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物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9173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设置在向搬运物运出装置中可投入去除的附着物的位置的、小型且附着物去除效率高的附着物去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附着物去除装置包括:联动辊,其具有与传送带的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与上述输送带的移动联动并旋转;附着物去除辊,其外周安装有去除附着于上述输送带上的附着物的去除部件,并与上述联动辊设置在同轴;以及传动机构,其使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与上述联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将上述联动辊的旋转传递给上述附着物去除辊;其中,联动辊在外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并且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上述去除部件的直径小于上述圆筒部的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送带装置的附着物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连续搬运砂土、碎石等搬运物的手段之一,传送带被广泛的应用。也有在传送带上设置用于去除附着于传送带的搬运面的、来源于搬运物的附着物的附着物去除装置的情形。众所周知,这种附着物去除装置,通过从旋转的传送带获得驱动力,即使附着物去除装置自身不设置发动机等动力装置,也能够从传送带的搬运面上去除附着物。例如,作为附着物去除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其具有在抵接传送带的传送带主体上的外周面的状态下使用,从动于该传送带主体的旋转动作而旋转的联动旋转体;与该联动旋转体联动并旋转,去除附着于传送带主体表面的附着物的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以及将旋转从联动旋转体传递给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的传动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附着物去除装置中,驱动用旋转体与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通过左右的一对支撑体,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被轴支撑,联动旋转体抵接传送带主体的背面一侧(不接触传送带的搬运物的面一侧)的外周面,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抵接传送带主体的表面一侧(接触搬运物的面一侧)的表面。联动旋转体与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设置为在前后方向(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相互空出间隔,传送带主体在压紧的状态下抵接联动旋转体与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如果在此状态下驱动传送带主体,则联动旋转体通过与传送带主体背侧面的接触摩擦而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使抵接传送带主体表面一侧的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转动,从而能够去除附着于传送带主体表面一侧的附着物。专利文献1 特开平7-315551号公报然而,在上述附着物去除装置中,由于必需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联动旋转体与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因此设置空间必需大。因此,通常,上述附着物去除装置大多设置在与能够确保比较大的设置空间的传送带主体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下侧旋转侧部(返回侧传送带)的中央部相对应的位置。然而,如此设置时,为设置附着物去除装置,有可能需要其它的设备和空间。S卩,在设置于搬运侧传送带的终端部的、回收并运出由传送带主体传送的搬运物的搬运物运出装置以外,有必要在上述下侧旋转侧部的中央部设置回收并运出由附着物去除用旋转体去除的附着物的附着物运出装置。而且,有必要另外确保用于设置上述多个运出装置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能够设置于可将被去除的附着物投入上述搬运物运出装置的位置、且去除附着物的效率高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附着物去除装置包括联动辊,其具有与传送带的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与上述输送带的移动联动并旋转;附着物去除辊,其外周安装有去除附着于上述输送带上的附着物的去除部件,并与上述联动辊同轴设置;以及传动机构,其将上述联动辊的旋转传递给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以使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与上述联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联动辊在外圆周上具有与上述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并且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上述去除部件的直径小于上述圆筒部的直径。此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锥形部件,其位于上述圆筒部与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之间,从上述圆筒部一侧到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一侧直径逐渐变小。(2)上述联动辊设置于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旋转轴方向的两外侧。