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携式热敷器。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包括壳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卡槽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控制器和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所述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发热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可以携带使用,可以长期使用,使用方便;发热元件和发热膜均匀散热,发热垫不会局部过热,使使用者产生不适感觉,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忽冷忽热的感觉,舒适度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敷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携式热敷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热敷治疗方式为布料装发热体(如药材)置于需热敷部位,使得人不能自由活动,且取材不易,制作麻烦,使用不方便。现有的控温装置,一般用控温开关实现,当发热元件过热时,使用控温开关完毕发热元件的电源,使其减少热量输出,当需要加热时,使用控温开关开启发热元件的电源,提供热量,容易造成忽冷忽热的问题,不能提供稳定的热量输出,需要手动调节,控制效果差, 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均勻、便于使用的可携式热敷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包括壳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卡槽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控制器和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所述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为圆弧形的凹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电源、电阻R1、电阻R2、电阻R3、 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l、电容C2、电容C3、LEDU LED2、二极管D1、控制芯片、开关SW1、压力开关、场效应管Q1,电阻Rl —端、LEDl正极、LED2 正极、二极管Dl正极、电阻R4 —端、电阻R6 —端、所述发热元件一端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地,电阻Rl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l负极接电阻R3 —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负极接电阻R2 —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Dl负极、电容Cl 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l另一端、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负温度热敏电阻R5 —端、电容C2 —端接控制芯片11脚,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 —端、电容C3 —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接地,所述发热元件另一端接压力开关一端,压力开关另一端接场效应管D极, 场效应管G极接电阻R8 —端,场效应管S极接地,电阻R8另一端接控制芯片9脚,控制芯片7脚接开关SWl —端,开关SWl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电阻Rl为100K、电阻R2为510 0、电阻1 3为510 0、电阻1 4为100K、 电阻R6为200k、电阻R7为100K、电阻R8为2K、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为100K。其中,所述电容Cl为104、电容C2为104、电容C3为102。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是SN8P2711P/S。其中,所述二极管Dl的型号是IN4148。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l的型号是ME2312。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包括壳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卡槽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控制器和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所述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发热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可以携带使用,可以长期使用,使用方便;发热元件和发热膜均勻散热,发热垫不会局部过热,使使用者产生不适感觉,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忽冷忽热的感觉,舒适度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热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器电路图。附图标记如下1-导热膜,2-发热元件,3-卡槽,4-壳体,5-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包括壳体4和发热装置,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卡槽 3,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卡槽3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2、控制器和导热膜1,所述导热膜1设置于发热元件2表面,所述控制器与发热元件2连接。其中,所述壳体4设置有凹部5,所述凹部5为圆弧形的凹部5。所述凹部可以紧贴使用者的肢体部位,携带和热敷更方便。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电源、电阻R1、电阻R2、电阻R3、 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l、电容C2、电容C3、LEDU LED2、二极管D1、控制芯片、开关SW1、压力开关、场效应管Q1,电阻Rl —端、LEDl正极、LED2 正极、二极管Dl正极、电阻R4 —端、电阻R6 —端、所述发热元件2 —端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地,电阻Rl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l负极接电阻R3 —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负极接电阻R2 —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Dl负极、电容 Cl 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l另一端、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负温度热敏电阻R5 —端、电容C2 —端接控制芯片11脚,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 —端、电容C3 —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 电阻R7另一端接地,所述发热元件2另一端接压力开关一端,压力开关另一端接场效应管 D极,场效应管G极接电阻R8 —端,场效应管S极接地,电阻R8另一端接控制芯片9脚,控制芯片7脚接开关SWl —端,开关SWl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电阻Rl为100K、电阻R2为510 0、电阻1 3为510 0、电阻1 4为100K、 电阻R6为200k、电阻R7为100K、电阻R8为2K、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为100K。其中,所述电容Cl为104、电容C2为104、电容C3为102。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是SN8P2711P/S。其中,所述二极管Dl的型号是IN4148。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l的型号是ME23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包括壳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卡槽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控制器和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所述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为圆弧形的凹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 所述控温电路包括电源、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l、电容C2、电容C3、LEDU LED2、二极管D1、控制芯片、开关SW1、压力开关、场效应管Q1,电阻Rl —端、LEDl正极、LED2正极、二极管Dl正极、电阻R4 —端、电阻R6 —端、所述发热元件一端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地,电阻Rl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 LEDl负极接电阻R3 —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负极接电阻R2 —端、电阻 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Dl负极、电容Cl 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l另一端、 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负温度热敏电阻R5 —端、电容C2 —端接控制芯片11 脚,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 —端、电容C3 —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接地,所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携式热敷器,包括壳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卡槽内,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控制器和导热膜,所述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所述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联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