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87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处理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由筒体、上头盖、下头盖、人孔、上进水管、分水板、下进水管组、中心管、观察镜等构成,其特征是集水系统的筛管采用V形不锈钢丝绕制成,筛管具有连续的缝隙,孔隙率高,耐腐蚀、耐磨、强度高、集水均匀,寿命长等特点。上进水管入口同轴线设置防砂器,防止反冲洗时造成的滤料流失,降低了罐体预留高度的20~30%。(*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过滤装置。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过滤器是不可缺少的水质净化处理设备,双向过滤器是比较理想的过滤装置。美国NATCO公司生产使用的双向过滤器具有过滤速度高、处理水质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该设备主要用在处理地面水和地下水中的悬浮物,不适宜处理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的核心结构是集水系统,集水系统采用主干管横穿过滤器中部,集水滤管垂直均匀分布在主干管两侧,与主干管联接,集水滤管采用普通钢管钻孔,外包细目聚脂滤网或细目铜丝网,在正常使用中集水滤管要受到上下两个方向滤料和水的压力,在反冲洗时要受到反冲洗水流的冲击及滤料对滤网的磨擦,造成滤网的变形和损坏,缩短了滤网的使用寿命,影响双向过滤器的正常使用。在反冲洗过程中,滤料受到反冲洗水流的冲击,有一部分滤料悬浮在水中被排走,造成滤料流失。为了防止滤料流失,过滤器在设计时,要考虑增加一段予留段,使悬浮在水中的滤料缓冲沉降,增加了罐体的高度,增加了钢材的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的具有新结构的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由筒体(8)、上头盖(6)、下头盖(10)、入孔(7)、上进水管(4)、分水板(5)、下进水管组(11)、中心管(9)、观察镜(2)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集水系统(1)构件中筛管(15)采用V型不锈钢丝呈螺旋形绕制成管状体,内镶加强筋制成,筛管(15)一端用凹形堵板(21)焊封,另一端用大于筛管(15)直径6~10mm、长50~60mm的短接(22),焊于集水系统汇管(13)上。筛管(15)具有0.4~0.7mm的连续缝隙,孔隙率高,滤料颗粒与筛网两点接触,不易被堵塞,此种筛管耐腐蚀、耐磨、机械强度高,集水均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上进水管(4)口内上头盖(6)内壁同轴线设置一个防砂器(3),防止反冲洗时滤料流失,同时降低了过滤器缓冲沉降予留段高度的20~30%。防砂器(3)是由上角钢圈(18)、下角钢圈(20)、4~8根角钢立柱(16)组焊成圆柱形框体,内铺设一层由V形不锈钢丝呈螺旋形绕制成的管状体剖开压平制成的底滤网(19)和卷制成的壁滤网(17)。底滤网(19)、壁滤网(17)与园柱形框体各接触部位采用铜焊连接。防砂器(3)的上角钢圈(18)与上头盖(6)内壁接触部位采用连续焊联接。 附图说明如下附图1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A-A剖面图附图3筛管结构图附图4防砂器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1给出了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组成是由上头盖(6)、筒体(8)、下头盖(10)组成一个完整的筒体。上头盖(6)外沿罐体中心线装有进水管(4),内装有用4根圆钢吊杆焊于上头盖内壁的分水板(5),在分水板(5)外同轴线装有防砂器(3),防砂器(3)上角钢圈(18)焊于头盖内壁。罐体内中下部装有集水系统(1),集水系统(1)沿中心线向下联接下走式直角弯曲伸出筒体外部的中心管(9),罐体内下部设置下进水管组(11),沿中心线穿过下头盖(10)伸出罐外。为便于填冲滤料和罐内检修,罐体上开有两个入孔(7),为了观察滤料在工作过程中的状况设有4个观察镜(2),罐体底部与裙座(12)联接。