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继希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三效波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44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三效浓缩器,属蒸发设备,将加热室移至蒸发室外组成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再由三套单效浓缩器合理串联组成三效浓缩器,使蒸汽复用了三次,具有显著节能效果。其另一显著特点是料液在无泡沫状态下浓缩,控制了跑料,可提高收率5—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于中、西药、化工、食品、轻工等液体物料的浓缩,并能满足热敏性中、西药及热敏性食物料液浓缩的要求。(*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效浓缩器,属蒸发设备。现有各种蒸发设备,如沸腾式浓缩器,薄膜浓缩器以及食品工业使用的内热式浓缩器等等,均存在着能耗大的弊端,有“汽老虎”、“水老虎”之称,此外还共同存在一个致命弱点一泡沫多、容易跑料,这就带来一系列问题物料收率低,浓缩比重小,达不到工艺要求,要用敞口锅收膏。由于浓缩时间长,污染大,产品质量不易保证,操作不方便,清洗困难,等等。由于上述原因,至今多数生产厂仍旧采用敞口夹套锅和池子等原始工具进行浓缩,工效很低,产品污染严重。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广泛用于各种不同物料的三效浓缩器,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泡沫多,容易跑料的问题,同时节能耗。本技术的目的是将三套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通过管道合理串联组成三效浓缩器来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一效浓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图中,1-一效蒸发室。2-二效蒸发室,3-三效蒸发室,4-一效加热室,5-二效加热室,6-三效加热室,7、8-受水器,9-喷射器,10-水池,11、12-汽水分离器,13-蒸汽阀,14-汽压表,15-喷管,16-二次蒸汽管,17-三次蒸汽管,18-四次蒸汽管,19-多级水泵,20-视孔,21-球阀,22-进料管,23-冷凝水管。参照附图,为达到不产生或很难产生泡沫的目的,本技术将加热室(4)移至蒸发室(1)外部,上部用喷管(15)、下部用弯管与蒸发室(1)连通,上部喷管小于下部弯管,且喷管(15)与地平面成一定角度α。这样就由加热室(4)、蒸发室(1)组成一套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加热室(4)内部为列管式,待浓缩的液物走管内,蒸汽走管外。加热室内液物受热(温度达到或超过沸点),膨胀上升并在真空作用下以高速度从加热室经喷管(15)喷入蒸发室(1),由于其速度大,故被分散成很细的水流群,细水流周围的面积总和即是蒸发面积。这个面积很大,导致蒸发速度也很大,即猛烈蒸发,致使剩下来的液物温度低于沸点。温度低于其沸点的液物内部不蒸发,故不产生泡沫。同时,因为泡沫是沿着蒸发室(1)壁上升的,本技术将喷管(15)向后(向前则会影响视孔(20)的观察)偏一定角度,亦即喷管与蒸发室(1)中心线成一夹角β,使高速喷液沿壁将泡沫扫净,故产生了的泡沫很快自然消失掉了,这就保证了无泡沫浓缩。为降低能耗,本技术采用三套上述的单效浓缩器串联组成三效浓缩器,每两套浓缩器之间分别通过二次蒸汽管(16)及三次蒸汽管(17)相连通,即从一效蒸汽管(1)顶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二次蒸汽管(16)通至二效蒸发室(2)的加热室(5),从二效蒸发室(2)出来的三次蒸汽经三次蒸汽管(17)通至三效蒸发室(3)的加热室(6),由于解决了起泡沫问题,二次、三次蒸汽中不含物料,故可分别作二效和三效蒸发的热源,使蒸汽复用了三次,加热室(4)、(5)、(6)的下部与进料管(22)相连通。喷管(15)与水平面的夹角α以5°-20°为宜,与蒸发室中心线的夹角β以8°-30°为宜。蒸发室(1)、(2)、(3)的下部为斜锥体,中心偏150-400mm。二效与三效加热室(5)、(6)都分别通过管道与受水器(7)、(8)相应连通,受水器的作用是将汽液分离并贮存液体,它的中部有一横隔板将其一分为二,上部为分离室,下部为储水室,下部储水室内有一连通阀,其上端穿过并伸出隔板之上,起导液作用。蒸发室内的冷凝水及剩余蒸汽从其下部管道进入受水器上部分离室,冷凝水经连通阀进入下部储水室,定期排出,蒸汽则由受水器(7)或(8)上部排出,导入下一个加热室加热料液。考虑到从受水器上部出来的气体中仍难免夹带少量液体,因此最好在受水器上部再连一个汽水分离器(为普通结构),其与受水器顶部相通,通过汽、水分离,汽体经汽水分离器流入三次或四次蒸汽管,少量液体则重回受水器。