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327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硅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光材料包括荧光粉本体及掺杂在荧光粉本体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为:(Ln1-xCex)2SiO5:M,其中,Ln为Y、Gd、La及Lu中的至少一种,M为Ag、Au、Pd、Pt及Cu金属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0<x≤0.2。通过在荧光粉中掺入金属纳米颗粒,利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大大提高发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从而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纳米颗粒掺杂的。
技术介绍
场发射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场发射照明器件的出现对低压阴极射线荧光材料的性能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现有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改进荧光材料的形貌、开发新型的荧光材料是目前发光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找到了一些阴极射线激发下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荧光材料,这些荧光材料在组成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硫化物系列和氧化物系列。阴极射线激发硫化物荧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亮度,但是其稳定性差,在低压大电流轰击下容易分解,从而使材料发光性能衰退,同时分解产生的硫对阴极电子发射针有严重的“毒化”作用。阴极射线激发氧化物荧光材料主要为硅酸盐荧光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但发光强度差,发光效率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光强度、发光效率较高的。一种硅酸盐荧光材料,包括荧光粉本体及掺杂在荧光粉本体中的金属纳米颗粒, 化学组成为(LrvxCex)2SiO5 = M,其中,Ln为Y、Gd、La及Lu中的至少一种,M为Ag、Au、Pd、 Pt及Cu金属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0 < χ < 0. 2。优选的,χ的取值范围为0. 001 ^ χ ^ 0. I0通过在荧光粉中掺入金属纳米颗粒,利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 (Surface Plasmon,SP)共振效应来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是一种沿金属和介质界面传播的波,其振幅随离开界面的距离而指数衰减。当在发光材料中掺杂金属粒子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ρlasmon polaritons, SPPs) 的性质、色散关系、激发模式、耦合效应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SPI^s引发的电磁场,不仅能够限制光波在亚波长尺寸结构中传播,而且能够产生和操控从光频到微波波段的电磁辐射,实现对光传播的主动操控,增大发光材料的光学态密度和增强其自发辐射速率。而且,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的耦合效应,可大大提高发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从而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一种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置M离子溶液,M离子为Ag+、 Au3+、Pd2+、Pt4+及Cu2+中的至少一种;将多孔玻璃浸入M离子溶液中使M离子溶液浸入多孔玻璃的微孔中,0. 5h 24h后,取出多孔玻璃,清洗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得到含有M离子的 SiO2原料;按化学组成(LrvxCex)2SiO5 = M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比,称取Ln原料、Ce原料及含有M离子的S^2原料,研磨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其中,Ln为Y、Gd、La或Lu中的至少一种,0 < χ < 0. 2 ;将混合原料置于还原气氛中进行煅烧处理,冷却后研磨,即得到掺杂有金属纳米颗粒的(LrvxCex)2SiO5 = M荧光材料。优选的,M离子溶液中M离子浓度为1 X lO—mol/L 1 X lO—mol/L。优选的,M离子溶液为 AgN03、HAuCl4 MH2Oi2PtCl6 ·6Η20、PdCl2 ·2Η20 或 Cu (NO3)2 的水或乙醇溶液。优选的,Ln原料为Ln的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及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Ce原料为Ce的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及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χ的取值范围为0. 001 ^ χ ^ 0. 1。优选的,还原气氛为95% N2与5% H2的混合还原气氛。优选的,煅烧温度为1300 1600°C,煅烧时间为Ih 他。上述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制造方法中,采用含有金属离子的多孔玻璃作为SiO2原料,使得到的硅酸盐荧光材料中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均勻,有利于材料中金属表面等离子增强发光的实现。另外,由于多孔玻璃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在高温固相反应中更有利于荧光材料的合成。制得的金属纳米颗粒掺杂的(LrvxCex)2SiO5硅酸盐蓝色荧光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发光效率较高的特点,在紫外光和阴极射线的激发下产生蓝色发光。并且上述制造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可广泛应用在发光材料的制造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制造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制造的银纳米颗粒掺杂Yu9CeatllSiO5荧光材料与传统的荧光材料的光致激发与发射光谱。图3为实施例1制造的银纳米颗粒掺杂Yu9CeatllSiO5荧光材料与传统的荧光材料在1. 5KV加速电压的电子束激发下的阴极射线发光光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主要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硅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得的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硅酸盐荧光材料,包括荧光粉本体及掺杂在荧光粉本体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为(LrvxCex)2SiO5 = M,其中,Ln为Y、Gd、La及Lu中的至少一种,M为Ag、 Au、Pd、Pt及Cu金属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0 < χ彡0. 2。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 χ的取值为0. 001^x^0.1时,上述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发光强度会有更大的提高。如图1所示,上述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0.配置M离子溶液将含M离子的化合物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浓度范围在lX10_6mol/L IX K^mol/L的M离子溶液;其中,M离子的化合物可以为AgN03、 HAuCl4 · 4H20、H2PtCl6 · 6H20、PdCl2 · 2H20 或 Cu (NO3) 2,溶剂为水或乙醇。步骤S120.制备含M离子的多孔玻璃将多孔玻璃浸泡到步骤SllO配制的M离子溶液中0. 5h Mh,以使M离子溶液充分进入到多孔玻璃的微孔中,然后取出多孔玻璃,用去离子水等冲洗玻璃表面,得到含M离子的多孔玻璃。步骤S130.制备含M离子的SW2原料将步骤S120得到的含M离子的多孔玻璃在空气干燥,然后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得到含M离子的SiO2原料。步骤S140.称取Ln原料、Ce原料及含M离子的S^2原料,研磨混合,制备混合原料按化学式(LrvxCex)2SiO5 = M中相应元素的化学计量比提供各原料,研磨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其中,χ的取值为0 < χ彡0. 2,Ln为Y、Gd、La或Lu中的至少一种,选取Ln对应的原料为Ln的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Ce对应的原料为Ce的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草酸盐中的一种,选取Si对应的原料为步骤S130制备的含M离子的S^2原料。步骤S150.将混合原料置于还原气氛中进行煅烧处理,制备硅酸盐荧光材料 将步骤S140配好的混合原料置于刚玉坩埚中,放入95% N2+5 % H2还原气氛下1300 1600°C煅烧1 他,所得产物冷却至室温,取出后研磨即得到金属纳米颗粒掺杂的 (LrvxCex)2SiO5 = M 荧光材料。优选的,采用孔隙率为30 40%的多孔玻璃作为Si原料,金属纳米离子溶液的浓度为IX 10_6mol/L IX KT1moVL,得到的硅酸盐荧光材料中金属纳米颗粒与SW2的摩尔比约 1. 8Χ1(Γ8 1. 8Χ1(Γ3。采用多孔玻璃有利于金属纳米颗粒在S^2中的分散,最终得到的硅酸盐荧光材料中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均勻,有利于材料中金属表面等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马文波乔延波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