套的对接处翻边向外用螺丝连接,夹层外壳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二是对壳体为铸造的流量计,可直接从其壳体端面纵向钻通2 3个直孔,两端口铰丝,在两端口处分别设置串联接头,用耐高温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注蜡阀采用两种保温措施,一是对现在用注蜡阀体,用铝板或不锈钢板按其外形制成夹层外壳,套装在注蜡阀壳体上,夹层的对接处翻边向外用螺丝连接,夹层外壳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二是对新制造的注蜡阀体(5)沿外圆加工IOmm 20mm宽,8mm IOmm深的热媒流道(6),然后在热媒流道(6) 口部用金属板条封闭焊接,经二次加工后形成光滑美观的圆柱阀体,流道上对应留有热媒进口和出口,铰丝后用金属软管(4)分别与热媒进口和出口连接。手动阀保温措施是将安装在液蜡流道管路上的所有手动阀的阀体配置夹层外壳 (3),其进口和出口采用金属软管(4)分别与阀体前后的管路上的夹套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了注蜡装置液蜡流体管道全部保温,增强了对环境温度适应性;满足了熔点高特种蜡的需要;节省了人工加热误工损失,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保护了环3境,更有利于注蜡精度的稳定。 附图说明图1是注蜡装置保温装置示意图;图2是新制造的注蜡阀体保温装置示意图。图标带丝扣或法兰连接管1、注蜡装置2、夹层外壳3、金属软管4、注蜡阀体5、热媒流道6。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在注蜡装置2的液蜡泵、流量计、注蜡阀及所属手动阀等各个装置分别增设保温夹层外壳3。液蜡泵保温措施是对泵体安装夹层外壳3,具体做法是用铝板或不锈钢板工艺制成与泵体外形相同、留出IOmm 20mm空间的夹层外壳3,在夹层外壳3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带丝扣或法兰的连接管1,可供蒸汽或热水流通;适时对液蜡泵体内的液蜡进行保温,防止其凝固其中。若有可能可委托泵厂或直接铸成夹层外壳3式泵体。流量计采用两种保温措施,一是按流量计壳体外形,采用铝板或不锈钢板工艺制成夹层外壳3,直接套装在流量计的壳体上,夹层外壳3的对接处翻边向外用螺丝连接,夹层外壳3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二是对壳体为铸造的流量计,可直接从其壳体端面纵向钻通2 3个直孔,两端口铰丝,在两端口处分别设置串联接头,用耐高温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两种方式均可达到保温和开机前预热的效果。注蜡阀采用两种保温措施,一是对现在用注蜡阀体,采用铝板或不锈钢板按其外形制成夹层外壳,套装在注蜡阀壳体上,夹层外壳3的对接处翻边向外用螺丝连接,夹层外壳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二是对新制造的注蜡阀体沿外圆加工IOmm 20mm宽,8mm IOmm深的热媒流道6,然后在流道口部用金属板条封闭焊接,经二次加工后形成光滑美观的圆柱阀体,流道上对应留有热媒进口和出口,铰丝后用金属软管4分别与热媒进口和出口连接。手动阀保温措施是将安装在液蜡流道管路上的所有手动阀的阀体配置夹层外壳 3,其进口和出口采用金属软管4分别与阀体前后的管路上的夹套管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蜡保温装置是在注蜡装置( 的液蜡泵、流量计、注蜡阀及所属手动阀等各装置分别增设保温夹层外壳(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蜡泵保温夹层外壳(3) 是对泵体安装与泵体外形相同的夹层外壳(3),在夹层外壳(3)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带丝扣或法兰的连接管(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蜡泵直接铸成夹层外壳⑶式泵体。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保温夹层外壳(3) 是直接套装在流量计壳体上、与流量计壳体外形相同的夹层外壳(3),夹层外壳C3)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是壳体为铸造的流量计,直接从壳体端面纵向钻通2 3个直孔,两端口铰丝,在两端口处分别设置串联接头,用耐高温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蜡阀保温夹层外壳(3) 是套装在注蜡阀壳体上,夹层外壳C3)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4)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蜡阀沿注蜡阀体外圆加工热媒流道(6),然后在热媒流道(6) 口部用金属板条封闭焊接,经二次加工后形成光滑美观的圆柱阀体,流道上对应留有热媒进口和出口,铰丝后用金属软管(4)分别与热媒进出口连接。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保温措施是将安装在液蜡流道管路上的所有手动阀的阀体配置夹层外壳(3),其进口和出口用金属软管 (4)分别与阀体前后的管路上的夹套管连接。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和注蜡阀的夹层外壳(3)的对接处翻边向外用螺丝连接。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蜡泵保温夹层外壳 (3)的夹层空间为IOmm 20mm。1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液蜡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蜡阀体热媒流道(6)宽 IOmm 20mm,深 8mm IOmm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蜡保温装置,解决现有保温装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技术措施是对液蜡泵、流量计、注蜡阀及所属手动阀等装置增设保温夹层外壳,夹层留有空间,在夹层外壳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带丝扣或法兰的连接管,或在夹层外壳上对称开孔铰丝,用耐高温和符合设计要求压力的金属软管,分别与蒸汽或热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了注蜡装置液蜡流体管道全部保温,增强了对环境温度适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成于永强张运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禄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