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3022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用于车桥轮毂内腔的润滑脂防护。轮毂中心轴管的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及外轴承,防护装置装在轮毂止口上,防护装置为圆环形结构,防护装置内填满润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不影响轴承的装配与润滑;节省油脂,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可避免空腔杂质进入润滑脂,提高油脂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减少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说是车桥轮毂内腔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车桥轮毂是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为了实现轻量化,轮毂空腔体积较大。目前,车桥轮毂大都采用在轮毂内腔填满润滑脂的方式润滑,但现有的满毂润滑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用脂量增加,造成浪费;二是影响轮毂散热;三是行车过程中,轮毂内腔的杂质进入油脂里,有时渗漏到轮毂轴承上,影响润滑效果,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轮毂润滑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将轮毂内腔隔开,避免杂质影响轴承润滑,并且减少油脂使用量,实现轻量化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毂中心轴管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及外轴承,防护装置装在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防护装置为圆环形结构,两端呈阶梯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2、不影响轴承的装配与润滑;3、节省油脂,有效降低综合成本;4、可避免内腔杂质进入润滑脂,提高油脂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减少事故发生率。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轮毂2中心轴管5的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1及外轴承4,防护装置3 装在轮毂2止口上,位于内轴承1与外轴承4之间。防护装置3为圆环形结构,两端呈阶梯状,靠近内轴承1端的外径较大,靠近外轴承4端的外径较小。实现过程为1、根据轮毂2止口内径尺寸,制作合适的防护装置3;2、用专用设备将防护装置3安装到轮毂2止口上,并且与两轴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发生干涉现象;3、防护装置3的两端外径与轮毂2的止口之间分别采用过盈配合,往轮毂2上安装时,小端先定位,然后大端再安装到位。4、防护装置3安装到位后,再装配两轴承外圈。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轮毂(2)中心轴管(5)的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1)及外轴承(4),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3)装在轮毂(2)止口上,位于内轴承(1)与外轴承(4)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3)为圆环形结构,两端呈阶梯状。全文摘要一种汽车轮毂内腔防护装置,用于车桥轮毂内腔的润滑脂防护。轮毂中心轴管的两端分别装有内轴承及外轴承,防护装置装在轮毂止口上,防护装置为圆环形结构,防护装置内填满润滑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不影响轴承的装配与润滑;节省油脂,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可避免空腔杂质进入润滑脂,提高油脂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减少事故发生率。文档编号B60B27/02GK102390222SQ20111027355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叶鲲鹏 申请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鲲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