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训刚专利>正文

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SMT供料器和贴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5324 阅读:26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SMT供料器和贴片机。该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包括:一用于传送该封装元件的进料槽,所述封装元件沿所述进料槽延伸方向进料;所述封装元件进给稳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进料槽的下方。该贴片机包括一挡块和一吸嘴,以及该SMT供料器,所述磁性元件位于该挡块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充分利用了楞次定律,通过磁性元件使得封装内的待贴装元件在载带和盖带分离的瞬间直至被所述吸嘴吸取前都受到磁场吸附,从而避免了待贴装元件发生静电、振动、料带不规范导致抛料、吸取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贴片机贴片稳定,贴片效率更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SMT贴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 SMT供料器和贴片机。
技术介绍
在实际的SMT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 表面贴装技术)规模生产中,元器件的封装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轻,贴片速度越来越快,高速贴片机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封装元件包括了带有定位槽111的载带11,该定位槽111用于放置待贴装元件2。在载带11的上方覆盖有一层用于封闭定位槽111的盖带12。吸取待贴装元件2时需要先撕开盖带12。再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贴装机包括了一个吸嘴5 ;—用于撕拉盖带12的盖带撕拉机构6和用于定位载带11和盖带12分离位置的挡块7。载带11和盖带12在运动到吸嘴 5下方之间被撕开,露出待贴装元件2并继续运动,当待贴装元件2运动到吸嘴5下方后,吸嘴5将待贴装元件2吸起并进行贴装作业。也就是说,待贴装元件未到达吸嘴5下方之前, 封装其的载带和盖带已经被撕离,由于现有的封装元件的载带和盖带采用的材料在撕拉分离的瞬间会产生静电和振动,此时难免会造成待贴装元件的翻转或者飞出。当该待贴装元件进一步移动到吸嘴下方时,无法被准确地吸起,造成后续贴装错误。而在高速供料的同时,封装元件的一致性存在不一致,供料器产生很大的振动也导致待贴装元件从载带的定位槽中飞出及翻转,导致非常高的抛料率,而吸取状态不佳则会导致不良产生及维修返工和生产品质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封装元件中的待贴装元件在拆封、吸取过程中易受静电影响而发生抛料和翻转的缺陷,提供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SMT供料器和贴片机。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用于传送封装元件的进料槽,所述封装元件沿所述进料槽的延伸方向进料;所述封装元件进给稳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进料槽的下方。其中,所述磁性元件产生的磁感线与所述进料槽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磁性元件为永磁铁或电磁铁。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SMT供料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所述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所述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固定在所述SMT供料器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贴片机,其包括一挡块,以及一吸嘴,其特点在于,该贴片机还包括所述的SMT供料器,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挡块的下方。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充分利用了楞次定律,通过磁性元件使得封装内的待贴装元件在载带和盖带分离的瞬间直至被所述吸嘴吸取前都受到磁场吸附,从而避免了待贴装元件发生静电、振动、料带不规范导致抛料、吸取不良的问题。而,随着封装元件逐渐远离磁性元件,其受到磁性元件的吸力逐渐变小,从而又便于吸嘴对其中的待贴装元件进行吸取。本技术的贴片传送和吸取待贴装元件的过程更为稳定流畅,贴片效率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贴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供料槽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贴装机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均包含一用于吸取待贴装元件的吸嘴5,一用于撕拉盖带12的盖带撕拉机构6,以及一用于定位载带11和盖带 12分离位置的挡块7,对于贴装机的其余部分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贴片机的吸嘴5的下方固定了 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3的上方设有一进料槽31,封装元件沿进料槽31的延伸方向进行进料。该封装元件进给稳定装置3固定于吸嘴5的下方。挡块7压在盖带12 上。挡块7面向吸嘴5 —侧的边缘所在的位置即为载带11和盖带12分离的位置。图1和 2中,封装元件沿水平方向进行进料。图3中封装元件沿垂直纸面方向进给。在进料槽31的下方固定有一永磁铁4。由于在所述分离位置处产生的瞬间静电力最大,因此永磁铁4位于上述分离位置的下方。永磁铁4所产生的磁感线与封装元件的进料方向相垂直。即,永磁铁4所产生的磁场线垂直于纸面。当封装元件在磁场内移动时便对磁感线进行了切割。根据楞次定律,磁铁产生的磁场会阻碍导体的位置变化。从而,达到克服SMT供料器存在的静电、振动、料带不规则而导致的抛料和吸取不良的问题。除了本实施例所述的永磁铁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电磁铁予以替代。其安装位置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电磁铁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也不再赘述。根据楞次定律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因此,瞬间静电的吸附力和振动对待贴装元件2的影响越大,则永磁铁对待贴装元件2的吸附力越大,有效地克服SMT供料器存在的静电、振动、料带不规范导致抛料、吸取不良的问题,保证封装元件的跟进稳定顺畅。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用于传送封装元件的进料槽,所述封装元件沿所述进料槽的延伸方向进料;所述封装元件进给稳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进料槽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产生的磁感线与所述进料槽的延伸方向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为永磁铁或电磁铁。4.一种SMT供料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所述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固定在所述SMT供料器上。5.一种贴片机,其包括一挡块以及一吸嘴,其特征在于,该贴片机还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SMT供料器,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挡块的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SMT供料器和贴片机。该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包括一用于传送该封装元件的进料槽,所述封装元件沿所述进料槽延伸方向进料;所述封装元件进给稳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进料槽的下方。该贴片机包括一挡块和一吸嘴,以及该SMT供料器,所述磁性元件位于该挡块的下方。本技术的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充分利用了楞次定律,通过磁性元件使得封装内的待贴装元件在载带和盖带分离的瞬间直至被所述吸嘴吸取前都受到磁场吸附,从而避免了待贴装元件发生静电、振动、料带不规范导致抛料、吸取不良的问题。本技术的贴片机贴片稳定,贴片效率更好。文档编号H05K13/04GK202168324SQ20112025984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乾洪, 黄训刚 申请人:王乾洪, 黄训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T供料器元件进给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用于传送封装元件的进料槽,所述封装元件沿所述进料槽的延伸方向进料;所述封装元件进给稳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进料槽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训刚王乾洪
申请(专利权)人:黄训刚王乾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6月06日 09:56
    妙招,解决了供料不畅、稳定的问题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