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819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开关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以及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设置于车门主体上,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具有操作部的操作件以及均能导电的滑块、接触面一与接触面二,所述的接触面一与接触面二分设于上述滑块两端的外侧,所述的操作件上相对于操作部的另一端与上述滑块相连接,所述的操作件还与上述车门主体相铰接且当所述操作件绕铰接点转动时,所述的滑块的端面能分别与接触面一或接触面二相抵触。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具有接触良好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使用时的舒适性与实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汽车的车窗就是通过设置于车门内侧的开关进行自动控制的,只要长按或抬起开关一端即可实现车窗的上升或下降,操作简单方便。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车窗开关一般包括开关主体、上端与开关主体固连的滑动杆、 滑动片、设置于滑动片两端的动触点以及设置于动触点下方相应位置的静触点。其中,滑动片中部呈U形且其两端水平向两侧延伸;滑动杆上端与车门的主体相铰接,其下端抵靠于滑动片U形凹口的底部。当操作人员操作开关主体向前按下时,滑动杆下端沿滑动片的凹口向后滑动,滑动片受滑动杆的作用力向后端倾斜直至其后端的动触点与其下方的静触点接触。因后端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别连接可控制车窗下降的控制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所以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控制电路导通,控制车窗下降。当操作人员松开开关主体时, 滑动杆沿滑动片的凹口侧壁回到凹口底部,滑动片回复平衡,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控制电路断开,车窗停止下降。反之,则可控制车窗上升。该车窗控制开关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实施,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1、该控制开关是通过设置于滑动片上的动触点及其下方的静触点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的,两个触点之间接触面积小,易产生氧化膜,进而导致开关接触不良;2、该控制开关通过滑动杆控制滑动片的倾斜来实现动静触点之间的通断,使得动静触点之间以及滑动杆与滑动片之间的机械摩擦较大,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接触性能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的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设置于车门主体上,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具有操作部的操作件以及均能导电的滑块、接触面一与接触面二,所述的接触面一与接触面二分设于上述滑块两端的外侧,所述的操作件上相对于操作部的另一端与上述滑块相连接,所述的操作件还与上述车门主体相铰接且当所述操作件绕铰接点转动时,所述的滑块的端面能分别与接触面一或接触面二相抵触。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在使用时,将用于控制车窗动作的电路的电源正极联接至滑块处,再将分别用于控制车窗上升与下降电路的负极与接触面一和接触面二联接。当乘客或驾驶员欲升起车窗时,可控制操作件绕铰接点向后运动,即将操作部前端向上抬起。此时,与操作件连接的滑块随操作件一起绕铰接点运动至与接触面一抵触,此时,控制车窗上升的电路被接通,电路中的电机控制车窗上升。反之,车窗下降。因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的滑块与接触面一及接触面二抵触时均为面与面的接触,保证了良好的接触且避免了因两者交错运动而造成的机械摩擦,提高了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中,所述的操作件还包括杆状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一端与上述操作部固连,另一端与上述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的滑块下方设置有一可供滑块滑动的滑板。滑块与连接部的活动连接使得滑块在连接部转动时因其自身重力作用而始终压在滑板上,防止滑块发生转动,保证了滑块与接触面一或接触面抵触时是面与面的接触而非线与面的接触。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上与滑块连接的一端具有一与该滑块相配合的开口,所述的滑块两侧还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的开口两侧的连接部上开设有与上述凸起相配合的卡口。滑块嵌入连接部的开口中,当连接部绕铰接点转动时, 连接部的两个卡口推动滑块两侧的凸起运动,进而推动滑块沿着滑板运动直至与接触面接触。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与上述滑块相铰接,所述的滑块上的铰接点处沿连接部的径向开设有一空腔,所述的空腔沿上述连接部径向的高度大于连接部转动时的径向位移。当连接部转动时,其与滑块的铰接点可沿空腔上下移动,空腔的径向高度较大可避免滑块在移动过程中被提起,保证了滑块与两个接触面抵靠时的接触面积。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中,所述的接触面一与接触面二分别与上述滑块对应的端面相平行。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与上述操作部连接的一端与上述车门主体相铰接。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中,所述的操作件与车门主体的铰接点处还连接有一用于使操作件复位的扭簧。当乘客或驾驶员操作结束时,操作件受扭簧作用力回复到初始状态,车窗停止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在闭合时为滑块的端面与接触面一或接触面二相抵触, 接触面积较大,接触良好。2、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的操作行程相较于现有技术更短,且各组件之间的机械摩擦较小,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件;11、操作部;12、连接部;12a、卡口 ;2、滑块;21、凸起;3、接触面一 ;4、接触面二 ;5、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包括与车门主体铰接的操作件1以及均能导电的滑块2、接触面一 3与接触面二 4,接触面一 3与接触面二 4分设于滑块2两端的外侧且滑块2的两端面与接触面一 3及接触面二 4相平行。操作件1包括设置于上方可供乘客或驾驶员进行手动控制的操作部11以及一端与操作部11相固连的杆状连接部12,该连接部12的另一端与滑块2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通过连接部12上端与操作部 11固连处与车门主体相铰接,该铰接点处还连接有一能使操作件1在离开初始位置后重新复位的扭簧;连接部12的下端开设有一可供滑块2嵌入连接部12的开口,滑块2的两侧各具有一凸起21,连接部12的开口两侧还开设有能与凸起21相配合的卡12a,在滑块2的下方还水平设置有一可供滑块2滑动的滑板5。本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使用时,将用于控制车窗上升或下降的电路的电源正极联接至滑块2处,再将用于控制车窗上升的电路负极与接触面一 3以及用于控制车窗下降的电路负极与接触面二 4分别联接。当乘客或驾驶员控制操作件1绕其与车门主体之间的铰接点向后运动时,连接部12随操作件1 一起绕铰接点转动,此时,连接部12下端的卡1 推动滑块2两侧的凸起21,进而推动连接部12开口中的滑块2运动。因滑块2并没有与连接部12进行纵向限位,所以滑块2受自身重力作用而始终压在水平设置的滑板5上,当滑块2受连接部12作用时将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移动直至滑块2的端面和与其相平行的接触面一 3相抵触。此时,控制车窗上升的控制电路导通,控制电路中的电机控制车窗上升。当乘客或驾驶员停止控制操作件1时,操作件1受铰接点处的扭簧作用力而重新返回初始位置,滑块 2与接触面一 3相分离,控制电路断开,车窗停止上升。反之,当乘客或驾驶员控制操作件1向前运动时,滑块2向接触面二 4的方向运动直至其与接触面二 4相抵触,接通控制车窗下降的控制电路,从而控制车窗下降。除以上连接方式外,滑块2与连接部12之间还可通过螺栓进行铰接,同时,在滑块 2中部的铰接点处开设一贯穿滑块2两侧的空腔,该空腔的纵向高度大于连接部12转动后所作的最大纵向位移。当连接部12转动时,通过螺栓推动滑块2沿滑板5移动,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窗的开关装置,设置于车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具有操作部(11)的操作件(1)以及均能导电的滑块(2)、接触面一(3)与接触面二(4),所述的接触面一(3)与接触面二(4)分设于上述滑块(2)两端的外侧,所述的操作件(1)上相对于操作部(11)的另一端与上述滑块(2)相连接,所述的操作件(1)还与上述车门主体相铰接且当所述操作件(1)绕铰接点转动时,所述的滑块(2)的端面能分别与接触面一(3)或接触面二(4)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林吴刚陈军陈文强潘之杰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