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插头包括由塑料组成的上盖,下盖和块件。上盖和下盖内配对地设置了纵向延伸的方槽,弹簧放置在方槽内,弹簧的一端紧靠方槽的端壁,方槽的远离端壁的一端紧贴下盖的横壁;方槽的两个纵向平行侧壁的外侧沿纵向设有两个窄槽,安全插头的两个金属插脚分别沿纵向放入窄槽;块件在对应于插脚的装配位置、沿插头的纵向对称地设有两个方孔,方孔的横截面略大于插脚的横截面,插脚能无阻碍地穿过方孔,块件内侧的中心位置配置了沿插头的纵向延伸的圆柱,圆柱的端部有环形台肩;圆柱的端部顶住弹簧的远离方槽的端壁的一端,圆柱的环形台肩则位于由上盖和下盖的横壁中间的各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的内侧,圆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只能在方槽内的有限行程内纵向移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概括地说,本技术涉及电插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安全电插头。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插头在插入电插座和从电插座拔出的过程中,由于电插头的插脚的整个长度全是裸露的,经常发生人的手指不慎触及电插头的导电金属插脚而触电的问题。尤其是小孩、盲人和老人。因此,在电插头在插入电插座和从电插座拔出的过程中如何防止因为人的手指不慎触及电插头的导电金属插脚而触电成为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电插头。这种电插头在插入电插座和从电插座拔出的过程中能防止人的手指触及电插头的金属插脚,从而提高了电插头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二插脚安全电插头,包括由塑料组成的上盖,下盖和块件;上盖和下盖内配对地设置了纵向延伸的方槽,弹簧放置在方槽内,弹簧的一端紧靠方槽的端壁,方槽的远离端壁的一端紧贴下盖的横壁;紧靠方槽的两个纵向平行侧壁的外侧沿纵向设有两个窄槽,安全插头的两个金属插脚分别沿纵向放入对应的窄槽;块件在对应于插脚的装配位置、沿插头的纵向对称地设有两个孔,孔的横截面略大于插脚的横截面,使得插脚能无阻碍地穿过方孔,块件内侧的中心位置配置了一个沿插头的纵向延伸的圆柱,圆柱的端部有一个环形台肩;在组装安全插头时,圆柱的端部顶住弹簧的远离方槽的端壁的一端,圆柱的环形台肩则位于由上盖和下盖各自的横壁中间的各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的内侧,使圆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只能在方槽内的有限行程内纵向移动;上盖和下盖的靠近端壁的一侧各自对应地设有一个半圆孔。在使用时,导线的端部就穿过这两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导线的去除了绝缘层后裸露的两股金属线端头分别穿过金属插脚根部的圆孔与之相连接。本技术的三插脚安全电插头,包括分别由塑料组成的上盖,下盖和块件,下盖和块件内分别对应地设置了三个槽,下盖和块件各自的三个槽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安全插头的三个插脚,其中下盖的槽的横截面比插脚的横截面略小,使下盖的槽与穿过槽的插脚紧配合,仅使插脚的根部裸露在下盖的内部,块件的三个槽横截面比插脚的横截面稍大,使三个插脚能各自无阻碍地穿过块件的对应的槽;块件内侧对称地模制了两条圆柱形立柱,立柱的端部设有螺孔,下盖的内侧则相应地设置了两条圆柱形空心管,空心管的内径稍微大于立柱的外径,也大于弹簧的外径,空心管的底部有略微突出的环形内缘,内缘的内径也大于立柱的外径,但是小于螺钉的端头的凸缘的直径,在安全插头装配时,根部固定在下盖的槽的三条插脚分别穿过块件的对应的槽,块件的立柱分别向上穿入下盖上对应的空心管,螺钉的螺杆伸入空心管竖直向下拧入立柱的螺孔;螺钉的端头凸缘的直径大于弹簧的外径,弹簧的下端位于空心管内压在螺钉的端头凸缘上;导线的三个裸线端头则分别对应地穿过插脚的根部的圆孔,与之连接;把上盖扣在下盖上,使上盖的内表面压住弹簧的上端,且使绝缘导线的端部嵌入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圆孔内;接着,把上下盖固定就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插头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安全插头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安全插头的部件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插头的透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插头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安全插头的部件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透视图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插头。图2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安全插头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插头的部件分解图。本技术的安全插头100包括由塑料组成的上盖10,下盖20和块件30。