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溶剂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31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尾气溶剂回收装置,由水冷罐和油水分离器连接组成。水冷罐底部有尾气入口、侧面有液体出口、顶部有冷水入口和不凝气体出口,罐体内部有至少两层筛板,筛板是在液体出口的下边。油水分离器上部有液体入口、侧面有溶剂出口、底部有水出口。水冷罐和油水分离器之间用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用溶剂浸出法制取豆油生产中,可用于尾气溶剂的回收,由于只有两个连在一起的容器,结构简单、价格很低,其冷却介质为冷水,运行费用也很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溶剂浸出法制取豆油生产中,尾气中溶剂的回收装置。用溶剂浸出法制取豆油的生产中,尾气中含有少量的溶剂蒸气,为回收尾气中的溶剂,已有技术中,是采用冷冻机冷冻的方法把尾气中的溶剂蒸气冷凝下来而回收。这种回收装置价格较高,运行中需经常补充冷冻工质,所以运行费用也比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在用溶剂浸出法制取豆油生产中的一种价格较低、运行费用比较小的尾气溶剂回收装置。本技术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尾气溶剂回收装置由水冷罐和油水分离器用管道连接组成。水冷罐有封闭的罐体,罐体底部中间有尾气入口,罐体侧面有液体出口,罐体顶部有冷水入口和不凝气体出口;罐体内的底部、尾气入口上方有球冠形挡气罩,罐体内有至少两层筛板,筛板是在罐体侧面液体出口处和罐体内挡气罩之间,罐体内上部冷水入口上连有喷头。油水分离器有封闭容器,容器上部有液体入口,容器侧面有溶剂出口,容器底部有水出口。水冷罐是在油水分离器的上方,水冷罐的液体出口和油水分离器的液体入口之间用管道相连接。使用时,从水冷罐上部的冷水入口向水冷罐中加入冷水,待水冷罐的液体出口有水流出后,让含有溶剂蒸气的尾气从水冷罐底部的尾气入口进入水冷罐,尾气经水冷罐内底部的球冠形挡气罩的阻档,气团破碎从挡气罩的圆周边流出上升,从罐体内的筛板的筛孔中穿过,在这个过程中,尾气中的溶剂蒸气与冷水混合并冷凝下来与水冷罐中的水混合在一起从水冷罐侧面的液体出口流出,通过管道流到油水分离器中。尾气中的不凝性气体经水冷罐顶的不凝气体出口排出。流入油水分离器中的溶剂与水的混合物因水与溶剂的密度不同且不相容,因而在容器中分层,溶剂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溶剂在上层、水在下层,水可从油水分离器底部的水出口流出,溶剂可从油水分离器的侧面的溶剂出口流出,实现溶剂回收。本技术在用溶剂浸出法制取豆油生产中,可用于尾气溶剂的回收,由于只有两个连在一起的容器,结构简单、价格很低,其冷却介质为冷水,运行费用也很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尾气溶剂回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中,尾气溶剂回收装置由水冷罐1和油水分离器2用管道3连接组成。水冷罐1有封闭的罐体11,罐体11的底部中间有尾气入口12,罐体侧面有液体出口13,罐体顶部有不凝气体出口14和冷水入口15,罐体11内的底部、尾气入口12的上方有球冠形挡气罩16,罐体11的内部有上、下两层筛板17、18,筛板17,18是在罐体11内的挡气罩16和罐体侧面的液体出口13之间,罐体11内上部的冷水入口上连有喷头19。油水分离器2有封闭的容器21,容器21的上部有液体入口23,容器21的侧面有溶剂出口22,容器底部有水出口24。水冷罐1是在油水分离器2的上方,水冷罐1的液体出口13和油水分离器2的液体入口23之间用管道3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水冷罐和油水分离器用管道连接组成,(1)水冷罐有封闭的罐体,(1.1)罐体底部中间有尾气入口,罐体侧面有液体出口,罐体顶部有不凝气体出口和冷水入口,(1.2)罐体内的底部、尾气入口上方有球冠形 挡气罩,罐体内有至少两层筛板,筛板是在罐体内的挡气罩和罐体侧面液体出口处之间,罐体内上部冷水入口上连有喷头,(2)油水分离器有封闭容器,(2.1)容器上部有液体入口,容器侧面有溶剂出口,容器底部有水出口,(3)水冷罐的液体出口和 油水分离器的液体入口之间用管道相连接,(4)水冷罐是在油水分离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水冷罐和油水分离器用管道连接组成,(1)水冷罐有封闭的罐体,(1.1)罐体底部中间有尾气入口,罐体侧面有液体出口,罐体顶部有不凝气体出口和冷水入口,(1.2)罐体内的底部、尾气入口上方有球冠形挡气罩,罐体内有至少两层筛板,筛板是在罐体内的挡气罩和罐体侧面液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成奎段中亚郑旭吴玉杰朱喜明左洪才冯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铁岭市油脂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