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0996 阅读:26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自动取样器通过流动相将吸入进样环路的试料从注入用针经由注射端口注入分析流路时,通过使得流动相的送液流量低于由分析条件规定的一定流量,使施加到针和注射端口的连接部的压力降低,从而抑制注射端口处的试料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高速液相色谱仪的液相色谱仪,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取样器的液相色谱仪,该自动取样器采用了全量注入方式的试料注入方式。
技术介绍
高速液相色谱仪用自动取样器的试料注入方式大致分为两种。即,将所吸引的试料的一部分填充于进样环路之后再注入分析流路中的环路注入方式、和将所吸引的试料的全部量就这样直接注入分析流路中的全量注入方式。全量注入方式是与环路注入方式相比试料的污染较少的方法。采用环路注入方式的话,注入用针不连接于进样环路,注入用针与吸引泵连接并进行试料的吸引和排出。要将试料导入进样环路,就要通过吸引泵将试料从试料瓶吸引到注入用针,之后将注入用针连接于注射端口,将注入用针内的试料从注射端口导入进样环路。然后,切换流路从而通过流动相将进样环路内的试料导入色谱柱中。另一方面,采用全量注入方式的话,注入用针连接于进样环路上。在试料瓶的试料通过注入用针被吸引到进样环路中之后,使注入用针从试料瓶移动到注射端口,并将注入用针的顶端部插入注射端口以连接注射端口和注入用针,切换流路从而通过流动相将进样环路内的试料从注入用针经由注射端口导入色谱柱中。注射端口通过中心具有贯通孔的针密封件和按压针密封件的螺母构成。注入用针的顶端呈锥状地逐渐变细。被插入注射端口的注入用针的顶端的锥部与针密封件的中心的孔嵌合,进行无液体渗漏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涉及两种试料注入方式中的全量注入方式。全量注入方式中,通过流动相将进样环路内的试料从注入用针经由注射端口导入色谱柱时的流动相是色谱柱的分析所使用的流动相。此时的流动相的流量是恒定地将流动相送出给分析流路的送液泵的设定流量,是以本来的分析条件规定的一定流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3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568 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151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通过流动相将进样环路内的试料从注入用针经由注射端口导入色谱柱时,以由本来的分析条件规定的一定流量输送流动相的话,试料以高压通过针和针密封件的流路连接部。针的顶端的锥部与注射端口的针密封件的中心的孔嵌合,以进行无液体渗漏的连接,但尽管如此,试料的一部分会残留在针和针密封件间的少许间隙中,对该部分造成污染。产生该污染的话,会对高速液相色谱仪用自动取样器的残留(矢^ U —力一〃)性能造成影响。又,试料的一部分残留在该针和针密封件间的少许间隙中的问题,在使用填充剂粒径为2 μ m以下这样的高分离用色谱柱作为分析流路的分离用色谱柱的情况等,流动相的送液压力变高的分析条件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于具有全量注入方式的自动取样器的高速液相色谱仪能抑制在注射端口的试料残留所引起的污染。解决课题的手段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自动取样器通过流动相将吸入进样环路的试料从注入用针经由注射端口注入分析流路时,通过使得流动相的送液流量低于由分析条件规定的一定流量,使施加到针和注射端口的连接部的压力降低,从而抑制注射端口处的试料残留。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液相色谱仪具有分析流路,所述分析流路具有被配置在流动相的流路中并对被导入的试料进行成分分离的色谱柱,以及对由所述色谱柱分离后的试料成分进行检测的检测器;通过送液泵供给流动相的流动相送液部;自动取样器和与自动取样器的动作联动地控制送液泵的动作的流量控制部。自动取样器具有注入用针、一端连接于注入用针的进样环路、注射端口、计量泵以及流路切换阀。自动取样器能切换成试料吸入模式和试料导入模式,所述试料吸入模式是通过该流路切换阀将进样环路的另一端连接于计量泵并从注入用针向进样环路吸入试料, 所述试料导入模式是通过该流路切换阀将进样环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流动相送液部,将注入用针从注射端口连接于分析流路,并通过流动相将以试料吸入模式吸入的试料的全量导入分析流路。