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3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专用于减少农林害虫的密度。使用上下两同轴空心圆柱体,中间有隔膜;在圆柱体一头内滴加性信息素提取液,绒布片上加上病毒制剂塞入该头端孔中,制成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悬挂于树枝上。优点在于,污染雄虫不需诱捕器或类似的装置。发明专利技术人利用风洞和进行林间大袋蛾试验证明了使用效果。该方法还护大了性信息素和昆虫病毒的应用范围,适于飞机散布,大面积使用。图1为大袋蛾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结构示意图。(*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es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ests. The use of two coaxial hollow cylinder, a diaphragm in a cylinder head in the middle; dropping sex pheromone extract, flannel plus virus preparations on chip into the head end hole, made of the sex pheromone plus virus induced core, hanging on the tree.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pollution the trap or similar device. The use of wind tunnel and the test of the big bag moth in the forest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 The method also protects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sex pheromone and the insect virus, is suitable for the aircraft to spread, and is widely used. Figure 1 is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ex pheromone and virus inducing structure of the big bag m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专用于减少害虫的密度,控制农作物或森林害虫的危害。将有目的地利用昆虫本身传播昆虫病原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方法定义为自传播法或自传播技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或性诱剂的自传播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这种技术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或性诱剂将雄虫诱来,诱来的雄虫通过带有昆虫病原的某种装置的时候,使其带上病原,然后将雄虫释放。当带有病毒的雄虫与雌虫交尾时,将病原传给雌虫,继而传给雌虫产的卵,使从这些卵孵化出的幼虫染病、死亡,以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目前这一技术处在研究阶段,尚未进入实用阶段,该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用来污染雄虫的诱捕器或类似的装置太复杂,成本高,还需管理,因而就限制了进一步提高设置的密度,很难改变下一代感病率或死亡率较低的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昆虫自传播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技术,在现有性信息素自传播技术中使雄虫污染上病原的阶段完全抛开了诱捕器或类似的装置,达到利用性信息素或性诱剂将雄虫诱来,使雄虫带上病毒,传染给雌虫,以控制害虫种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设计一种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来实现的,其具体方法如下使用上下两同轴空心园柱体,两园柱体相连处不连通,中间有隔膜;园柱体一头孔内滴加性信息素提取液,待溶剂挥去后;在附着材料上加病毒制剂,使其沾满制剂,再将其塞入园柱体滴有性信息素的一头孔中或粘附在该头表面上,即制成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将诱芯园柱体的另一头悬挂于树枝上。制作诱芯时使用的附着材料是绒布、羊绒或合成绒等,使用的病毒制剂是用提纯的目的害虫的病毒粉加上防紫外线剂、同种雌成虫的鳞片及分散剂配制而成。其中提纯的目的害虫的病毒粉用量为70~93%(以体积比计,下文同),防紫外线剂用量为1-10%,同种雌成虫的鳞片用量为5-15%及分散剂用量为1~5%。根据目的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性信息素性质选择合适的性信息素浓度及每个诱芯的性信息素的含量、诱芯材料及尺寸,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并且可以做到的。