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过滤板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32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板框压滤机配套使用的挤压过滤板框,由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组成,其特征是:进气管、进料管和洗涤液管均由设置在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上的轴向通孔形成,且挤压滤板上的气室同进气管连通。使用时,将挤压滤板同物料滤框压紧,即可进料,然后进气压滤,过滤完毕,卸压松紧后,即可卸料,板框装卸十分方便,暗流式的管道设计又使板框的外部结构更趋紧凑。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挤压过滤板框。(*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框压滤机的工作部件,一种挤压过滤板框。采用挤压过滤板框作为板框压滤机的工作部件,可使过滤后的物料含水量大大下降。这种挤压过滤板框由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组成,每块挤压滤板安装一根进气管,挤压滤板内的气室通过进气孔同进气管连通,使用这种结构的挤压过滤板框,首先要装上进气管,压滤完成后,又要把每块挤压滤板上的进气管拆下,方可卸料,使用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板框压滤机提供一种装卸方便的挤压过滤板框。解决本技术的关键是在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的框架上设置轴向通孔,形成进气管,且挤压滤板上的通孔和气室通过进气孔沟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工作示意图;图2挤压滤板正视图;图3挤压滤板A-A剖视图;图4物料滤框正视图;图5物料滤框B-B剖视图。挤压过滤板框由挤压滤板(1)和物料滤框(2)交替放置压紧后形成,板框材料为橡胶,内衬骨架和加强材料。挤压滤板(1)和物料滤框(2)的上部设有三个轴向通孔,分别形成进料管(3)和洗涤液管(4和5),下部分别设有轴向通孔(6′和6″),形成进气管(6)。物料滤框(2)上的进料孔(7)把进料管(3)和物料腔(8)沟通,挤压滤板(1)上的进气孔(9)把进气管(6)同气室(10)沟通。挤压滤板(1)还设有进液通道(11),将洗涤液引入物料腔(8),滤液则由设置在挤压滤板(1)下部的排液通道(12)经排液孔(13)排出。显然,上述结构的挤压过滤板框,一经压紧,即可进料,然后进气压滤,过滤完毕,卸压松紧后,即可卸料,不仅装卸方便,也使外部结构更趋紧凑。因此,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挤压过滤板框。权利要求1.由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组成的挤压过滤板框,内有进料管、洗涤液管和排液孔,挤压滤板设有气室,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挤压滤板(1)和物料滤框(2)分别设有轴向通孔(6′和6″),形成进气管(6),挤压滤板(1)上的进气孔(9)沟通气室(10)和通孔(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板框压滤机配套使用的挤压过滤板框,由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组成,其特征是进气管、进料管和洗涤液管均由设置在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上的轴向通孔形成,且挤压滤板上的气室同进气管连通。使用时,将挤压滤板同物料滤框压紧,即可进料,然后进气压滤,过滤完毕,卸压松紧后,即可卸料,板框装卸十分方便,暗流式的管道设计又使板框的外部结构更趋紧凑。因此,本技术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挤压过滤板框。文档编号B01D25/12GK2043522SQ8920047公开日1989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陈育富 申请人:乐清县过滤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挤压滤板和物料滤框组成的挤压过滤板框,内有进料管、洗涤液管和排液孔,挤压滤板设有气室,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挤压滤板(1)和物料滤框(2)分别设有轴向通孔(6'和6"),形成进气管(6),挤压滤板(1)上的进气孔(9)沟通气室(10)和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富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县过滤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