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由直流电源、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直流EMI滤波器、浪涌抑制器、开关、直流电容器组、控制器、三相IGBT桥式电路、波电路、变压器、三相负载和输出浪涌抑制器组成;由控制器控制将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通过三相IGBT桥式电路产生三相对称交流电压,送给电网或三相负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为太阳能并网发电提供一种逆变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的利用迎合了当下节能减碳的诉求,特别是日本福岛核泄露和日本地震事件给我们行业带来了重要的提示,并且再次引发人们对核能安全的担忧。在这样背景下,新能源应用上的多元化将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的发展极有可能被加速,从而带动逆变行业的迅速崛起。在国际上逆变器的需求,市场以欧洲为主,西班牙最多,德国第二,再者就是日本,那么国内市场如何?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迅猛增长,逆变器市场也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上半年,总体已经到了 8GW,2009年全年大概是8GW,同比增长了近3倍。据预测,在今后三年的时间里将有9倍的增长。针对中国的市场,未来10年大概达到360亿的规模。就目前情形来看,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最近这两年也会有所突破。在逆变器设计的环节中,半导体功率器件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红花需要绿叶衬托才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无源器件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逆变系统的稳定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逆变系统的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这对元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新挑战,如何经受的起时间的考验,为逆变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太阳能通过电子板充电到蓄电池中,通过逆变,把电能给到客户的工业系统中,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没有太阳就没有能量,而且蓄电池续航时间短。而当我们把光伏逆变系统并入电网,可以直接把蓄能系统拿掉,当日照比较好的时候就会用太阳能系统对电网进行充电,如果没有日照的时候,直接把电网拉过来用,则就避免了逆变系统受日照条件的限制,把所有的太阳能电子板通过串行或并行并在一起,可以提高能量(兆瓦级)和效率,降低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为太阳能并网发电提供一种逆变装置,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将太阳能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方式送到电网上,实现对太阳能方便利用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由直流电源、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直流EMI滤波器、浪涌抑制器、开关、直流电容器组、控制器、三相IGBT桥式电路、波电路、变压器、三相负载和输出浪涌抑制器组成;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的输入端之间;浪涌抑制器并联在直流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上,开关串联在直流EMI滤波器的输出端的正极性端上;开关的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的负极性端并联在直流电容器组和三相IGBT桥式电路的两端;三相IGBT桥式电路的输出端与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三相负载连接;输出浪涌抑制器分别并联在变压器三相输出端与地线之3间;变压器的三相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相IGBT桥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容器组为多组电容器串并联组成,单个电容器容量为16mF,单个电容器额定电压为400V。三相IGBT桥式电路由六只IGBT组成,两只串联后再并联在一起,构成三相IGBT桥式电路,输出电压波形为三相对称正弦波。所述的变压器为三相变压器,变比为0.707 1,容量为115KVA。控制器核心为ARM7。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中,可以根据控制要求自动跟踪电网频率、电网电压,满足并网要求。(2)本技术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功率最高可达150KW,在电源装置的输入端安装直流EMI滤波器,有效地减少逆变桥产生的高次谐波对直流电源的影响。(3)本技术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主控制器采用ARM7作为核心处理芯片,有效地提高了运算和控制响应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由包括直流电源1、第一熔断器2、第二熔断器3、直流EMI滤波器4、浪涌抑制器5、开关6、直流电容器组7、控制器8、三相IGBT桥式电路9、波电路10、变压器11、三相负载12和输出浪涌抑制器13组成第一熔断器2、第二熔断器3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1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入端之间;浪涌抑制器5并联在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出端上,开关6串联在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出端的正极性端上;开关6的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4的负极性端并联在直流电容器组7和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两端;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输出端与波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波电路10的输出端与变压器11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11的输出端与三相负载12连接;输出浪涌抑制器13分别并联在变压器11三相输出端与地线之间;变压器11的三相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容器组7为多组电容器串并联组成,单个电容器容量为16mF,单个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400V。三相IGBT桥式电路9由六只IGBT组成,两只串联后再并联在一起,构成三相IGBT桥式电路9,输出电压波形为三相对称正弦波。变压器11为三相变压器,变比为0.707 1,容量为115KVA。控制器8核心为ARM7。本实施例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由控制器8控制将直流电源1的直流电压通过三相IGBT桥式电路9产生三相对称交流电压,送给电网或三相负载12。权利要求1.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由直流电源(1)、第一熔断器O)、第二熔断器(3)、直流EMI滤波器(4)、浪涌抑制器(5)、开关(6)、直流电容器组(7)、控制器(8)、三相IGBT桥式电路(9)、波电路(10)、变压器(11)、三相负载(12)和输出浪涌抑制器(13)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熔断器O)、第二熔断器(3)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1)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⑷的输入端之间;浪涌抑制器(5)并联在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出端上,开关(6)串联在直流EMI滤波器的输出端的正极性端上;开关(6)的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4)的负极性端并联在直流电容器组(7)和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两端;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输出端与波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波电路(10)的输出端与变压器(11)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11)的输出端与三相负载(12)连接;输出浪涌抑制器(13)分别并联在变压器(11)三相输出端与地线之间;变压器(11)的三相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容器组(7)为多组电容器串并联组成,单个电容器容量为16mF,单个电容器额定电压为400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IGBT桥式电路(9)由六只IGBT组成,两只串联后再并联在一起,构成三相IGBT桥式电路(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11)为三相变压器,变比为0.707 1,容量为115KV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8)核心为ARM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功率光伏逆变电源装置,由直流电源(1)、第一熔断器(2)、第二熔断器(3)、直流EMI滤波器(4)、浪涌抑制器(5)、开关(6)、直流电容器组(7)、控制器(8)、三相IGBT桥式电路(9)、波电路(10)、变压器(11)、三相负载(12)和输出浪涌抑制器(13)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熔断器(2)、第二熔断器(3)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1)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入端之间;浪涌抑制器(5)并联在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出端上,开关(6)串联在直流EMI滤波器(4)的输出端的正极性端上;开关(6)的输出端与直流EMI滤波器(4)的负极性端并联在直流电容器组(7)和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两端;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输出端与波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波电路(10)的输出端与变压器(11)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11)的输出端与三相负载(12)连接;输出浪涌抑制器(13)分别并联在变压器(11)三相输出端与地线之间;变压器(11)的三相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相IGBT桥式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清能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