例如目前对大多数鳞翅目害虫使用橡胶诱芯,大袋蛾选用黑色绒布;附着材料塞入园柱体一头端孔中或粘附在该头表面的具体位置要附合雄性交尾时接触诱芯的部位;同时根据目的害虫的交配方式和交尾的地点,选择在植株上的悬挂部位,例如大袋蛾雄虫首先选择树冠上部的雌虫进行交尾,所以诱芯悬挂部位选择在树冠上部,详见实施例。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防治农林害虫,与现有自传播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诱芯直接挂于树上,污染雄虫不需诱捕器或类似的装置,扩大了性信息素的应用范围。专利技术人利用风洞进行大袋蛾试验表明,干法和湿法(目前有两种制作病毒方法)制作的病毒引起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58.1%和57.9%,但干法较湿法的雄虫的交尾成功率为高,说明携带了大袋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VWPV)的雄虫可以通过与雌虫交尾使下一代感染CVWPV病毒死亡,从而减少森林害虫密度。本专利技术还扩大了昆虫病毒的应用范围,由于昆虫病毒大量繁殖不能离开活体昆虫,所以大量繁殖病毒用以喷施,对多数害虫来说尚做不到或成本太高,但本技术使用病毒量仅为喷施法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因而使许多目前尚不能利用的昆虫病毒可以开发利用。由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诱芯重量轻,体积小,完全可以通过附加装置,利用飞机进行散布,这对大面积使用本技术是一重要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大袋蛾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结构示意2为大袋蛾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剖面图下面以大袋蛾为例介绍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制作与使用实施例。1、雌、雄虫的采集从林间采集的大袋蛾越冬幼虫,区分雌、雄后用细铁丝将袋囊上端穿起来,分别悬挂于室外用纱网和木框制成的养虫笼中,待5月底羽化后,使用羽化当日的雄虫及羽化次日的雌虫。2、雌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剪取羽化次日的大袋蛾雌虫头胸部,用二氯甲烷提取20分钟左右,计算提取液的雌虫当量数(FE),例如提取40头雌虫用了二氯甲烷2ml,则每0.05ml提取液为IFE(目前尚没有合成的性信息素,故暂用性信息素提取物)。3、大袋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VWPV)的分离、提纯及病毒制剂的制作CVWPV的分离提纯方法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4);22-26(大袋蛾核型多角病毒病病状和毒力测定,赵博光)。用于污染雄虫的病毒制剂是将提纯的大袋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粉末85ml加入体积为5ml的刚果红染料(刚果红染料同时具有分散剂和防紫外线剂功能),体积为10ml的雌虫鳞片混匀。4、诱芯制作,使用等高的上下两同轴空心园柱体橡皮头1,小头2外直径为5mm,内直径为3mm,大头3外直径为8mm,内直径为6mm,橡皮头总高为15mm。两园柱体相连处不连通,中间有厚约3mm的隔膜4。用昆虫针插入橡皮头小头2,使其大头3向上,滴加5FE的性信息素提取液,待溶剂挥去后,橡皮头小头2端插入雌虫袋囊6(其中已除去幼虫,大袋蛾具袋囊,一般的鳞翅目害虫不具袋囊)的下方排粪孔中,用大头针7横插固定。在直径为8mm黑色绒布园片8上加上干法病毒制剂,使其沾满制剂,将其再以绒面向外塞入橡皮头大头3端孔中,即为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将袋囊6垂直向悬挂于树冠5上部即可。在山东省东营市用上述制作的诱芯进行林间试验。试验地设在农林间作的泡桐林中,在每5株泡桐树上悬挂1个诱芯的条件下,在300m×300m的处理区中央设置的诱捕器在试验期间每日都诱捕到了访问过诱芯而污染上病毒的大袋雄蛾。在处理区中央人工悬挂的29.2%的处女雌虫因与带有病毒的雄虫交尾而被污染上病毒。被病毒污染的雌虫产的卵中孵化出的幼虫中,其CVWPV病死亡率达73.2%。因此,林间试验证实了上述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在林间条件下的可行性,以及减少林间大袋蛾种群密度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下两同轴空心园柱体,两园柱体相连处不连通,中间有隔膜;园柱体一头孔内滴加性信息素提取液,待溶剂挥去后;在附着材料上加病毒制剂,使其沾满制剂,再将其塞入园柱体滴有性信息素的一头孔中或粘附在该头表面上,即制成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将诱芯园柱体的另一头悬挂于树枝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下两同轴空心园柱体,两园柱体相连处不连通,中间有隔膜;园柱体一头孔内滴加性信息素提取液,待溶剂挥去后;在附着材料上加病毒制剂,使其沾满制剂,再将其塞入园柱体滴有性信息素的一头孔中或粘附在该头表面上,即制成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将诱芯园柱体的另一头悬挂于树枝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诱芯时使用的附着材料是绒布、羊绒或合成绒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诱芯时使用的病毒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