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304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有本体以及设于本体内的切换组件,其中,所述的本体具有一中空容室,该本体上设有连通该中空容室的一进水口与两出水口;所述切换组件由转轴、芯轴、驱动件及按钮组成,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本体的中空容室内,该转轴为一中空的柱体,其外壁在对应本体进水口与两出水口的位置上绕圆周方向设有轴向对称并且连通中空部的侧孔,该侧孔组成相对的进、出水孔,又侧孔间的圆周上形成挡墙;所述芯轴结合弹簧设于转轴的中空部,该芯轴连动转轴,按钮与驱动件固接并通过驱动件带动芯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器,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淋浴设备水路分配的三向分流器,与其水路切换结构相关。
技术介绍
目前淋浴设备的花洒与莲蓬头之间水路的转换可采用一种类似三通的分流器,该分流器上设置了一个进水口供与主出水管相通,其上还设置了两个出水口分别与花洒和莲蓬头连接,将分流器安装在水路上,通过操作分流器内的切换装置来实现水路的切换,本案与分流器内的切换装置相关,提供一种不同与现有技术的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达成结构紧凑、操作切换便捷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换灵活的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为此,本技术采如下技术方案以达上述目的一种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有本体以及设于本体内的切换组件,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中空容室,该本体上设有连通该中空容室的一进水口与两出水口 ;所述切换组件由转轴、芯轴、驱动件及按钮组成,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本体的中空容室内,该转轴为一中空的柱体,其外壁在对应本体进水口与两出水口的位置上绕圆周方向设有轴向对称并且连通中空部的侧孔,该侧孔组成相对的进、出水孔,又侧孔间的圆周上形成挡墙;所述芯轴结合弹簧设于转轴的中空部,该芯轴连动转轴,按钮与驱动件固接并通过驱动件带动芯轴ο该转轴的底端成型一结合部,顶端形成一端部,该端部的中部设有一连通中空部的开孔,并且由开孔至挡墙的内壁上设有卡槽。该芯轴具有一中空的套接部,该套接部由转轴的开孔套入转轴的中空部,该套接部的外壁上对应转轴卡槽的位置设有与之配合的凸筋,在对应转轴侧孔的位置上设有长槽。该芯轴在套接部的上方成型一啮合部,啮合部上环布有斜齿,各斜齿上具有一相同倾斜方向的斜面,又啮合部的中部凸出一轴销。该驱动件套设在芯轴的轴销上,其相对芯轴的一端上设有与芯轴啮合部配合的棘齿,另一端则连接按钮,该按钮部分凸出于本体外。该中空容室在两出水口的位置上设有包胶分水片,该包胶分水片上对应各出水口处设有若干通孔。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接压切换组件的按钮,使按钮推动驱动件向内移动,并且使驱动件与芯轴的啮合部啮合,利用驱动件棘齿沿啮合部各斜齿斜面的配合,使芯轴在压缩弹簧向转轴内移动的同时绕其轴线转动,进而藉由芯轴凸筋与转轴卡槽的配合,可连动转轴3一起同步转动,使转轴的侧孔与本体的不同出水口的连通来实现水路的切换。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立体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立体示意图二 ;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立体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结合在莲蓬头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应用于花洒与莲蓬头水路转换的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有分流器本体1以及设于本体1内的切换组件2。该本体1具有一中空容室11, 并本体1上设有连通该中空容室11的一进水口 12与两出水口 13、14,该进水口 12与主水管连接以接入水源,该两出水口 13、14分别连接花洒与莲蓬头,该中空容室11内在两出水口 13、14的位置上设有包胶分水片15,该包胶分水片15上对应各出水口处设有若干通孔 151。