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波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307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滤波特性的小型弹性波滤波器。弹性波滤波器(1)具备:多个串联臂谐振器(S1、S2)、电感器13a、以及多个并联臂谐振器(P1~P3)。多个串联臂谐振器(S1、S2)在将输入端子(10)和输出端子(11)连接的串联臂(12)中相互串联连接。电感器(13a)按照与多个串联臂谐振器(S1、S2)中的两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器(S1、S2)并联的方式与串联臂(12)连接。多个并联臂谐振器(P1~P3)被配置于将电感器(13a)和串联臂(12)之间的连接点(14、15)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16a、16c)、以及将邻接的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连接点(17)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16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波滤波器,详细来说涉及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其具备串联臂谐振器、并联臂谐振器、以及按照与串联臂谐振器并联的方式与串联臂连接的电感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弹性波谐振器的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所谓η状的梯型弹性波滤波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38101号公报图19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如图19 所示,η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100中,与连接输入端子101和输出端子102的串联臂103并联地配置一个串联臂谐振器104和一个电感器105。并且,在将串联臂103与接地电位连接的两个并联臂106,分别配置并联臂谐振器107。在该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100中,由于相对于配置在串联臂103的串联臂谐振器104并联设置有电感器105,因此能得到低通滤波特性。另外,作为上述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以外的类型的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公知有一种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图20表示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如图20 所示,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110,在将输入端子111和输出端子112连接的串联臂113,串联连接有两个串联臂谐振器114、115。并且,在将串联臂谐振器114和串联臂谐振器115之间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116配置有并联臂谐振器117。另外,在串联臂113, 以与串联臂谐振器114、115并联的方式连接有电感器118。通常,在通过串联臂谐振器的反谐振点与并联臂谐振器的谐振点形成阻止频带的情况下,与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相比,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具有更高的衰减特性。从而,根据实现高衰减特性的观点来看,采用η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是更有利的。因此,作为陷波器,较多采用η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然而,在这样的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中,要实现具有更高衰减特性的多个阻止频带,只能增加级数,增加电感器的个数。因此,η状梯型滤波器存在小型化以及低价格化的问题。尤其,根据形成多个阻止频带的目的、以及得到高衰减特性的目的,在将η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多级连接的情况下,存在梯型滤波器的大型化以及高价格化显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的小型弹性波滤波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波滤波器,具备多个串联臂谐振器、电感器、以及多个并联臂谐振器。多个串联臂谐振器,在连接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串联臂相互串联连接。电感器,按照与多个串联臂谐振器中的两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器并联的方式与串联臂连接。多个并联臂谐振器,被配置在将电感器和串联臂之间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以及将邻接的串联臂谐振器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个特定技术方案中,将电感器并联连接的两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器包括第一串联臂谐振器、以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该第二串联臂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上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的反谐振频率以上。弹性波谐振器,在施加了谐振频率与反谐振频率之间的频率时成为L性,在施加除此以外的频率时成为C性。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以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中的一方的串联臂谐振器为L性,另一方的串联臂谐振器为C性,因此能够由电感器和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形成LC滤波器。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衰减特性。尤其,在弹性波滤波器是具有多个阻止频带的陷波器的情况下,由于可使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和第二串联臂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位于互不相同的阻止频带,因此能够期待更大的衰减特性的改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定技术方案中,弹性波滤波器具有阻止频带、和位于上述阻止频带的低频侧的通过频带。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特定技术方案中,弹性波滤波器具备多个电感器。根据该结构,能够期待更大的衰减特性的改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其他特定技术方案中,弹性波滤波器具备滤波器主体,其中形成有多个串联臂谐振器和多个并联臂谐振器,并连接有多个电感器,多个电感器,相对于滤波器主体的中心呈点对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更加良好的滤波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其他特定技术方案中,电感器被设置为与两个串联臂谐振器并联,在多个并联臂分别设置一个并联臂谐振器。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通过频带的插入损失。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其他特定技术方案中,还具备连接有多个并联臂的多个接地端子电极,多个接地端子电极相对于弹性波滤波器的中心呈点对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更加良好的滤波特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按照与两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器并联的方式设置有与串联臂连接的电感器,因此与η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相比,能够使谐振器的数量对应的电感器的数量更少,可实现小型化,且由于能够使电感器的数量对应的谐振器的数量的比例变高,因此能够实现高滤波特性、尤其实现阻止频带的宽频化以及阻止频带的高衰减量。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示意图。图2是构成串联臂谐振器以及并联臂谐振器的弹性表面波谐振器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弹性表面波谐振器的示意俯视图。图4是表示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和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另外,在图4中,实线表示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和π状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5中,实线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 η状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和π状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6中,实线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 η状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和图9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7中,实线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图9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和图9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8中,实线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图9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9是2级连接的π状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示意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示意图。图11是3级连接的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示意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以及3级连接的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12中,实线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 虚线表示图11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示意图。图14是2级连接的带通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示意图。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以及图14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15中,实线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图14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后视图。图17是参考例的弹性波滤波器的概略后视图。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以及图17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在图18中,实线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虚线表示图17 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图19是表示π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图20是表示T状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串联臂谐振器,其在连接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串联臂中相互串联连接;电感器,其按照与上述多个串联臂谐振器中的两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器并联的方式,与上述串联臂连接;和多个并联臂谐振器,其配置于将上述电感器和上述串联臂之间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以及将邻接的上述串联臂谐振器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并联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康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