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896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弯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00)于集流管上设定对应的目标折弯位置,目标折弯位置同集流管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集流管供换热管插入的槽孔同所述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200)于集流管的目标折弯位置加工出内凹部;300)将集流管的内凹部合拢折弯,形成的折弯集流管与插于集流管之间的换热管以及设于换热管之间的翅片形成折弯换热器。该加工方法,首先于目标折弯位置处加工出内凹部,则折弯后形成的折弯位置内侧无管壁限制,易于获得较小的折弯半径,于是能够于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弯折,从而增大有限空间内换热器芯体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且工序上易于实施,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实现热介质和冷介质热量交换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等领域。换热器通常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集流管,集流管之间具有多根大体上平行设置的换热管,各换热管之间间隔设置散热翅片,各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侧的两根集流管,换热介质由一侧的集流管进入换热管内,再自另一侧的集流管流出,从而实现热交换。因此,换热管的长短和数目决定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即换热器芯体(换热管总体)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由于设计上的特定要求或安装空间的限制,换热器整体上可能并非平板式结构,而是折弯结构,以与特定的安装空间相配。以空调系统为例,空调室外机的规格有限,在其内部置放换热器时,换热器的大小受室外机内部体积的限制,若采用平板式换热器,其换热芯体的面积显然较小,换热能力较低,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折弯的形式,实现换热器芯体面积的增加。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折弯换热器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该图所示的换热器大致折弯成C形,其折弯部是通过将换热器沿集流管11长度方向进行折弯而形成的。由于集流管11直径较大以及材质因素限制,形成的折弯部的折弯半径较大,于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时,折弯换热器的长度(集流管11的长度)折弯后换热器的芯体可用换热面积并未得到明显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仍无法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如何改进折弯换热器的加工方法,使其弯折时能够获得较小的折弯半径,以便于较小的空间内,增加芯体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折弯换热器的加工方法,于换热器集流管的目标折弯位置处设置内凹部,则折弯时,可以获得较小的折弯半径,从而能够于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换热器的芯体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换热器。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00)于集流管上设定对应的目标折弯位置;目标折弯位置同集流管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集流管供换热管插入的槽孔同所述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200)于集流管的目标折弯位置加工出内凹部;300)将集流管的内凹部合拢折弯,形成的折弯集流管与插于集流管之间的换热管以及设于换热管之间的翅片形成折弯换热器。优选地,3步骤100)中,在集流管的目标折弯位置切割形成三角形缺口的内凹部;步骤300)中,内凹部合拢折弯后,进行焊接密封。优选地,步骤200)中,在集流管目标折弯位置冲压形成向集流管管体内部凹陷的内凹部。优选地,步骤200)中,于目标折弯位置加工出至少两个所述内凹部。优选地,步骤100)中,于集流管上设定至少两处所述目标折弯位置。优选地,步骤100)之前还具有下述步骤000)将换热管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集流管的槽孔中,并将翅片置于相邻换热管之间形成换热器芯体,再焊接形成换热器。优选地,步骤200)和步骤300)之间还具有下述步骤201)将换热管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集流管的槽孔中,并将翅片置于相邻换热管之间形成换热器芯体,再焊接形成换热器。优选地,步骤300)中,集流管内凹部合拢折弯后,将换热管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集流管的槽孔中,并将翅片置于相邻换热管之间形成换热器芯体,形成的折弯集流管与插于集流管之间的换热管以及设于换热管之间的翅片形成折弯换热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弯换热器的加工方法,首先于目标折弯位置处加工出内凹部,则折弯后形成的折弯位置内侧无管壁限制,从而易于获得较小的折弯半径,于是能够于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弯折,从而增大有限空间内换热器芯体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进而保证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此外,在折弯集流管的过程中,由于内凹部的存在,无需多余外力挤压折弯处内侧管壁使其产生形变即可实现集流管的弯折,工序上易于实施,便于实际使用, 且不会损伤集流管,避免折弯不当对集流管密闭性造成的不良影响。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弯换热器,具有换热管和折弯集流管,所述折弯集流管折弯位置的内侧由集流管上的内凹部合拢折弯后形成。优选地,所述折弯换热器具有至少两处折弯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弯换热器的的折弯位置由预先加工的内凹部折弯合拢形成,折弯位置的折弯半径较小,能够置放于较小的空间内,从而使有限空间内可以置放较大换热面积的折弯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进而保证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此外,该折弯换热器在折弯过程中,由于内凹部的存在,无需多余外力挤压折弯处内侧管壁使其产生形变即可实现弯折,工序上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折弯换热器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折弯换热器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折弯换热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折弯换热器集流管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折弯换热器集流管折弯前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出集流管其中一个目标折弯位置;4图8为图7中集流管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折弯换热器的加工方法,于换热器集流管的目标折弯位置处设置内凹部,则折弯时,可以获得较小的折弯半径,从而能够于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换热器的芯体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折弯换热器。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文将折弯换热器的加工方法结合由此加工而成的换热器进行方案和技术效果的说明,不再分开论述。请参考图2至图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折弯换热器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折弯换热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 中折弯换热器集流管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该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弯换热器2的集流管21,具有供换热管22插入的槽孔,槽孔沿换热管2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集流管21的管壁,若干换热管22的两端分别插入两集流管21 的槽孔,各换热管22之间可以设置翅片,形成散热器,则冷媒可以自换热器2的一集流管21 进入,另一集流管21流出,实现换热过程。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弯换热器2由下述步骤加工而成步骤S000)将换热管22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集流管21的槽孔中,并将翅片置于相邻换热管22之间形成换热器芯体,再焊接形成换热器2 ;即该方案先加工出平板型换热器2,再进行后续加工。焊接前,还可以将换热器2 芯体在高度方向上固定,比如,在两边板(设置于换热芯体的两侧)外侧放置捆扎杆,用捆扎带(钢丝或钢带)将换热器组件沿高度方向捆扎固定,最后送入专用钎焊炉进行一次性焊接成型。步骤S100)于集流管21上设定对应的目标折弯位置;在特定的安装环境下,需要折弯换热器2时,按照空间限制条件,明确需要折弯的位置,将其设定为目标折弯位置。由于本文所述的折弯换热器2为沿集流管21的长度方向弯折,则目标折弯位置与集流管21中心轴线所在平面需垂直于槽孔同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即垂直于换热管22同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保证集流管21与换热管22安装配合形成板状换热器后,集流管21能够于目标折弯位置处弯折,且目标折弯位置处于折弯部的内侧;当然,换热器2两集流管21的目标折弯位置相对应,均位于连接于两集流管21之间的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钊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