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213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其中,在隧道部(5)和与下边梁(2)接合的中柱(4)的结合部之间,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7),该车身下部结构具有将横梁(7)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与下边梁(2)的内壁面部予以结合的结合部件(12),该结合部件(12)具有与横梁(7)接合的横梁侧接合部以及与下边梁(2)接合的下边梁侧接合部,该下边梁侧接合部的刚性低于上述横梁侧接合部的刚性,横梁(7)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设置在比上述横梁侧接合部更靠车外侧且相对于下边梁(2)的内壁面部向车内侧离开的位置。由此,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由横梁有效地支撑车辆的侧面碰撞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该车身下部结构在隧道部和与下边梁接合的中柱的结合部之间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其中,所述隧道部设置于构成车室底面的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所述下边梁设置于车室的侧边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74835号(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的底板横梁结构,该结构中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底板横梁,该底板横梁将结合有中柱的下端部的下边梁与形成在底板上的隧道部予以连接,该结构中在与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下边梁(门槛)接合的底板横梁的靠近终端部分的棱线部处设置有孔,由此,将该底板横梁的与下边梁的接合部分的剖面耐力设定得小于底板横梁主体。另外,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2^482号(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目的在于抑制横梁的纵弯曲变形并有效地吸收压缩输入力和弯曲力, 进而通过确保中柱下部的变形区间从而实现抑制中柱上部的进入量,该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中,横梁的下边梁侧端部设置在与下边梁隔开指定间隔的位置,设置有将横梁的下边梁侧端部与下边梁的侧面予以结合的结合部件,结合部件被设定为比横梁低的强度,结合部件的横梁结合区域的强度比结合部件的下边梁结合区域的强度高。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的底板横梁结构中,由于将底板横梁的与下边梁的接合部分的剖面耐力设定得小于底板横梁主体,因此当发生侧面碰撞事故在碰撞紧后能够使底板横梁的与门槛内板部的结合部附近产生变形,以使中柱下部进入车室内侧从而抑制中柱上部的塌入。但是,在上述侧面碰撞时的后期阶段,存在以下的问题在中柱的下端部由下边梁及底板横梁支撑的状态下,无法避免中柱的上部向车室内侧倾倒变形,于是与此相应地有一个弯矩作用于下边梁,并且由该弯矩产生的弯曲力使上述底板横梁产生纵弯曲,从而无法由该底板横梁充分支撑侧面碰撞负荷。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发生侧面碰撞时在经由中柱及下边梁输入的侧面碰撞负荷的输入初期,由低强度的下边梁结合区域承接负荷,之后,由高强度的横梁结合区域承接来自于下边梁的弯矩,因此能够防止横梁在侧面碰撞初期纵弯曲变形。但是,其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弯矩作用于上述横梁结合区域的时刻,易于产生因应力集中于结合部件的与横梁接合的接合凸缘片而引起的剥离,无法有效地支撑侧面碰撞时输入车身下部的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由横梁有效地支撑车辆的侧面碰撞负荷的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在隧道部和与下边梁接合的中柱的结合部之间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隧道部设置于构成车室底面的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所述下边梁设置于车室的侧边部,该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具有将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面部予以结合的结合部件,所述结合部件具有与所述横梁接合的横梁侧接合部以及与所述下边梁接合的下边梁侧接合部,该下边梁侧接合部的刚性低于所述横梁侧接合部的刚性,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设置在比所述横梁侧接合部更靠车外侧且相对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面部向车内侧离开的位置。该结构中,通过将结合部件的下边梁侧接合部的刚性设定得低于横梁侧接合部的刚性,从而使结合部件与下边梁接合的接合强度低于结合部件与横梁接合的接合强度,因此,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等有一个向车身的内侧推动上述中柱及下边梁的方向的冲击负荷输入的侧面碰撞事故的初期阶段,通过使上述结合部件的下边梁侧接合部先于横梁侧接合部被压溃,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使上述中柱的下端部向车室内侧移动。而且,通过使上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对于下边梁的内壁面部离开指定距离,从而使上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与下边梁的内壁面部为非结合状态,因此,在侧面碰撞事故的初期阶段,通过使上述中柱的下端部顺畅地向车室内侧移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中柱的上部以中柱的下端部为支点向车室内侧塌入地位移等情形。另外,还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扩大制造上述横梁时的公差,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由于上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设置在比结合部件的横梁侧接合部更靠车外侧且相对于下边梁的内壁面部向车内侧离开的位置,因此,在发生上述侧面碰撞事故后的指定时刻,下边梁与上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抵接,从而能够限制上述下边梁的向内移动并使作用于该下边梁的负荷分散到上述横梁和结合部件这两者,以更有效地进行支撑。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在上述侧面碰撞事故的后期阶段,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输入中柱的负荷急剧上升引起中柱的上部向车室内侧倾倒变形、或者因对应于此而作用于下边梁的弯矩的弯曲力使应力集中于上述横梁侧接合部与横梁的接合部位而引起的剥离,并稳定地支撑上述侧面碰撞负荷。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下边梁的上表面设置在比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更上方,上述结合部件的下边梁侧接合部在比所述横梁侧接合部更上方接合于所述下边梁。根据该结构,由于下边梁的上表面被设置在比横梁的上表面更上方,并且上述结合部件的下边梁侧接合部在比上述横梁侧接合部更上方接合于下边梁,因此,能够通过上述结合部件有效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输入上述下边梁的负荷,并高效地传递到横梁以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结合部件为箱型部件,该箱型部件具有分别与所述横梁的前面部及后面部接合的前面部及后面部、以及将该前面部的上端部及该后面部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上面部,所述结合部件的所述前面部及所述后面部的至少一者中的所述下边梁侧接合部上形成有开口部,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设置在比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内端部更靠车外侧且相对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面部向车内侧离开的位置,并且保护就座于乘员用座椅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的致动器通过所述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结合部件内。该结构中,由于将上述结合部件形成为具有接合于上述横梁的前后两面部的前后两面部以及与该前后两面部的各上端部连接的上面部的箱型部件,并且在上述结合部件的前后两面部的至少一者中的下边梁侧接合部上形成有开口部,而且保护就座于乘员用座椅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的致动器经上述开口部设置在结合部件内,因此具有以下优点通过4有效利用由上述箱型部件构成的结合部件的内部空间来收纳上述致动器,从而能够恰当地布置上述致动器等而不会产生因就座于后排座椅的乘员的脚下空间被缩窄从而导致其乘用性恶化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结合部件兼备乘员用座椅的安装支架的功能。该结构中,由于结合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与下边梁的内壁面部的上述结合部件兼备乘员用座椅的安装支架的功能,因此,与分别形成座椅的安装支架和上述结合部件的情形相比,具有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实现车辆的轻型化的优点。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在车辆侧面碰撞等时,能够将从上述中柱及下边梁输入上述结合部件的冲击负荷通过例如乘员用座椅的座椅导轨等传递到前方的横梁等,从而能够稳定支撑上述冲击负荷。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横梁具有横梁主体和加强部件,所述横梁主体沿车宽方向延伸,该横梁主体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面部隔开指定距离地相对,所述加强部件设置在所述横梁主体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上,所述结合部件设置在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横梁主体的重合部分上。该结构中,上述横梁的横梁主体沿车宽方向延伸,该横梁主体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与下边梁的内壁面部隔开指定距离地相对,并且上述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义雄桐田宏平恩田要祐归山秀治榊田昌史行松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