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锡球专利>正文

一种飞碟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828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飞碟飞行器,包括圆盘状壳体,壳体内置电源、外表面上共设有上内、上外、下内、下外四条环形铁磁导轨。本飞碟飞行器,其产生动力的方式运行平稳、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飞碟状飞行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飞碟状飞行器有的是采用喷气方式有的采用旋翼方式来产生升力和推进力,但两者都具有运行不够平稳、舒适,较难于实现自动控制;噪音大,排出有害废气,不利于环境保护等不足之处。另外,同步直线电动机和磁悬浮技术为现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例如磁悬浮列车,车体上装有电磁体,导轨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后,导轨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车体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车体悬浮起来。导轨两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使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车体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使车体前进。悬浮车体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原理一模一样。车体的电磁体(N极)被导轨上靠前一点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被导轨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结果是一“推”一“拉”。磁悬浮车体运行时与导轨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为1 一 IOcm),因此运行安全、平稳舒适、无噪声,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飞碟飞行器,其产生动力的方式运行平稳、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节省建设经费; 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飞碟飞行器,包括圆盘状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盘状壳体内部设有电源、外部表面上共设有上内、上外、下内、下外四条环形铁磁导轨;所述的上内、下内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多台上升力产生车,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沿环形导轨径向设有外伸的风叶,所述的风叶断面依前进的方向前高后低;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以及与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所述的上外、下外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多台左、右前行力产生车,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设有沿环形导轨径向的风叶柄孔,一外伸的有柄风叶的柄可摆动地水平支承在所述的车体风叶柄孔中,所述的风叶柄上横伸出一控制杆,所述的车体风叶柄孔中对应于所述的控制杆处开有凹槽,凹槽的边上对应于所述的控制杆端部设有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控制杆控制风叶的叶面竖起(向后行时迎风面较大产生左前行力)或平放(向前行时迎风面极小产生的阻力也小);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以及与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或所述的上内环形铁磁导轨上设有的多台上升力产生车,结构为车体为轴线水平且与环形铁磁导轨相切的矩形管,所述的矩形管的顶面板前高后低,其余同上。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的各车车体底部电磁体横截面为留有空隙地包裹所述的T形导轨的横梁的底面开有缺口的矩形框,底面的两缺口边边沿向内弯折,所述的车轮设在所述的矩形框的框内,车轮共有3个,一个支承在矩形框内的两侧边, 另两个对称支承在矩形框底面的两缺口边向内弯折形成的支承边和侧边上。所述的壳体内电源为核反应堆与发电机组合或是内燃机与发电机组合或是电池。所述的矩形管车体的上升力产生车的后面设有风力发电机。有益效果本飞碟飞行器,其产生动力的方式采用磁悬浮车的形式,运行平稳、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 维护和耗能费用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3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上升力产生车侧面剖视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上升力产生车处于未磁悬浮状态时从前面往后看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上升力产生车处于磁悬浮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顶升力产生车侧面示意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顶升力产生车处于未磁悬浮状态时从前面往后看的示意图; 图10是图6的顶升力产生车处于磁悬浮状态示意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左、右前行力产生车处于向后划行产生向前推力时的剖视示意图12是图11的左、右前行力产生车处于向前划行不产生向前推力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沿图11的A-A线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2的B-B线剖视示意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飞碟飞行器实施例一,包括圆盘状(两个互扣一起的碟子形状)壳体1,壳体1内置电源(未画出),电源为核反应堆与发电机组合或是内燃机与发电机组合或是电池。参见图1至图4,壳体1的外表面上共设有上内、上外、下内、下外四条环形铁磁导轨 2、3、4、5。上内环形铁磁导轨2上设有多台上升力产生车6,结构为车体为轴线水平且与环形铁磁导轨相切的矩形管,矩形管的顶面板前高后低以便迎风产生上升力,车体底部设有车轮16,以及与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7,车体后面设有风力发电机15。下内环形铁磁导轨4上设有多台顶升力产生车8,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沿环形导轨径向设有外伸的风叶9,参见图8至图10,风叶断面依前进的方向前高后低以便迎风产生顶升力,车体底部设有车轮16,以及与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7。上外、下外环形铁磁导轨3、5上各设有多台左、右前行力产生车,参见图11、12、 13、14,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10上设有沿环形导轨径向的风叶柄孔,一外伸的有柄风叶 11的柄可摆动地支承在车体风叶柄孔中,风叶柄上横伸出一控制杆12,车体风叶柄孔中对应于控制杆处开有凹槽13,凹槽13的边上对应于控制杆端部设有电磁铁14,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控制杆控制风叶竖起(参见图11,向后行时迎风面较大产生左前行力)或平放(参见图 12,向前行时迎风面极小产生的阻力也小)。车体底部设有车轮16,以及与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7。参见图4、6、7,环形铁磁导轨的横截面呈T形,磁悬浮车体电磁铁横截面为留有空隙地包裹所述的T形导轨的横梁的底面开有缺口的矩形框,底面的两缺口边边沿向内弯折,所述的车轮16设在所述的矩形框的框内,车轮共有3个,一个支承在矩形框内的两侧边,另两个对称支承在矩形框底面的两缺口边向内弯折形成的支承边和侧边上。磁悬浮技术是现有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做详细的描述。图15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上内、下内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的多台上升力产生车结构都一样框架结构的车体上沿环形导轨径向设有外伸的风叶, 风叶断面依前进的方向前高后低以便产生上升力。权利要求1.一种飞碟飞行器,包括圆盘状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盘状壳体内部设有电源、外部表面上共设有上内、上外、下内、下外四条环形铁磁导轨;所述的上内、下内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多台上升力产生车,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沿环形导轨径向设有外伸的风叶,所述的风叶断面依前进的方向前高后低;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以及与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所述的上外、下外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多台左、右前行力产生车,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设有沿环形导轨径向的风叶柄孔,一外伸的有柄风叶的柄可摆动地水平支承在所述的车体风叶柄孔中,所述的风叶柄上横伸出一控制杆,所述的车体风叶柄孔中对应于所述的控制杆处开有凹槽,凹槽的边上对应于所述的控制杆端部设有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控制杆控制风叶的叶面竖起或平放;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以及与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或所述的上内环形铁磁导轨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碟飞行器,包括圆盘状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盘状壳体内部设有电源、外部表面上共设有上内、上外、下内、下外四条环形铁磁导轨;所述的上内、下内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多台上升力产生车,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沿环形导轨径向设有外伸的风叶,所述的风叶断面依前进的方向前高后低;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以及与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所述的上外、下外环形铁磁导轨上各设有多台左、右前行力产生车,结构为:框架结构的车体上设有沿环形导轨径向的风叶柄孔,一外伸的有柄风叶的柄可摆动地水平支承在所述的车体风叶柄孔中,所述的风叶柄上横伸出一控制杆,所述的车体风叶柄孔中对应于所述的控制杆处开有凹槽,凹槽的边上对应于所述的控制杆端部设有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控制杆控制风叶的叶面竖起或平放;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车轮、以及与所述的环形铁磁导轨配合产生悬浮力及推动力的电磁体;或:所述的上内环形铁磁导轨上设有的多台上升力产生车,结构为:车体为轴线水平且与环形铁磁导轨相切的矩形管,所述的矩形管的顶面板前高后低;其余同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锡球
申请(专利权)人:梁锡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