切换组件2由转轴21、芯轴22、驱动件23及按钮M组成;其中,转轴21可转动的设于本体1的中空容室11内,该转轴21为一中空的柱体,柱体的底端成型一结合部211, 利用该结合部211使转轴21与本体1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柱体的顶端形成一端部212,利用该端部212使转轴21与本体1轴向密封配合,并且该端部212的中部设有一连通中空部的开孔213,该转轴21的外壁在对应本体进水口 12与两出水口 13、14的位置上绕圆周方向设有两组轴向对称的并且连通中空部的侧孔214、215,该侧孔214与215为相对的进、出水孔,即若214为进水孔,215则为出水孔,又侧孔214与215之间的圆周上形成挡墙216, 并且由开孔213至挡墙216的内壁上设有两对称的卡槽217 ;所述芯轴22结合弹簧25设于转轴21的中空部,该芯轴22具有一中空的套接部221,该套接部221由转轴的开孔213套入转轴的中空部内,该套接部的外壁上对应转轴卡槽217的位置设有与之配合的凸筋222, 在对应侧孔214、215的位置上设有与之连通的长槽223,弹簧25的一端顶抵于转轴,另一端顶持于芯轴22的下方,又芯轴22在套接部221的上方成型一啮合部224,啮合部224的端面环布有斜齿225,各斜齿225上具有一相同倾斜方向的斜面226,啮合部224的中部凸出一轴销227 ;所述驱动件23套设在芯轴22的轴销227上,其相对芯轴22的一端上设有与芯轴啮合部配合的棘齿231,另一端则连接按钮24,与按钮M连动,该按钮M凸出于本体 1外。使用时,按压按钮对,按钮M连动驱动件23向内移动,并且使驱动件23与芯轴的啮合部2 啮合,利用驱动件棘齿231与啮合部各斜齿斜面226的配合,使芯轴22在压缩弹簧25向转轴内移动的同时绕其轴线转动,进而藉由芯轴凸筋222与转轴卡槽217的配合, 可连动转轴21 —起同步转动,使转轴的侧孔214与本体的不同出水口 13、14的连通来实现水路的切换。以下为本技术切换水路的几种实施状态。4如图3所示,当转轴21转动至侧孔215与出水口 13相通,而另一出水口 14被挡墙216封闭时,此时水由进水口 12进入本体的中空容室11内,通过转轴的侧孔214以及芯轴的长槽223后,由出水口 13流出,如果该出水口 13与花洒连接,则为花洒出水状态;如图4所示,当转轴21转动至侧孔215与另一出水口 14相通,而出水口 13被挡墙216封闭时,此时水由进水口 12进入本体的中空容室11内,通过转轴的侧孔214以及芯轴的长槽223后,由出水口 14流出,如果该出水口 14与莲蓬头连接,则为莲蓬头出水状态;如图5所示,当转轴21转动至侧孔215同时与出水口 13、14相通,此时水由进水口 12进入本体的中空容室11内,通过转轴的侧孔214以及芯轴的长槽223后,由出水口 13、 14流出,则形成花洒与莲蓬头共同出水的状态。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是对本技术所作的说明,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分水器除了独立安装在水路上,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莲蓬头上,如图6所示, 与莲蓬头形成一体式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有本体以及设于本体内的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中空容室,该本体上设有连通该中空容室的一进水口与两出水口 ;所述切换组件由转轴、芯轴、驱动件及按钮组成,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本体的中空容室内,该转轴为一中空的柱体,其外壁在对应本体进水口与两出水口的位置上绕圆周方向设有轴向对称并且连通中空部的侧孔,该侧孔组成相对的进、出水孔,又侧孔间的圆周上形成挡墙; 所述芯轴结合弹簧设于转轴的中空部,该芯轴连动转轴,按钮与驱动件固接并通过驱动件带动芯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的底端成型一结合部,顶端形成一端部,该端部的中部设有一连通中空部的开孔,并且由开孔至挡墙的内壁上设有卡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芯轴具有一中空的套接部,该套接部由转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向分流器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有本体以及设于本体内的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中空容室,该本体上设有连通该中空容室的一进水口与两出水口;所述切换组件由转轴、芯轴、驱动件及按钮组成,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本体的中空容室内,该转轴为一中空的柱体, 其外壁在对应本体进水口与两出水口的位置上绕圆周方向设有轴向对称并且连通中空部的侧孔,该侧孔组成相对的进、出水孔,又侧孔间的圆周上形成挡墙;所述芯轴结合弹簧设于转轴的中空部,该芯轴连动转轴,按钮与驱动件固接并通过驱动件带动芯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