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288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微型玻璃试验仪器,属有机化学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操作平台1,分别与操作平台1和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连接的镀铬杆2,与镀铬杆2连接的漏斗支板4,通过夹子固定在镀铬杆2上的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构成。具有集全部操作于同一实验平台,携带和组装方便,成本低,节约试剂5-10倍,有效地减少三废污染等优点,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有机化学全部基本实验,也可用于科研试验。(*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属有机化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用实验仪器。现今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模式基本上是沿袭1824年李比希实验的模式,试剂的用量及仪器容量也基本上是本世纪初的常规量。目前国内少数院校也在研制微型化学仪器,但大多不成系统,只适合某些单元实验,无法从质量和数量上满足综合性大学的实验要求。近年来,由于化学试剂价格的不断上涨,要求有机化学实验既要节省开支,又要提高实验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要改进化学方法、更新化学观念,从源头上减少和消灭有害成分的产生和排放,为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而努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集全部操作于同一平台,携带和组装方便,成本低,节约试剂5-10倍,有效地减少三废污染的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实验仪器由操作平台1、分别与操作平台1和玻璃仪器实验装置连接的镀铬杆2、与镀铬杆2连接的漏斗支板4、通过夹子固定在镀铬杆2上的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组成。其中,由4个支脚支承的操作平台1的一长边上开有5个用于固定镀铬杆2的孔,一短边上开有2个用于安装与漏斗支板4连接的镀铬杆2的孔,另一长边上开由3个置放不同规格圆底玻璃仪器的孔。漏斗支板4为一椭圆形有机玻璃板,其板的两长边处分别开有与圆形孔相连的槽,两短边处分别开有2个圆形孔,中心处开有与镀铬杆2连接的孔。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由结构为公知的40个品种、48种规格共63件、其尺寸比公知尺寸小,口径自制为10#的标准磨砂接口的玻璃仪器和夹子按常规的方法组装成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实验装置,并分别与操作平台1、镀铬杆2、漏斗支板4连接,即构成该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组装示意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该实验仪器由操作平台1、分别与操作平台1和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连接的镀铬杆2、与镀铬杆2连接的漏斗支板4、通过夹子固定在镀铬杆2上的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组织。其中,由4个支脚支承的操作平台1的一长边上开有5个6mm的用于固定镀铬杆2的孔,一短边上开有2个6mm的用于安装与漏斗支板4连接的镀铬杆2的孔,另一长边上开有3个30mm、40mm、45mm的孔,用于置放不同规格的圆底玻璃仪器。镀铬杆2的长度及根数由实验内容定。漏斗支板4为一椭圆形有机玻璃板,其板的两长边处分别开有与20mm和30mm圆形孔相连的槽,两短边处分别开有2个12mm的圆形孔,中心处开有1个与镀铬杆2连接的孔。玻璃仪器实验装置3由结构为公知的40个品种、48种规格共63件(详见YJ-63微型化学综合实验配置简介)、尺寸比公知尺寸小5倍、口径仅为10#的标准磨砂接口的玻璃仪器和夹子按常规的方法组装成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实验的全部基本装置,并分别与操作平台1、镀铬杆2、漏斗支板4连接,即构成该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本技术经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学生试用,完全满足全部有机化学实验的要求,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实验过程种的三度排放量,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集全部操作于同一实验平台,携带和组装方便,成本低,节约试剂用粮5-10倍,有效地减少了三废污染等优点。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有机化学全部基本试验,也可用于科研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由40个品种、48种规格共63件的玻璃仪器和夹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操作平台1、分别与操作平台1和玻璃仪器连接实验装置3连接的镀铬杆2、与镀铬杆2连接的漏斗支板4;其中,由四个支脚支承的平台1的一长边上开有5个用于固定镀铬杆2的孔、一短边上开有2个用于安装与漏斗支板4连接的镀铬杆2的孔,另一长边上开有3个置放不同规格圆底玻璃仪器的孔;漏斗支板4为椭圆形有机玻璃板,其板的两长边处分别开有与圆形孔相连的槽,两短边处分别开有2个圆形孔,中心处开有与镀铬杆2连接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便携式微型玻璃实验仪器,由40个品种、48种规格共63件的玻璃仪器和夹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操作平台1、分别与操作平台1和玻璃仪器连接实验装置3连接的镀铬杆2、与镀铬杆2连接的漏斗支板4;其中,由四个支脚支承的平台1的一长边上开有5个用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霁良曹玉宝潘尔达张更生左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