(3)在上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上,具有沿旋转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凸条部。(4)上述凸条部具有抵接上述输送带表面的上端面;上述多个凸条部等间隔设置;上述上端面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为Imm 7mm,上述凸起部相互间的间隔距离为8mm 30mm,上述上端面的宽度尺寸设定为短于上述间隔距离。(5)同轴支撑上述联动辊和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轴体为,在同一轴上设置外轴与内轴的双层结构的轴体;上述外轴支撑上述联动辊,并且可自由装卸地与上述联动辊连接; 上述内轴设置为贯穿上述联动辊的状态,支撑上述附着物去除辊,并且至少包括以下3个部件支撑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内轴中间部,和位于上述内轴中间部的轴方向两侧、可自由装卸地与上述内轴中间部的内轴外侧部连接;上述联动辊的内部具有中空部,并在与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一侧相反的轴向外侧端面上,具有与上述中空部连通的连通孔,其中上述中空部设置有用于连接上述内轴中间部与上述内轴外侧部的连接部件;上述连通孔具有固定于上述连接部件中的上述内轴外侧部上的外侧连接体能够进出的尺寸。(6)上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联动辊的外轴的一端上设置的驱动侧伞形齿轮、支撑附着物去除辊的内轴的一端上设置的从动侧伞形齿轮、与两个伞形齿轮啮合的中间伞形齿轮、以及通过轴承支撑这些伞形齿轮的齿轮箱,上述齿轮箱在与上述从动侧伞形齿轮和上述中间伞形齿轮的轴承邻接的位置上,具有用于上述齿轮箱中容纳的润滑油流通的流通用空间。(7)上述中间伞形齿轮具有在其旋转轴方向上延伸的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在连通被上述驱动侧伞形齿轮、从动侧伞形齿轮以及中间伞形齿轮包围的中央空间和上述流通用空间的位置上形成。(8)上述从动侧伞形齿轮旋合在上述内轴的外端部,上述内轴的外端面与上述从动侧伞形齿轮旋转轴方向外侧的外端面位于同一面上,在上述内轴和上述从动侧伞形齿轮上,安装有抵接上述内轴的外端面和上述从动侧伞形齿轮外端面的压板。(9)在上述内轴上,上述驱动侧伞形齿轮和上述从动侧伞形齿轮之间插入有垫片。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附着物去除装置,由于附着物去除装置包括联动辊,其具有与传送带的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与上述输送带的移动联动并旋转;附着物去除辊,其外周安装有去除附着于上述输送带上的附着物的去除部件,并与上述联动辊同轴设置;以及传动机构,其将上述联动辊的旋转传递给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以使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与上述联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联动辊在外圆周上具有与上述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并且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上述去除部件的直径小于上述圆筒部的直径。因此能够将附着物去除辊做小,实现附着物去除装置整体小型化,且能够比附着物去除辊优先得到联动辊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阻力,从而能够形成联动辊的滑动小、附着物去除效率高的附着物去除装置。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附着物去除装置,由于附着物去除装置具有位于上述圆筒部与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之间、并从上述圆筒部一侧到上述附着物去除辊一侧直径变小的锥形部件。因此能够尽量减少由附着物去除装置与输送带的接触造成的输送带的损伤。S卩,为使驱动辊与输送带联动旋转,需要将圆筒部压在输送带上。然而,若驱动辊与圆筒部之间有高低差,则压紧力集中在与该高低差部分抵接的输送带部上,容易造成该部破损。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专利技术,驱动辊的圆筒部与附着物去除辊之间具有从圆筒部一侧到附着物去除辊一侧直径变小的锥形部件,防止圆筒部与附着物去除辊之间产生高低差。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附着物去除装置,由于上述联动辊设置于上述附着物去除辊的旋转轴方向的两外侧。因此,能够使联动辊与输送带的两端接触,并能够使附着物去除辊与输送带的中央部接触。S卩,在传送带中,主要使用输送带的中央部进行搬运物的搬运,附着物的附着部主要为输送带的中央部。因此,按照上述结构,附着物去除辊能够与容易附着有附着物的输送带的中央部接触,从而能够高效地去除附着物。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附着物去除装置,由于在上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上,具有沿旋转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凸条部。因此能够准确地从输送带向圆筒部传递旋转动力。具体说,圆筒部的外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辊,其具有与传送带的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与所述输送带的移动联动而旋转;附着物去除辊,其外周安装有去除附着于所述输送带上的附着物的去除部件,并与所述联动辊同轴设置;以及传动机构,其将所述联动辊的旋转传递给所述附着物去除辊,以使所述附着物去除辊与所述联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联动辊在外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输送带接触的圆筒部,并且所述附着物去除辊的所述去除部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圆筒部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本英泰
申请(专利权)人:川本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