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整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303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整型模具,它主要由上模板、上模垫板、上弹簧、上模、上模导向件、上模中件、圆轴、下模斜块、下模浮块、下模、下弹簧、下模垫板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轴替代了传统的块状整型上模,同时在下模斜块的配合下,上模与下模不是冲击式整型,而是速度较慢的进行整型,圆轴顺着下模斜块的内凹的斜槽,慢慢对针脚进行挤压整型,这可以避免习用技术所出现的针脚易产生回弹、容易划伤针脚镀层等缺陷,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回弹量小、对产品损伤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骨架针脚后段整型的新型整型模具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习用的整形模具包括上模模座1’、后段整形上模2’、上模压板 3,、上模镶件4,、下模镶件5,、下模压板6’、后段整形下模7’、下模底座8’。该习用的整形模具将工件50固定在上模镶件4’与下模镶件5’之间,利用后段整型上模2’与后段整型下模V之间型腔来进行针脚501的整型,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整型,由于是根据后段整形上模2’向下的冲击力来进行整型,容易划伤针脚501的镀层,造成针脚501漏铜,继而产生氧化,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此种针脚501整型是采用冲击式的整型方案,整型后段整形上模2’与后段整形下模V在整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且针脚501瞬间被压弯整型。当开模时,整型后针脚501易产生回弹,使得产品的排距不符合公差范围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量小、对产品损伤小的新型整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整型模具,它主要由上模板、上模垫板、上弹簧、上模、上模导向件、上模中件、圆轴、下模斜块、下模浮块、下模、下弹簧、下模垫板组成;所述的上模板、 上模垫板和上模依次固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模下部开设一贯穿其宽度方向的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内壁上、沿宽度方向开设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与开口槽的内壁打通,在该开口槽的两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横向开口槽;所述的上模中件活动套置在上模的开口槽内,所述的上模垫板和上模的对应处沿纵向开设多个贯穿孔,多个上弹簧套置在多个贯穿孔内且上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模板和上模中件的顶面;所述的圆轴有两根,分别间隙穿设在开口槽的圆形通孔内且其部分的圆周面伸入上模的开口槽内;所述的上模导向件安装在上模的前后面;所述的下模固定在下模垫板上,下模浮块活动套置在下模的U形槽内,在下模上开设多个下模贯穿孔,多个下弹簧套置在多个下模贯穿孔内且下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下模浮块底面和下模垫板上;所述的下模斜块有两块,分别安装在下模U形槽的两侧,合模时,下模斜块可伸入上模的横向开口槽且下模斜块内侧斜面与圆轴抵靠而将圆轴向内顶压。所述的上模宽度与下模宽度一致;所述的上模导向件由四根导向条构成,四根导向条的上部分别固定在上模前后面的两侧,四根导向条的下部向下延伸,前后两根导向条的间距与下模相应。所述的下模斜块与下模为一体构件。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主要由上模、上模中件、圆轴、下模斜块、下模浮块、下模等组成,采用圆轴替代了传统的块状整型上模,同时在下模斜块的配合下,上模与下模不是冲击式整型,而是速度较慢的进行整型,圆轴顺着下模斜块的内凹的斜槽,慢慢对针脚进行挤压整型,这可以避免习用技术所出现的针脚易产生回弹、容易划伤针脚镀层等缺陷,使得本技术具有回弹量小、对产品损伤小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2是习用整形模具的装配图和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平面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 —图5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整型模具,它主要由上模板1、上模垫板 2、上弹簧3、上模4、上模导向件5、上模中件6、圆轴7、下模斜块8、下模浮块9、下模10、下弹簧20、下模垫板30组成。