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7798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滤板,其属于一种压滤机设备的部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出水口不足,导致固液分离不完全,影响产品加工的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的缺陷。其主要包括滤板本体,滤板本体的中心设有进料孔,滤板本体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把手,滤板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内的凹槽,凹槽表面密布细小沟槽并设有柱状突起,滤板本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相通。所述的滤板本体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化工类半成品的固液分离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压滤机设备的部件,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压滤机上的一种压滤板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领域中,需要对生产加工出来的酸浸液进行压滤,达到固液分离的状态,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压滤机进行挤压过滤。现有的压滤机包含若干个滤板,滤板之间设有滤布,通过挤压,酸浸液将滤板空腔填满,过滤出的液体通过滤布进入滤板进水口,再通过出水口排出。目前,由于滤板出水口不足,导致固液分离不完全,从而影响产品加工的效率,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滤板出水口不足,导致固液分离不完全,从而影响产品加工的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滤板。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滤板,包括滤板本体,滤板本体的中心设有进料孔,滤板本体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把手,滤板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内的凹槽,凹槽表面密布细小沟槽并设有柱状突起,滤板本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相通。所述的滤板本体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出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出水口,压滤板出水管道增加, 提高产品纯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在图中,1、滤板本体;2、把手;3、凹槽;4、进料孔;5、柱状突起;6、进水口 ;7、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压滤板,包括滤板本体1,滤板本体1的中心设有进料孔4,滤板本体1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把手2,滤板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内的凹槽3,凹槽3表面密布细小沟槽并设有柱状突起5,滤板本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 6、下部设有出水口 7,所述进水口 6与出水口 7相通。所述的滤板本体1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出水口 7。本技术在使用时,两个压滤板之间套有滤布。权利要求1.一种压滤板,包括滤板本体(1),滤板本体(1)的中心设有进料孔(4),滤板本体(1) 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把手(2),滤板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内的凹槽(3),凹槽(3)表面密布细小沟槽并设有柱状突起(5 ),其特征在于滤板本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 6 )、下部设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6)与出水口(7)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板本体(1)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出水口(7)。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滤板,其属于一种压滤机设备的部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出水口不足,导致固液分离不完全,影响产品加工的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的缺陷。其主要包括滤板本体,滤板本体的中心设有进料孔,滤板本体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把手,滤板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内的凹槽,凹槽表面密布细小沟槽并设有柱状突起,滤板本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相通。所述的滤板本体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出水口。本技术主要用于化工类半成品的固液分离作业。文档编号B01D25/12GK202155086SQ20112020946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梁浩 申请人:连云港市兆昱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板,包括滤板本体(1),滤板本体(1)的中心设有进料孔(4),滤板本体(1)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把手(2),滤板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内的凹槽(3),凹槽(3)表面密布细小沟槽并设有柱状突起(5),其特征在于:滤板本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6)、下部设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6)与出水口(7)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兆昱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