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和空芯线圈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81334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绕线机和空芯线圈的制造方法。该绕线机具备:筒状的卷芯,其构成为在顶端具有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分割片,通过扩大或缩小多个分割片相互的间隔,能够扩大或缩小顶端外径;操作棒,其具有圆锥台形状的操作片,该操作片能够滑动地插通于卷芯,并进入到多个分割片的中央或从中脱离,使卷芯的顶端外径扩大或缩小;操作棒移动机构,其使操作棒相对于卷芯移动,并使操作片进入到多个分割片的中央或从中脱离;卷芯旋转驱动机构,其使卷芯与操作棒一起旋转,将线材卷绕在卷芯的顶端外周。空芯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线材卷绕在卷芯的扩大后的顶端外周,形成空芯线圈,并将空芯线圈从卷芯的缩小后的顶端外周拔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小型扬声器用的音圈等所使用的空芯线圈的绕线机和使用该绕线机的空芯线圈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移动电话那样的小型装置所使用的扬声器中,使用将较细的线材卷绕成环状的比较小型的线圈。并且,作为这种线圈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在截面为圆形的卷芯上缠绕线圈用的线材的绕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绕线装置中形成为将由缠绕在该卷芯上的线材构成的线圈从该卷芯上取下,由此能够得到具有预期的截面形状的线圈。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148168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绕线装置中,由于对线圈用的线材施加规定的张力并缠绕在卷芯上,因此存在将由缠绕在该卷芯上的线材构成的线圈从该卷芯上取下的作业比较困难的问题。为了使该取下作业容易地进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了用于从卷芯上取下线圈的线导向器,但是当使线导向器与所得到的线圈的端部抵接而强制性地要将该线圈从卷芯上取下时,则被施加了规定的张力而卷绕的线圈内周的线材的表面被膜会与卷芯摩擦, 因此有可能对该被膜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比较容易地将由缠绕在卷芯上的线材构成的线圈从该卷芯上取下,而不会对线材的被膜造成损伤的。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具备筒状的卷芯,其构成为在顶端具有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分割片,通过扩大或缩小多个分割片相互的间隔,由此能够扩大或缩小顶端外径;操作棒,其具有圆锥台形状的操作片,该操作片能够滑动地插通于卷芯并进入到多个分割片的中央或从中脱离,使卷芯的顶端外径扩大或缩小;操作棒移动机构,其使操作棒相对于卷芯移动并使操作片进入到多个分割片的中央或从中脱离;卷芯旋转驱动机构,其使卷芯与操作棒一起旋转,将线材卷绕在卷芯的顶端外周。优选地,具备第一引导部件,其嵌入在卷芯内,对卷绕在卷芯的顶端的线材的一方的卷宽进行限制;第二引导部件,其以能够从卷芯脱离的方式嵌入在卷芯的顶端侧,对卷绕在卷芯的顶端的线材的另一方的卷宽进行限制,更优选地,在第一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以及第二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供嵌入到卷芯顶端的筒状绕线管的端缘进入。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在第一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插入与筒状绕线管相同直径的环形部件和对环形部件施力的弹性体,在第二引导部件嵌入到卷芯的顶端的状态下,筒状绕线管的端缘抵抗弹性体的作用力与环形部件一起进入到间隙中,在第二引导部件从卷芯的顶端脱离的状态下,弹性体经由环形部件将筒状绕线管从间隙中排出。本专利技术的空芯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大在顶端具有沿周向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的卷芯的多个分割片相互的间隔,来扩大顶端外径;将线材卷绕在卷芯扩大后的顶端外周,且在卷芯的顶端形成由卷绕的线材构成的空芯线圈;缩小多个分割片相互的间隔使形成了空芯线圈的卷芯的顶端外径缩小;将空芯线圈从卷芯的缩小后的顶端外周拔下。如果在扩大卷芯的顶端外径之前将筒状绕线管嵌入到缩小了顶端外径的卷芯的顶端,则线材可卷绕在筒状绕线管的外周,且空芯线圈的拔取与筒状绕线管一起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将筒状绕线管嵌入到卷芯的顶端后,在进行线材的卷绕之前,进行以下操作使筒状绕线管的一方的端缘进入到嵌入在卷芯中的第一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将第二引导部件嵌入到卷芯的顶端侧,使筒状绕线管的另一方的端缘进入到第二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则能够将线材卷绕在第一引导部件与第二引导部件之间的筒状绕线管的外周。并且,优选地,在卷芯的顶端形成空芯线圈之后,且将空芯线圈从卷芯的顶端外周拔下之前,使第二引导部件从卷芯的顶端脱离,使筒状绕线管与空芯线圈一起沿轴向移动,将筒状绕线管的一方的端缘从第一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拔出。