一次蒸汽(锅炉蒸汽)经蒸汽阀(13)从一效加热室(4)上部进入,给从下部进料管(22)进入的料液加热,料液受热上升,同时在真空的作用下,从喷管(15)喷入一效蒸发室(1),蒸发室(1)的料液从下部弯管回到加热室(4),形成循环,料液喷入蒸发室形成雾状,料液里的水分蒸发,蒸发出的水蒸汽(二次蒸汽)经管道(16)进入二效加热室(5),给二效料液加热,同理形成第二个循环,在三效中形成第三个循环。三效蒸发室(3)蒸发出来的第四次蒸汽经四次蒸汽管(18)进入喷射器(9),在这里与从多级水泵(19)上来的高速水流混合后流入水池(10),喷射器(9)为整个系统提供真空。料液里的水不断蒸发,浓度得到提高,直至需要比重。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外热循环受热时间短,清洗方便,适合热敏性、多品种物料浓缩,抑制了泡沫的产生,使料液在无泡沫状态下浓缩,不慎跑料即可回收,由于控制了跑料,可提高收率5-8%。2、蒸发速度大,平均速度为700-800kg/H,最大可达1000-1200kg/H。3、浓缩比重大,可达1.35,且不需敞口锅收膏。4、能耗低,每蒸发1吨水,耗蒸汽0.35-0.4吨,耗水8-10吨,耗电6-7.5度,综合能耗下降78%以上。5、大大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工时,提高了生产厂的生产能力。6、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基本上消除了本工序的职业病源。本技术适合于中、西药、化工、食品、轻工等液体物料的浓缩,并能满足热敏性中药、西药及热敏性食物料液浓缩的要求。实施例附图所示的三效浓缩器在广州中药三厂试机运行,将该厂生产的“骨仙药液”于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投料量1433kg,药液总量14吨,蒸汽压力0.5-1kg。测得三个蒸发室的真空度及蒸发温度分别为一效室,150-250mmHg,95-98℃;二效室,350-500mmHg,75-80℃;三效室,400-500mmHg,55-60℃;稀液蒸发速度为880kg/H,耗蒸汽210kg/H,耗电5.5度/H,终点膏量595kg,比重1.35,干膏回收率27.15%,全过程19小时。结果表明本装置的蒸发速度为“前卫”浓缩器的3-4倍,该厂原来要用8只规格为400kg的敞口锅浓缩4-5天(120小时左右)方可出膏,现只用19小时,提高生产能力83%。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液体浓缩的三效浓缩器,包括加热室、蒸发室及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将加热室(4)移至蒸发室(1)外部,并通过喷管(15)及下部弯管与蒸发室相连通以组成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并由三套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串联组成三效浓缩器,即一效蒸发室(1)产生的二次蒸汽经管道(16)送至二效加热室(5),二效蒸发室(2)产生的三次蒸汽经管道(17)送至三效加热室(6),三效蒸发室(3)产生的四次蒸汽由管道(18)送至喷射器(9)与水混合,二效加热室(5)、三效加热室(6)分别与进行汽、液分离的受水器(7)、(8)相连,受水器(7)、(8)上部分别与三次蒸汽管(17)、四次蒸汽管(18)相连通,加热室的喷管(15)与水平面成一角度α,与蒸发室中心线成一角度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效浓缩器,其特征在于蒸发室的下部为斜圆锥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效浓缩器,其特征在于α角为5°-20°,β角为8°-30°。4.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体浓缩的三效浓缩器,包括加热室、蒸发室及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将加热室(4)移至蒸发室(1)外部,并通过喷管(15)及下部弯管与蒸发室相连通以组成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并由三套单效外热循环式浓缩器串联组成三效浓缩器,即一效蒸发室(1)产生的二次蒸汽经管道(16)送至二效加热室(5),二效蒸发室(2)产生的三次蒸汽经管道(17)送至三效加热室(6),三效蒸发室(3)产生的四次蒸汽由管道(18)送至喷射器(9)与水混合,二效加热室(5)、三效加热室(6)分别与进行汽、液分离的受水器(7)、(8)相连,受水器(7)、(8)上部分别与三次蒸汽管(17)、四次蒸汽管(18)相连通,加热室的喷管(15)与水平面成一角度α,与蒸发室中心线成一角度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希
申请(专利权)人:刘继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