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式惯性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352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撞式惯性分离器,在分离单元内采用分隔板和导流板,形成双通道,前通道将固体颗粒从气流中捕集出来,后通道将已捕集到的固体颗粒与气流分隔开,有效地防止了气流在分离单元内的二次夹带,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在分离单元的下部或在分离单元与料斗之间设置隔离室,由顶板、两块侧板、前板和后板组成,有效地防止了气流进入分离器料斗而引起已被捕集的固体颗粒的再次夹带,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气固分离装置,适用于气固分离或除尘场合,特别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飞灰分离装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用来进行飞灰分离的装置类型之一是碰撞式惯性分离器。目前采用的碰撞式惯性分离器形式,主要有槽形、带钩槽形、角钢形等。如瑞典Studisvik公司和美国B&W公司的槽形惯性分离器,德国Steinmuller公司的带钩槽形惯性分离器等等。这类分离器的结构特点是采用了多个槽形、带钩槽形、角钢形等结构形式的分离单元,沿气流方向采用错列布置,横向若干排、纵向若干排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分离器。利用气流绕流这些分离单元时,气流改变流动方向,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则依惯性进入分离单元而被捕集分离。这类惯性分离器由于分离单元结构上的不合理,导致已分离的固体颗粒在分离单元内下落时,易被进入分离单元内的气流二次夹带。特别是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分离单元长度随着增大,这种夹带更为严重;此外,气流也很容易进入分离器料斗,使已被分离而进入该料斗的固体颗粒再次夹带,致使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低,通常不能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特别是其大型化发展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效率高的新型惯性分离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多个分离单元按错列布置,分离单元至少包括两块侧块,在两块侧板之间装有分隔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分离单元采用分隔板形成双通道,前通道将固体颗粒从气流中捕集出来,后通道将已捕集到的固体颗粒与气流分隔开,有效地防止了气流在分离单元内的二次夹带,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并且不受分离单元长度增加的影响,对于循环床锅炉的大型发展十分有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1中分离单元和隔离室的结构简图。图4是图3中分离单元为槽形的B—B剖面图。图5是图3中分离单元为槽形的C—C剖面图。图6是图3中分离单元为带钩槽形的C—C剖面图。图7是图3中分离单元为角钢形的C—C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分离单元和隔离室的结构简图。图9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分离单元和隔离室的结构简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安装在锅炉的水平烟道内,各分离单元按错列布置,其出料口9与料斗1相通。以分离单元的结构形式为槽形为例,由图3、图4和图5可看出,分离单元具有顶板2,三块侧板3、4和5,在侧板3和4之间装有分隔板7和导流板6,导流板6与分隔板7相接,且向下倾斜,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好为。分隔板7和导流板6将分离单元内腔分成双通道,前通道将固体颗粒从气流中捕集出来,后通道则将已捕集的固体颗粒与气流分隔开,防止气流的二次夹带,固体颗粒顺着后通道落下。在分离单元下部、出料口9外设置隔离室,由顶板13、两块侧板11和12、前板8和后板10组成,其底部与料斗1相通。隔离室进一步隔离气流与固体颗粒,有效地防止气流进入料斗1而引起固体颗粒的再次夹带,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含灰高温烟气从炉膛上升到水平烟道,进入布置在水平烟道内的本技术提供的惯性分离器。含灰气流在流经该分离器时,由于各分离单元的阻碍,气流将被迫改变运动方向,从分离单元旁绕道而过,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则由于惯性作用碰撞到各分离单元上而被分离。这时,各分离单元都相当于单独的分离装置。在分离单元内,固体颗粒被分离后,先顺着前通道下落,经落灰口进入后通道,经各落灰口进入到后通道的固体颗粒顺着后通道下落,进入料斗1汇集后,送回炉内循环燃烧,气流从分离器流出后,进入到布置在下游的锅炉受热面进行热交换后排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分离单元和隔离室的结构简图如图8所示,导流板6与分隔板7未相接,在分离单元下端设置隔离室,由顶板13、两块侧板11和12、前板8和后板10组成,底部与料斗1相通。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分离单元和隔离室的结构简图如图9所示,导流板6与分隔板7未相接,导流板6的形状为弯曲形,且向下倾斜。当然还有其它的结构形式,如图3中导流板6的形状为弯曲形。具有三块侧板的分离单元,根据其侧板的形状,分离单元的结构形式,除了上述的槽形外,还有带钩槽形等等。而只具有两块侧板的分离单元的结构形式则为角钢形。上述导流板6和分隔板7的设置为一级或一级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碰撞式惯性分离器,由多个分离单元按错列布置,分离单元至少包括两块侧板,其特征在于在两块侧板(3)和(4)之间装有分隔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两块侧板(3)和(4)之间装有导流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板(6)与分隔板(7)相接,且向下倾斜,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板(6)与分隔板(7)未相接,导流板(6)的形状为弯曲形,且向下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单元下部、出料口(9)外设置隔离室,由顶板(13)、两块侧板(11)和(12)、前板(8)和后板(10)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单元下端设置隔离室,由顶板(13)、两块侧板(11)和(12)、前板(8)和后板(10)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分隔板(7)和导流板(6)的设置为一级或一级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分离单元的结构形式为槽形,带钩槽形或角钢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撞式惯性分离器,在分离单元内采用分隔板和导流板,形成双通道,前通道将固体颗粒从气流中捕集出来,后通道将已捕集到的固体颗粒与气流分隔开,有效地防止了气流在分离单元内的二次夹带,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在分离单元的下部或在分离单元与料斗之间设置隔离室,由顶板、两块侧板、前板和后板组成,有效地防止了气流进入分离器料斗而引起已被捕集的固体颗粒的再次夹带,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文档编号B01D45/04GK2414824SQ0022934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汉平, 郑楚光, 刘德昌 申请人:华中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撞式惯性分离器,由多个分离单元按错列布置,分离单元至少包括两块侧板,其特征在于:在两块侧板(3)和(4)之间装有分隔板(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平郑楚光刘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