在本专利技术中,虽然在线圈用的线材绕线时对该线材施加规定的张力并缠绕在卷芯上,但在将由缠绕在该卷芯上的线材构成的线圈从该卷芯上取下时,会使卷绕有该线材的卷芯顶端的外径缩小。因此在卷芯的外周与线圈的内周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将线圈从卷芯上取下。当这样在卷芯的外周与线圈的内周之间产生间隙时,能够避免在进行该取下操作时线圈内周的线材的表面被膜与卷芯之间有显著的摩擦,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将由缠绕在卷芯上的线材构成的线圈从该卷芯上取下而不会对线材的被膜造成损伤。另外,在筒状绕线管的周围形成空芯线圈的情况下,虽然该空芯线圈的拔取是与筒状绕线管一起进行,但是在进行该拔取时,通过使卷芯顶端的外径缩小,使得在卷芯的外周和筒状绕线管的内周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避免筒状绕线管的内周与卷芯之间有显著的摩擦。因此即使是在筒状绕线管的周围形成空芯线圈的情况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中,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线圈从卷芯上取下而不会对线材的被膜造成损伤。另外,在筒状绕线管的周围形成空芯线圈的情况下,通过使筒状绕线管的一方的端缘进入第一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并且使筒状绕线管的另一方的端缘进入第二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能够将线材卷绕在筒状绕线管的外周的预期范围内。 并且,如果使第二引导部件从卷芯的顶端脱离,并且将筒状绕线管的一方的端缘从第一引导部件与卷芯之间的间隙中拔出,就能够更容易地将空芯线圈从卷芯上取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将线材卷绕在嵌入于卷芯的筒状绕线管的第一引导部件与第二引导部件之间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二引导部件离开该卷芯后的状态的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该筒状绕线管的周围卷绕了线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5的C-C线剖视图。图5是图9的A-A线剖视图。图6是从图4的D方向观察的图。图7是图9的F部的放大图。图8是图9的B-B线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绕线机的俯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0...绕线机;12...卷芯;12b...分割片;13...操作棒; 13a...操作片;18...线材;19...筒状绕线管;30...操作棒移动机构;40...卷芯旋转驱动机构;51...第一引导部件;51d...间隙;52...第二引导部件;52c...间隙;56...环形部件;57...弹性体;90...空芯线圈。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图4至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10。在各图中,设定相互垂直的X、Y、Z三个轴, 以将X轴设为沿大致水平前后方向延伸,Y轴设为沿大致水平横方向延伸,Z轴设为沿垂直方向延伸,来说明该绕线机10的构成。该绕线机10具备筒状的卷芯12,其从由矩形体构成的基座11的上板Ila向Z轴方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操作棒13,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于该卷芯12。如图3和图7所示,在卷芯12的顶端沿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槽12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条槽12a),卷芯12的顶端被该槽12a沿周向分割为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该槽1 分割成三片的多个分割片12b设置在该卷芯12的顶端。 并且构成为通过扩大或缩小多个分割片12b相互的间隔,由此卷芯12的顶端能够扩大或缩小其外径。如图1至图3所示,在能够滑动地插通在该卷芯12中的操作棒13的顶端,设置有圆锥台形状的操作片13a。该操作片13a形成外径朝向上方扩大的圆锥台形状,由多个分割片12b构成的卷芯12的顶端部分的内周,也形成为其直径朝向上方扩大的圆锥形状。并且形成为形成该圆锥形状的卷芯12的顶端部内周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卷芯(12),其构成为在顶端具有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分割片(12b),通过扩大或缩小所述多个分割片(12b)相互的间隔,由此能够扩大或缩小顶端外径;操作棒(13),其具有圆锥台形状的操作片(13a),该操作片(13a)能够滑动地插通于所述卷芯(12),并进入到所述多个分割片(12b)的中央或从中脱离,使所述卷芯(12)的顶端外径扩大或缩小;操作棒移动机构(30),其使所述操作棒(13)相对于所述卷芯(12)移动,并使所述操作片(13a)进入到所述多个分割片(12b)的中央或从中脱离;和卷芯旋转驱动机构(40),其使所述卷芯(12)与所述操作棒(13)一起旋转,将线材(18)卷绕在所述卷芯(12)的顶端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地伸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