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它不但能检测微弱的电流而且对其输入端信号的电压高低也无限制。该电流互感器包含外壳、铁芯、塑料护盒、第1线圈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所述塑料护盒内,所述第1线圈绕组缠绕在所述塑料护盒上,在所述塑料护盒上还设有塑料隔板和缠绕在所述塑料护盒上的第2线圈绕组,所述第1线圈绕组缠绕在所述塑料隔板一侧的塑料护盒上,所述第2线圈绕组缠绕在所述塑料隔板另一侧的塑料护盒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流检测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日常所见的光电耦合器件由输入端的发光元件与输出端的受光元件组成,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分开设置但又彼此相对靠近,发光元件一般由发光二极管或氖灯组成,受光元件一般由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或光敏电阻等光敏元件组成,当对发光元件施加一定的电压或电流时发光元件会发光,该光信号会促使旁边的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导通或促使旁边的光敏电阻阻值变大或变小,从而使与受光元件连接的电路状态发生改变,这样不但实现了把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开而且还实现了用较小的输入端信号就能够控制与输出端连接的外电路的目的。由上可知,现有光电耦合器上若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时,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必须达到几毫安以上(例如5毫安)时发光二极管才能发光,若用氖灯作为发光元件时,虽然它所须要的电流较小但对施加在发光元件上的电压必须高于氖灯的起辉电压 (例如85V),氖灯才会发光,因此,现有光电耦合器只能用于输入信号的电流较小(几毫安) 或电压较高(几十伏)的场合,当它使用在微弱电流(例如几微安)而且电压也很低(例如 几伏)的场合时就无法工作了。通常漏电保护器上所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上缠绕有一线圈绕组作为零序电流互感器输出端,使用时,漏电保护器主回路上的相线与零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作为初级,当漏电保护器后端的用电器具发生漏电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相线与零线之间的剩余电流必须达到IOmA至30mA时,零序电流互感器输出的信号才能使漏电保护器脱扣,但是,现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只能检测相线与零线之间的剩余电流,不能同时检测其它微弱的信号(例如几微安的电流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光电耦合器和零序电流互感器等电流检测器件的缺陷的电流互感器,它不但在微弱电流时能检测、感应输出信号并驱动与它的输出端连接的电路,而且对其输入端信号的电压高低也无限制,同时它还能把该感应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独立设置,从而使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分开,它还节省了成本。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包含外壳、铁芯、塑料护盒、第1线圈绕组,所述铁芯装配在所述塑料护盒内,所述第1线圈绕组缠绕在所述塑料护盒上,在所述塑料护盒上还设有塑料隔板和缠绕在所述塑料护盒上的第2线圈绕组,所述第1线圈绕组缠绕在所述塑料隔板一侧的塑料护盒上,所述第2线圈绕组缠绕在所述塑料隔板另一侧的塑料护盒上。所述塑料护盒上的塑料隔板为至少一块穿越所述塑料护盒内孔的塑料板。所述塑料护盒上的塑料隔板为至少两块不穿越所述塑料护盒内孔的塑料板。所述电流互感器铁芯采用坡莫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电流互感器铁芯还可以采用非晶态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电流互感器铁芯还可以采用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实质特点在于除了与现有技术的光电耦合器一样能把其输入端的较小的电流信号或较高电压信号传递给输出端外,还在于该电流互感器的第1线圈绕组与第2线圈绕组之间绝缘分开,而且还具有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不但能在微弱电流(例如几微安)时能检测、感应输出信号并驱动与它连接的电路,而且对其输入端信号的电压高低无限制,因此,它能够对微弱的电流且低电压的信号进行检测、感应输出信号并驱动与它的输出端连接的电路,解决了现有光电耦合器在微弱电流且低电压的条件下,光电耦合器不能输出信号也不能驱动与其输出端连接的电路的问题。(2)、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绕组与第2线圈绕组之间彼此绝缘分开, 因此,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与第2线圈绕组之间绝缘性能好而且抗电压击穿强度高,所以, 它能使用在线圈绕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必须完全分开且当对输入端施加信号时它的输出端又能输出控制信号的电路上。(3)、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不但可以像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样能检测穿过它的相线与零线之间的剩余电流,它还设有检测绕组,能检测到其它微弱信号并感应输出信号驱动与它连接的电路。(4)、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无须另外设置其它塑料护盒来使第1线圈绕组与第2线圈绕组分开,从而缩小了体积和节省了成本。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主要应用在各种家用电器的漏电保护装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流互感器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电流互感器拆掉外壳后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本电流互感器应用在漏电保护插头上的电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本电流互感器应用在另一种漏电保护插头上的电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参见图1、2、3、4、5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器主要由外壳1、铁芯2、塑料护盒3、第1线圈绕组4及其引出导线6-1与6-2、塑料隔板5、第2线圈绕组7及其引出导线8_1与8_2组成,铁芯2装配在塑料护盒3内,塑料护盒3上的塑料隔板5 —侧缠绕有第1线圈绕组4 在塑料护盒3上,塑料护盒3上的塑料隔板5另一侧缠绕有第2线圈绕组7在塑料护盒3 上,第1线圈绕组4与第2线圈绕组7之间彼此绝缘分开,第1线圈绕组4的引出导线6-1 与6-2与第2线圈绕组7的引出导线8-1与8-2部分置于外壳1上并用环氧树脂固定。铁芯2可以采用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非晶态合金材料或坡莫合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选用坡莫合金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塑料护盒3上的塑料隔板5是一块穿越所述塑料护盒3内孔16的塑料板,塑料隔板5与塑料护盒3采用整体制成;也可以采用由至少两块不穿越所述塑料护盒3内孔16的塑料板制成,塑料隔板5与塑料护盒3可以采用整体制成。使用时,把电流互感器第2线圈绕组7作为输入端并与限流电阻串联组成检测回路连接在与需要检测的电路上,把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绕组4作为输出端并与另一电路输入端连接,这样当电流互感器第2线圈绕组7上有微弱电流流过时,铁芯2上就有磁通通过,使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绕组4感应并输出一个信号给和它连接的另一电路输入端,从而利用流过电流互感器第2线圈绕组7的微弱电流就能实现对与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绕组4 两端所连接的另一电路的控制。使用时,也可以把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绕组4作为输入端连接在需要检测的电路上而把电流互感器第2线圈绕组7作为输出端连接在另一电路输入端。实施例2参见图6所示,这是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应用在漏电保护插头上的电原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用来检测地线上的电压,并与漏电保护插头上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分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的铁芯2采用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漏电保护插头负载端的相线12与零线13均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电源端的相线 9、零线10与地线11分别和负载端的相线12、零线13和地线14之间设有相线触头、零线触头、地线触头,电流互感器第2线圈绕组7与限流电阻15串联后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11与零线10之间,电流互感器第1线圈绕组4输出端分别与可控硅触发极与阴极并联连接。使用时,漏电保护插头复位闭合,把负载端的相线12、零线13与地线14分别和电源端的相线9、零线10与地线11接通,当电源端的接地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刚,
申请(专利权)人:刘睿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