流量控制部具有用于在分析流路进行试料成分的分离的第1流量和比该第1流量低的第2流量这两个设定流量作为送液泵的流量设定值,所述流量控制部控制送液泵的动作,使得在分析流路中洗脱试料成分的时间段为第1流量,在自动取样器的试料导入模式中,以试料吸入模式吸入的吸入试料的全量通过注射端口的时间段为第2流量。出于抑制注射端口处的试料残留的目的,第2流量最好比较小,但过小的话,则将吸入进样环路的试料导入分析流路的时间变长,液相色谱仪的运转效率下降。相反,第2流量为接近第1流量的值时,抑制注射端口处的试料残留的效果下降。由于还依赖于针的顶端的锥部与注射端口的针密封件的中心的孔的嵌合程度,因此最好实验性地确定试料残留所引起的样本残留实际上不影响分析结果这样大小的第2流量的值。在实施例中,在第1流量为ImL/分时,设置第2流量为0. 2mL/分,但该值只是一个例子。即便为比该值大的第2流量,只要是样本残留不成为问题的程度,为了使运转效率优先,可以设定稍微高一点的第2流量。流量控制部能够根据向进样环路的试料吸入量和被设定的第2流量自动地算出从将流路切换阀切换至试料导入模式起使送液泵以第2流量动作的时间段。如果使送液泵以第2流量动作的时间段比向进样环路的试料吸入量的全量通过注射端口的时间短的话, 试料可能会在注射端口的间隙残留。相反,如果使送液泵以第2流量动作的时间段比向进样环路的试料吸入量的全量通过注射端口的时间长的话,虽然没有残留在注射端口的间隙中的试料,但分析时间变长,液相色谱仪的运转效率下降。试料吸入量的全量通过注射端口的时间能够根据试料吸入量和被设定的第2流量求出,因此通过流量控制部进行计算并进行控制的话,作业者的负担变轻。在实施时,使送液泵以第2流量动作的时间段最好这样设定,即对根据试料吸入量和被设定的第2流量通过计算求出的时间赋予稍许的宽裕地设定。流量控制部能够在1种试料的分析结束后,在将自动取样器切换为下一试料的试料吸入模式之前,将基于送液泵的流动相的流量从第1流量切换为第2流量。又,流量控制部可以在1种试料的峰值洗脱结束后,在将自动取样器切换为下一试料的试料吸入模式之前,将基于送液泵的流动相的流量从第1流量切换为第2流量。这是因为,峰值洗脱结束时,流动相的流量可以不是被设定为分析条件的流量。为了降低流路切换阀处的死体积,自动取样器最好设置为注射端口被直接组装到流路切换阀上。流路切换阀的切换经由流路系统暂时封闭的状态来进行。在该流路系统被封闭的状态下,流动相的送液泵以一定流量送液的话,阀的跟前的流路内的压力变高。因此,已知有通过在阀部设置旁路、或在阀的跟前的流路设置缓冲器来抑制该压力上升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也能够设置抑制这样的压力上升的单元。作为抑制这样的压力上升的其他方法,提出有恒压控制方法,但这与本专利技术没有直接的关系。采用该恒压控制方法,设置有恒定流量控制和恒压控制这两种控制形态,在切换阀之时流路被暂时封闭的期间,对泵进行恒压控制使得泵出口侧的压力为一定。流路未被封闭的期间,控制使得全部都为一定流量。又,在向恒压控制切换之时,控制使得压力为恒定流量控制时的压力,从而使得这期间不产生压力变动(参照专利文献2。)。以该恒压控制方法对泵进行恒压控制的期间为切换阀之时的流路被封闭的期间。 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对象的是阀的切换结束且流路通畅的期间,并不以流路被封闭的期间为对象。该恒压控制方法中,流路通畅的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具有:分析流路,所述分析流路具有被配置在流动相的流路中并对被导入的试料进行成分分离的色谱柱,以及对由所述色谱柱分离后的试料成分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流动相送液部,所述流动相送液部通过送液泵供给流动相;自动取样器,所述自动取样器具有注入用针、一端连接于注入用针的进样环路、注射端口、计量泵以及流路切换阀,所述自动取样器能切换成试料吸入模式和试料导入模式,所述试料吸入模式是通过所述流路切换阀将所述进样环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计量泵并从注入用针向进样环路吸入试料,所述试料导入模式是通过所述流路切换阀将进样环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流动相送液部,将所述注入用针从所述注射端口连接于所述分析流路,并通过流动相将以所述试料吸入模式吸入的吸入试料的全量导入分析流路;和流量控制部,所述流量控制部与所述自动取样器的动作联动地控制所述送液泵的动作,所述流量控制部具有用于在分析流路进行试料成分的分离的第1流量和比该第1流量低的第2流量这两个设定流量作为送液泵的流量设定值,所述流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液泵的动作,使得在所述分析流路中洗脱试料成分的时间段为第1流量,在所述自动取样器的试料导入模式中,以所述试料吸入模式吸入的吸入试料的全量通过所述注射端口的时间段为第2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7日 03:46
    色谱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