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东华专利>正文

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4575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属家用五金电器制造技术。它是在电炉炉台上部装置保温盆,在保温盆里装配发热体,在发热体上部紧密贴附隔电网,在保温盆周围装配支撑圈。当拱圆形的锅底座落在支撑圈上时,锅底会贴附在拱圆形的隔电网上,周围没有空隙,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供应锅体,不会轻易散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热能利用率高,环保安全。包括电炉壳体(1)、开关(2)、发热体(3)及支撑圈(4),其特征是电炉壳体(1)的圆台阶(1-1)上装配保温盆(10)里装配发热体(3),在发热体(3)上部装配拱圆形隔电网(11);所述的保温盆(10)由保温盆壳体(10-1)和保温体(10-2)组成;所述的拱圆形隔电网(11)上有散热网眼(11-1)。(*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家用电炉,特别涉及一种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属家用五金电器制造技术。技术背景目前家用电炉使用非常普遍,它是利用电能通过电阻丝或其它发热体转化为热能,而来烹调、加热食物。而一般的电炉大都是平板式,电阻丝或发热体平行装配在炉面下; 炉面上则设立三角支撑架来支持锅或其它容器。这种加热方式是敝开式,热力辐射到锅体或其它容器底部,但有部分热力却散发到锅体周边去了,所以热效率受到影响。而现在又盛行电磁炉,它也是一个平板体,锅或其它容器是搁置在电磁炉的炉面上受热。同样拱圆形的锅底不可能全部接触电磁炉炉面,因而导磁不良所产生的热量受到影响,电能利用率不高。热量也受到损失。本专利技术人看到这两种情况,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当前不是推行节能环保吗?能否在这种敝开式电炉上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使拱圆形的锅底全部落在电炉加热体上、让热量尽量不再发散到周边,从而节省电能,充分利用电能。本技术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情况下研制、开发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它是将平板式电炉进行改进,把炉膛重新设计,在炉台上部装置一个拱圆形的保温盆,在保温盆里装配一个拱圆形的发热体,然后在发热体上紧密贴附一个拱圆形的隔电网,最后在保温盆周围装配支撑锅圈, 这样,拱圆形的铁锅在使用时会全部座落、贴附在拱圆形的隔电网上,由支撑圈支撑周围没有空隙,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不会轻易从周边散失,全部供给锅体,从而节约能源,又环保安全。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热能利用率高、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专利技术构思要使拱圆形的锅底紧贴在电炉上,那就要把电炉的几个部件改成拱圆形,使锅底与这些部件接触形成密封的空间,这样热量不会外泄。因此,专利技术人将几个电炉部件均制成拱圆形,因此,其目的达到了。本技术包括电炉壳体、开关、发热体及支撑圈,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电炉壳体的圆台阶上装配保温盆,在保温盆里装配发热体,在发热体上部装配拱圆形隔电网;所述的保温盆为拱圆形,由保温盆壳体和保温体组成,保温体充填在保温盆壳体里;所述的拱圆形隔电网上有散热网眼。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保温盆的上部密封装配圆弧面的支撑圈;在保温盆上有导线穿孔。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是外接电源线连接开关、并通过保温盆的导线穿孔连接在发热体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二)锅底能与支撑圈形成密闭的空间,热量不会外泄,热能利用率高;(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四)生产成本低,又节约能源,消费者易于接受。附图说明3下面依据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各部件装配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部件拱圆形隔电网的主视图;附图4为附图3的右视图;附图5为附图3的仰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部件保温盆的主视图;附图7为附图6的右视图;附图8为附图6的剖视仰视图;附图9为附图6的后视图。附图中1、电炉壳体,1-1、圆台阶,2、开关,3、发热体,4、支撑圈,10、保温盆,10-1、 保温盆壳体,10-2、保温体,10-3、导线穿孔,11、拱圆形隔电网,11-1、散热网眼。具体实施方式依据附图,制造本技术的各个部件,然后组装成本技术,如附图1所示。 本技术的部件构造如下电炉壳体1为一长方体形状,上部有开关2,中部有圆形装配孔,在装配孔的周边有一低矮的台阶。专利技术点之一的保温盆10为拱圆形,外部为保温盆10 的金属保温盆壳体10-1,在壳体10-1里充填石棉等保温体10-2,其内底面为拱圆形,周边开有导线穿孔10-3两个。保温盆10装配在电炉壳体1中部装配孔的圆台阶1-1上。然后把同样是拱圆形的发热体3固定装配在保温盆10的保温体10-2里不会松动。接着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之二的拱圆形隔电网11叠置装配在发热体3的上面,它紧紧压置在发热体 3上。拱圆形隔电网11表面上有许多散热网眼11-1。最后把圆弧面的支撑圈4套接装配在保温盆10的外周,使得这几个部件叠加连接成一个整体。外接电源通过电炉壳体1侧面进入首先连接开关2,然后导线穿过保温盆10的导线穿孔10-3后连接在发热体3上。发热体3的功率达在1800W内可调,发热温度300 800°C可调。当把炒锅放在支撑圈4上时, 固有拱圆形隔电网隔开,锅底不会与带电的发热体3接触。锅底与支撑圈4形成密闭的空间保证热量不会外泄,从而提高了热效应,热能利用率高。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使用其它容器,同样容器底部也会搁置在支撑圈4上,仍能达到密封加热的效果。权利要求1.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包括电炉壳体(1)、开关O)、发热体(3)及支撑圈,其特征是电炉壳体(1)的圆台阶(1-1)上装配保温盆(10),在保温盆(10)里装配发热体(3), 在发热体(3)上部装配拱圆形隔电网(11);所述的保温盆(10)为拱圆形,由保温盆壳体(10-1)和保温体(10- 组成,保温体 (10-2)充填在保温盆壳体(10-1)里;所述的拱圆形隔电网(11)上有散热网眼(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其特征是在保温盆(10)的上部密封装配圆弧面的支撑圈⑷;在保温盆(10)上有导线穿孔(10-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其特征是外接电源线连接开关 (3)、并通过保温盆(10)的导线穿孔(10-3)连接在发热体(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属家用五金电器制造技术。它是在电炉炉台上部装置保温盆,在保温盆里装配发热体,在发热体上部紧密贴附隔电网,在保温盆周围装配支撑圈。当拱圆形的锅底座落在支撑圈上时,锅底会贴附在拱圆形的隔电网上,周围没有空隙,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供应锅体,不会轻易散失,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热能利用率高,环保安全。包括电炉壳体(1)、开关(2)、发热体(3)及支撑圈(4),其特征是电炉壳体(1)的圆台阶(1-1)上装配保温盆(10)里装配发热体(3),在发热体(3)上部装配拱圆形隔电网(11);所述的保温盆(10)由保温盆壳体(10-1)和保温体(10-2)组成;所述的拱圆形隔电网(11)上有散热网眼(11-1)。文档编号F24C7/06GK202149518SQ20112017857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黎东华 申请人:黎东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拱圆形隔电网的电炉,包括电炉壳体(1)、开关(2)、发热体(3)及支撑圈(4),其特征是电炉壳体(1)的圆台阶(1-1)上装配保温盆(10),在保温盆(10)里装配发热体(3),在发热体(3)上部装配拱圆形隔电网(11);所述的保温盆(10)为拱圆形,由保温盆壳体(10-1)和保温体(10-2)组成,保温体(10-2)充填在保温盆壳体(10-1)里;所述的拱圆形隔电网(11)上有散热网眼(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黎东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