所述的上模板1、上模垫板2和上模4依次固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模4下部开设一贯穿其宽度方向的开口槽41,在开口槽41的内壁上、沿宽度方向开设圆形通孔42,该圆形通孔42与开口槽41的内壁打通,在该开口槽41的两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横向开口槽 43 ;所述的上模中件6活动套置在上模4的开口槽41内,所述的上模垫板2和上模4的对应处沿纵向开设四个贯穿孔21,四个上弹簧3套置在四个贯穿孔21内且上弹簧3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模板1和上模中件6的顶面;所述的圆轴7有两根,分别间隙穿设在开口槽41 的圆形通孔42内且其部分的圆周面可伸入上模4的开口槽41内。所述的下模10固定在下模垫板30上,下模浮块9活动套置在下模10的U形槽 101内,在下模10上开设四个下模贯穿孔102,四个下弹簧20套置在四个下模贯穿孔102 内且下弹簧20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下模浮块9底面和下模垫板30上;所述的下模斜块8有两块,分别安装在下模IOU形槽101的两侧,合模时,下模斜块8可伸入上模4的横向开口槽43且下模斜块8内侧斜面81与圆轴7抵靠而将圆轴7向内顶压,从圆形通孔42与开口槽41连通槽伸入开口槽41内。所述的上模4宽度与下模10宽度一致;所述的上模导向件5由四根导向条51构成,四根导向条51的上部分别固定在上模4前后面的两侧,四根导向条51的下部向下延伸,前后两根导向条51的间距与下模10的厚度相应,以便引导上模4与下模10对齐。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方便,下模斜块8与下模10为独立的部件。根据需要,下模斜块8与下模10也可为一体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上模4在上模导向件5的引导下下压,浮动安装上模4内的上模中件6下压将工件 50压在上模中件6与下模浮块9之间。当上模4横向开口槽43套接在下模斜块8上时,下模斜块8内侧斜面81与间隙穿设在开口槽41圆形通孔42内的圆轴7抵靠而将圆轴7向内顶压,从圆形通孔42与开口槽41连通槽伸入开口槽41内并挤压工件50的针脚501,对工件50的针脚501进行整形。本技术的重点就在于在上模上设置用于挤压圆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弹簧的个数可据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上模中件、圆轴、下模斜块、下模浮块、下模;所述的上模下部开设一贯穿其宽度方向的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内壁上、沿宽度方向开设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与开口槽的内壁打通,在该开口槽的两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横向开口槽;所述的上模中件活动套置在上模的开口槽内,所述的圆轴有两根,分别间隙穿设在开口槽的圆形通孔内且其部分的圆周面伸入上模的开口槽内;所述的下模浮块活动套置在下模的U形槽内,下模斜块有两块,分别安装在下模U形槽的两侧,合模时,下模斜块可伸入上模的横向开口槽且下模斜块内侧斜面与圆轴抵靠而将圆轴向内顶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模板、上模垫板、上弹簧、上模导向件、下弹簧、下模垫板;所述的上模板、上模垫板和上模依次固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模垫板和上模的对应处沿纵向开设多个贯穿孔,多个上弹簧套置在多个贯穿孔内且上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模板和上模中件的顶面;所述的上模导向件安装在上模的前后面;所述的下模固定在下模垫板上,在下模上开设多个下模贯穿孔,多个下弹簧套置在多个下模贯穿孔内且下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下模浮块底面和下模垫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宽度与下模宽度一致;所述的上模导向件由四根导向条构成,四根导向条的上部分别固定在上模前后面的两侧,四根导向条的下部向下延伸,前后两根导向条的间距与下模相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整型模具,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上模中件、圆轴、下模斜块、下模浮块、下模;所述的上模下部开设一贯穿其宽度方向的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内壁上、沿宽度方向开设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与开口槽的内壁打通,在该开口槽的两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横向开口槽;所述的上模中件活动套置在上模的开口槽内,所述的圆轴有两根,分别间隙穿设在开口槽的圆形通孔内且其部分的圆周面伸入上模的开口槽内;所述的下模浮块活动套置在下模的U形槽内,下模斜块有两块,分别安装在下模U形槽的两侧,合模时,下模斜块可伸入上模的横向开口槽且下模斜块内侧斜面与圆轴抵靠而将圆轴向内顶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