上盖10和下盖20内配对地设置了纵向延伸的方槽4,弹簧3放置在方槽4内,其一端紧靠方槽4的端壁5。方槽3的远离端壁5的一端紧贴下盖20的横壁6。紧靠方槽4的两个纵向平行侧壁的外侧沿纵向设有两个窄槽8。在组装时,安全插头100的两个金属插脚2分别沿纵向放入对应的窄槽8,此时,插脚2沿自身的横向所设的上下凹口 14分别扣在上盖10和下盖20的横壁6上,其中上盖10的横壁6未示出。从而使金属插脚1和2固定就位。块件30在对应于插脚2的装配位置、沿插头100的纵向对称地设有两个方孔13, 方孔13的横截面略大于插脚2的横截面,使得插脚2能无阻碍地穿过方孔13。块件30内侧的中心位置配置了一个沿插头100的纵向延伸的圆柱12,圆柱12的端部有一个环形台肩。在组装安全插头时,圆柱12的端部顶住弹簧3的远离方槽3的端壁5的一端,圆柱12的环形台肩则位于由上盖10和下盖20的横壁6的中间的半圆孔组成的圆孔的内侧, 插脚2则穿过块件30的相应方孔13,在弹簧3的作用下,圆柱12在方槽4纵向移动,直至圆柱12的环形台肩紧靠横壁6的内侧。因而在实际使用时,能使块件30沿着插脚2在上盖10和下盖20的外壁之间、横壁6外侧限定的凹腔内纵向移动。下盖20的适当位置设有三个圆形通孔9,上盖10的与这三个通孔9对应的位置设有三个螺孔(未示出)。上盖10和下盖20的靠近端壁5的一侧各自对应地设有一个半圆孔。在使用时,导线的端部就穿过这两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导线的去除了绝缘层后裸露的两股金属线端头分别穿过金属插脚1和2根部的圆孔与之相连接。三个螺钉11分别穿过下盖20上的孔9拧入上盖10上的相应的螺孔。这样,安全插头100的各零件和导线端头就被固定在一起。组装后的安全插头100在未插入插座的情况下,弹簧3的弹力沿纵向将块件30顺着插脚2向外推,使块件30的与圆柱12相对的端面超出凹口 15的外缘。因此,本技术的安全插头的外露插脚比一般插头的插脚短。当连接了导线的安全插头100插入相应的插座时,外露的插脚首先插入插座,然后由于插脚2与插座内的金属接合件的紧配合,块件30与圆柱12相对的外露的端面受到来自插座的压力。使块件30沿插头的纵向缩回,直至块件30抵住凹腔15 —侧的横壁6。 此时,块件30与圆柱12相对的外露的端面与凹腔15的外缘齐平。在安全插头100从插座拔出的过程中,原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逐渐沿其中轴张开。受弹簧3的弹力作用,块件30的与圆柱12相对的端面逐渐超出凹腔15,直至块件 30的圆柱12的环形台肩扣住横壁6的内侧。此时,弹簧3处于其张开的极限位置。因此在安全插头从插座拔出的过程中,块件30首先逐渐部分弹出,其端面此时仍然与插座的表面贴合,直至弹簧3张开至其极限位置。然后才将外露的插脚从插座完全拔出。这样,本技术的安全插头在插入插座和从插座拔出时,使用者的手指都不容易触及导电的插脚,从而提高了电插头的安全性。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三插脚的安全插头的透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安全插头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三插脚的安全插头的部件分解图。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三插脚的安全插头200包括分别由塑料组成的上盖10, 下盖20和块件30。参照相应插座的插孔位置,下盖20和块件30内分别对应地设置了三个长条形方槽8和13,下盖20和块件30各自的三个长条形方槽8和13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安全插头的三个插脚的装配位置。其中下盖20的长条形方槽8比插脚的横截面略小。在装配时,使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插脚的安全插头(100),包括由塑料组成的上盖(10)和下盖(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块件(30);上盖(10)和下盖(20)内配对地设置了纵向延伸的方槽(4),弹簧(3)放置在方槽(4)内,弹簧(3)的一端紧靠方槽(4)的端壁(5),方槽(4)的远离端壁(5)的一端紧贴下盖(20)的横壁(6);方槽(4)的两个纵向平行侧壁的外侧沿纵向设有两个窄槽(8),安全插头的两个金属插脚(2)分别沿纵向放入对应的窄槽(8);块件(30)在对应于插脚(2)的装配位置、沿插头(100)的纵向对称地设有两个方孔(13),方孔(13)的横截面略大于插脚(2)的横截面,使得插脚(2)能无阻碍地穿过方孔(13),块件(30)内侧的中心位置配置了一个沿插头(100)的纵向延伸的圆柱(12),圆柱(12)的端部有一个环形台肩;在组装安全插头时,圆柱(12)的端部顶住弹簧(3)的远离方槽(4)的端壁(5)的一端,圆柱(12)的环形台肩则位于由上盖(10)和下盖(20)的横壁(6)中间的各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的内侧,使圆柱(12)在弹簧(3)的作用下、只能在方槽(4)内的有限行程内纵向移动;上盖(10)和下盖(20)的靠近端壁(5)的一侧各自对应地设有一个半圆孔,在使用时,导线的端部就穿过这两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导线的去除了绝缘层后裸露的两股金属线端头分别穿过金属插脚(2)根部的圆孔与之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范堂,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高石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