附图2A-A剖面图给出了集水系统(1)的结构平面安装位置图,附图3给出了筛管(15)结构图。集水系统(1)采用对称布局中心管(9)下走式结构,可以保证集水系统(1)集水的均匀性。在中心管(9)顶部联接有垂直对称分布4根集水汇管(13),另一端悬臂或者与罐壁联接,在集水汇管(13)间均匀对称布有4根支撑梁(14),一端与中心管(9)联接,另一端与罐体内壁联接,在集水汇管(13)同一中心平面,根据不同规格的过滤器对称布有间距为250~350mm的筛管(15),筛管(15)一端与集水汇管(13)联接,另一端与支撑梁(14)联接。筛管(15)由V形不锈钢丝呈螺旋状绕制成管状体,一端用凹形堵板(21)焊封,另一端用大于筛管(15)直径6~10mm、长度为50~60mm短接(22)焊接。附图4给出了防砂器(3)的结构详图,防砂器(3)由上角钢圈(18),下角钢圈(20),中间由4~8根角钢立柱(16),采用焊接联接成圆柱形框体,内铺设有V形不锈钢丝呈螺旋形绕制成管状体剖开压平制成的底滤网(19)、壁滤网(17),与圆柱形框体接触部位采用铜焊联接。防砂器(3)上角钢圈(18)与罐体同轴线焊于上头盖(6)内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采用了V形不锈钢丝绕制螺旋筛管具有连续缝隙,孔隙率高;滤料两点接触,不易被堵塞;具有耐腐蚀、耐磨、机械强度高、集水均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2、由于安装了防砂器,防止了在反冲洗时造成的滤料流失,降低了罐体缓冲沉降予留段高度的20~30%。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由筒体(8)、上头盖(6)、下头盖(10)、人孔(7)、上进水管(4)、分水板(5)、下进水管组(11)、中心管(9)、观察镜(2)、裙座(12)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集水系统(1)构件中筛管(15)采用V形不锈钢丝呈螺旋形绕制成管状体,内镶加强筋制成,筛管(15)一端用凹形堵板(21)焊封,另一端用大于筛管(15)直径6~10mm,长度50~60mm短接(22)焊接,并焊于集水系统汇管(13)上,在上进水管(4)口内上头盖(6)内壁同轴线设置一个防砂器(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防砂器(3)由上角钢圈(18)、下角钢圈(20)、4~8根角钢立柱(16)组焊成圆柱形框体,内铺设一层V形不锈钢丝呈螺旋形绕制成管状体剖开压平制成的底滤网(19)和卷制成的壁滤网(17),底滤网(19)、壁滤网(17)与圆柱形框体相互接触部位均采用铜焊联接,防砂器(3)的上角钢圈(18)与上头盖(6)内壁接触部位采用连续焊联接。专利摘要一种处理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由筒体、上头盖、下头盖、人孔、上进水管、分水板、下进水管组、中心管、观察镜等构成,其特征是集水系统的筛管采用V形不锈钢丝绕制成,筛管具有连续的缝隙,孔隙率高,耐腐蚀、耐磨、强度高、集水均匀、寿命长等特点。上进水管入口同轴线设置防砂器,防止反冲洗时造成的滤料流失,降低了罐体预留高度的20~30%。文档编号B01D24/02GK2127323SQ9222225公开日1993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任彦忠, 马文铁, 徐洪君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含油污水双向过滤器,由筒体(8)、上头盖(6)、下头盖(10)、人孔(7)、上进水管(4)、分水板(5)、下进水管组(11)、中心管(9)、观察镜(2)、裙座(1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集水系统(1)构件中筛管(15)采用V形不锈钢丝呈螺旋形绕制成管状体,内镶加强筋制成,筛管(15)一端用凹形堵板(21)焊封,另一端用大于筛管(15)直径6~10mm,长度50~60mm短接(22)焊接,并焊于集水系统汇管(13)上,在上进水管(4)口内上头盖(6)内壁同轴线设置一个防砂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彦忠马文铁徐洪君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